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南北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献技戏楼造型艺术探讨
2016-12-12吴奕霖
吴奕霖
摘 要: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潮给四川带来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文化艺术。在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大融合背景下,以自贡西秦会馆献技戏楼为例,从立面整体造型、屋顶设计、细部装饰三个角度,探讨其在建造工艺、装饰艺术、戏曲文化等不同层面反映出的南北地域文化特点,及其蕴含的陕西盐商文化精神,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关键词:献技戏楼;造型艺术;细部装饰;建造工艺;陕西盐商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促进戏曲文化的繁荣,推动同时期各地会馆戏楼的建设,并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富庶甲于蜀中”的自贡汇集了大量盐商,以川剧为媒介达到攀比和炫耀的目的,民间至今流传着“不到自流井唱戏,算不了戏中仙”的说法。在此背景下,自贡戏楼得到大力发展。由陕西盐商聚资兴建的西秦会馆中的献技戏楼(图1)是自贡众会馆戏楼中的翘楚,从戏楼整体结构到屋顶形式,再到细部装饰,匠心独运,具有重要价值。
一、献技戏楼基本情况
献技戏楼位于自贡西秦会馆内,由陕西盐商出资于雍正年间开建,乾隆时期竣工。
献技戏楼总共有四层(图2):第一层架空,作会馆入口,明间以墙体遮挡,两侧次间可通行人;第二层为戏台,即献技楼,为半伸出式露台,面阔3间,明间宽,次间窄,面向前院,露台三面可观;第三层为大观楼,面向大街及前院;第四层为福海楼,面向大街①。
献技戏楼采用传统会馆建筑戏楼的门楼倒座形式②(图3),背靠武圣宫大门,经由走廊连接东侧的金镛阁、西侧的贲鼓阁,正对大丈夫抱厅,形成复合式建筑结构,呈中轴线对称,具有北方官式建筑风格,但在建筑空间上结合了南方建筑布局模式,如大丈夫抱厅。
献技戏楼作为聚会娱乐场所:一是满足陕西同乡的思乡之情;二是满足客人喜好,以娱促商。③其所在位置与武圣宫大门集成为西秦乡亲会馆第一个主体建筑,并与前院共同形成会馆内部与外界展示交流的过度带,既满足联谊的需求,又注重会馆内部私密性的交往娱乐场所。陕西盐商作为当时外地最大的富商人群,为彰显财富和凸显故乡的文化,在献技戏楼建造期间,要求匠人在建筑等级制度制约又不局限于《工程做法则例》的情况下,别出心裁,大胆创新,最终成为融合了南北建造技术与艺术文化的艺术结晶。其中,建筑立面造型及其装饰是最能体现献技戏楼的精华所在。
二、立面造型和装饰特点
(一)立面整体造型
献技戏楼中的第三层大观楼和第四层福海楼隐藏于重檐屋顶之中,而二层戏台与四层福海楼的朝向不同,于是戏楼外观呈三重檐。
献技戏楼造型挺拔,观赏高度适宜。为保持走廊的畅通性,并与大丈夫抱厅地形相结合:一层架空高度抬高至2.54米;二层献技楼戏台通高4.3米,宽9.26米,约为屋顶总宽度的3/5;屋顶总高度约占整个建筑体量的1/2。④
从立面可见,北方官式建筑的做法突出,为抬梁式结构造型,造型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但是梁柱、挑檐方式又承袭四川穿斗式做法,促使屋顶整体逐层收缩、翼角反挑起翘,使其轻盈化。其中,献技楼明间柱直顶攒尖屋顶,承托顶部重量,次间柱较粗,伸入下部歇山顶,分担屋顶整体重量。
(二)屋顶造型
在献技戏楼整体造型中,屋顶最为显著。与自贡其他会馆炎帝宫、南华宫等戏台的歇山顶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由两个歇山屋顶叠加,再于顶部置一个六角攒尖顶,形态挺拔秀丽。
