APP下载

由人物木雕探讨现代木雕传统题材造型艺术

2020-09-24郭心艳

天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表现手法

[摘 要]木雕是一项民间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流传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木雕雕刻题材大多来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以及文学故事等,而现代木雕艺术的创作更倾向于题材选取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从而将木雕艺术作品展现出整体的美感,体现出木雕艺术创造者的情感以及精神内涵,以此来满足当代人们对木雕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人物木雕;现代木雕;传统题材;造型艺术;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 J322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0)2-0074-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郭心艳.由人物木雕探讨现代木雕传统题材造型艺术[J].天工,2020(2):74-75.

木雕与石雕、砖雕并称中国三大民间工艺,木雕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是雕塑的一种门类,中国木雕具有悠久的传统历史和强烈的民族传统特色。木雕艺术无论处在哪个历史时期,始终都融合着传统文化之本源,以此表达着各种不同的寓意。我国木雕分布极广,由于各地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很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都保留了木雕的优良特点,各自形成独特的工艺风格,如像北京宫灯、江苏泰州彩绘木雕、台湾木雕等,大部分的流派都是按地域来区分的,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东阳木雕、泉州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被称为中国五大木雕。木雕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染下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木雕艺术仍然在持续创新与发展,因此这是传统文化与艺术发展的见证。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所以对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木雕艺术创作题材广纳百川,在题材的表现上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木雕创作题材的神话传说与宗教佛像这样的传统文化表达内容,逐渐将题材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延伸,山水风景、人物故事、民族风情等都能够成为现代木雕的创作题材,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人物题材的木雕,它能够将人物的形象与神韵雕刻得栩栩如生。

一、人物题材在现代木雕艺术中的体现

现代木雕题材更侧重构思巧妙、内涵深刻以及独创性,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审美观、表现手法等。在木雕的题材选择上,现代木雕传统人物题材造型最可贵的是体现了“民间”这一要素,从而给木雕艺术品赋予其生命力。另外,现代木雕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审美价值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而进行创作的,所以木雕的人物题材造型以及创作都离不开民间文化。因此,现代木雕传统人物题材的创作来源于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创作者结合木材的特点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与感悟。

二、人物题材在现代木雕艺术中的表现力

木雕是一种手艺,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与传承,表现形式多样,巧夺天工的技艺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人物题材的木雕作品的表现手法有很多,主要是利用可塑材料创作出具有一定空间并可欣赏触摸的艺术形象。一件优秀的人物题材造型的木雕,在创作中首先需要考虑到人物的形象美,其次是通过精巧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形象生动,展现其动态美,最后是让观赏者读懂人物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与意境。

在木雕创作中,除了人物典故以及传统历史故事题材外,创作者一般将传统的吉祥寓意融入到木雕作品中。吉祥是美好的象征,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祝福与希冀,也是内心对世间万物的美好祝福,利用人物题材将吉祥寓意表达出来更加地直观且浑然天成,因为在木雕设计中,更加遵从于“取形”“延意”。将选取的木材进行再次创造,然后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蕴意进行延伸,使人们能够看透木雕作品背后蕴藏的深意。例如,木雕作品《福禄寿》,生动的将三仙的形象表现出来。“福星”是掌管人间福气的分配,因此有着形象的富贵相,天庭饱满,地格方圆,寓意着带来福气和未来,并且在中国神话中福星是幸运之神,具有鲜明的神态与人格魅力;“禄星”被人们称为“文昌星”,掌管人间的功名利禄,同时也是读书人的保护神,在科举考试中,读书人能够通过自身的才华鲤鱼跃龙门,是当时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禄星”在民间备受人们的尊崇,为保佑考生金榜题名,因此,他的形象是一位朝廷大员,高贵不凡;“寿星”在民间被称为长寿之神,而“寿星”最直观的形象体现便是他的大额头,像长寿的丹顶鹤头部高高隆起,手中托着代表着长寿的仙桃,民间老辈过生日或是家中有喜事,祝福语中最多的便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也是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远古星辰的自然崇拜,由这些鲜明的形象来表现他们的神韵与魅力。

三、现代人物木雕创作的发展与突破

传统木雕工艺传承都是代代相传、拜师学艺的形式,这与民间大多数的艺术传承方式相同,这样传统的传承方式会出现很多的不足和问题。木雕的创作是赋予木雕作品灵魂的过程,传统的木雕工艺传承方式会出现雕刻技法模式化的问题,木雕艺术创作不仅仅是需要将生活再现,而是从生活中得到自己的见解以及结论,这种方式便是让木雕创作者进行生活的再创造。所以,现代木雕创作者在雕刻时应该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理解全部倾注于木雕中,这样创作出来的木雕作品才有灵魂,才能够更有感染力。相反,便会创作出平平无奇的木雕作品,缺乏灵魂与亲和力。因此,木雕创作者想要达到佳作的高度,還需要学会去理解生活,并对名家作品进行深入的消化,理解其意境。一件优秀的人物木雕作品,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要体现其深刻意境,要让观赏者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现代人物木雕要合理安排人物和背景,要主次分明、比例合理、简繁适中等。现代人物木雕创作者要不断学习当代艺术创作理念、不断拓展新知识,在创作中不断思索、不断创新,从而达到一种新高度。

人物题材在现代木雕传统造型中的应用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且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木雕艺术创作也不能片面追求新奇与取巧,因为在艺术中是没有捷径可言的,艺术含义的真谛是木雕创作者在一步一步地探寻中找到的,木雕艺术应该将传统中的精华与生活巧妙的融合。艺术源于生活却需要超越生活,只有达到这种创作境界,才能够将木雕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黄明潮.探析传统吉祥寓意题材在现代木雕艺术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261-262.

[2]覃雪恒.人物木雕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新的可能性[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杜文超.传统木雕文化艺术研究及其在室内设计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郭心艳,男,回族,1971年出生于李耕故里、郭怀家乡。14岁离开学校进入仙游县二轻工艺二厂学习画画、雕塑、木雕。现为惠仙阁雕刻艺术总监、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2005年结业于华光摄影艺术学院。2013年拜国家级工艺大师郑国明为师,同年就读于华侨大学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发展与产业创新“高级研修班”。201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15年进入中国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并结业。2016年结业于泉州师范学院和清华大学。2017年被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泉州市第五层次人才。2019年被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泉州市第4层次人才。1994年创办惠仙阁雕刻艺术工作室至今,多次参加现场赛,所创作品屡次获奖。

(编辑:刘莉琴)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表现手法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巫傩面具的文化内涵与造型艺术探究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基于南北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献技戏楼造型艺术探讨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纤变墨画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
申红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