两个歇山屋顶中,下部歇山屋顶檐具有楚风代表的对称分裂,呈“品”字排布,与河南周口山陕会馆戏楼、陕西丹凤船帮会馆戏楼和漫川古镇骡帮会馆双戏楼的南式戏楼具有相似性,中间留出窗户或提携牌匾的位置,后两翼角插入走道卷棚屋顶;上部歇山屋顶各脊收势较大。上下屋顶的叠加所形成两侧面的六道翼角与顶部六角攒尖顶相互呼应,而献技戏楼与自贡其他戏楼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屋顶的六角攒尖顶的添加。顶部六角攒尖顶为巴蜀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如云阳县凤鸣镇黎明村的彭氏祠堂塔楼和新津纯阳观至孝亭。戏楼六角攒尖顶有向上聚集的趋势,顶部置宝珠,其背部两翼角插入歇山顶,与下部叠加的歇山屋顶形成逐层递减,向上收缩凝聚起稳定的三角结构,最终与走廊卷棚顶、武圣宫大门的重檐屋顶形成牢固且复杂的大屋顶结构。
在此基础上,为增加整体建筑体量的柔和感和轻盈感,在屋顶也做了相应的处理。首先,六角攒尖顶顶部流畅的曲线使屋顶趋向柔和;其次,屋顶各翼角采用南方翼角起翘形式处理,让屋顶如高飞的羽翅,挺拔轻盈;第三,翼尾置鸱吻式泥塑跳鱼,并与歇山顶悬鱼图案统一,体态修长,扩长了各翼角向上的延伸度;第四,泥塑脊饰雕成镂空状,促使屋顶呈现得更加剔透、秀美。
(三)细部装饰
献技戏楼铺瓦时瓦底采用小青瓦,盖瓦采用筒瓦。楼柱选用朱红色涂面,与屋顶颜色进行对比,增加了建筑的华丽感。而梁、枋、雀替、垂花柱、栏板等细部呈现的装饰,整体提升了建筑的富丽堂皇。
献技戏楼中雀替、撑拱、垂花柱、额枋、木窗沿用四川地区传统建筑木雕技艺,品相精美,出神入化,保存完好。雀替以花草为主采用透雕,加强了建筑的装饰性和通透性;垂花柱以花卉为主运用混雕,花式各样;撑拱主要通过浮雕表达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戏楼木雕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献技楼栏板木雕。栏板木雕共分为上、中、下三层,采用高浮雕。中间层画幅以小方框分隔,配以博古杂景。上层画幅比下层画幅小,以戏曲人物为主,花木为辅。
彩绘作为戏楼重要装饰元素,以鲜明的颜色彰显陕西盐商财富。献技戏楼主要由两种形式构成:一是额枋彩绘,具有北方官式彩绘风格,以黄、绿、红、白为基础色调,绘制花菜花纹,整体颜色素雅;二是在栏板、撑拱、雀替、垂花柱等构件上直接添加艳丽色彩:屋顶上层歇山顶木板、戏台栏板和撑拱中的龙凤纹及四角花纹、人物、花草都用黄色点缀,底色分别配以红色和蓝色,呈现富丽堂皇景象。戏楼彩画在色彩与建筑风格上相互协调,雕刻更加生动立体,璀璨华丽,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立面造型展现强烈的精神文化
(一)造型上的技术创新精神
在资金雄厚的有文化、精神追求的陕西盐商资助下,民间匠人突破传统建造模式,另辟蹊径,献技戏楼得以完成。献技戏楼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构件穿插技术,是南北建造技艺融合的优秀结晶。建筑屋顶造型,不仅在屋顶类型选择上进行充分考虑,更在建造时选用似北方木构的粗大木构件,采取南方建造技艺,进行排布设计,让建筑具有形态轻盈的建筑体量,生动新颖。如屋架椽子远大于南方的板桷子,排布密集,显得屋顶厚重,但运用南方翼角起翘的做法,增添了飞升之势。⑤可见,匠人高超的技艺在献技戏楼上得到充分的证明,凸显了建造者思想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二)细部装饰上的儒家思想
陕西盐商的精神追求在献技戏楼整体造型中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即装饰上的突破。献技戏楼上的彩绘、雕刻,反映出陕西商人思想上的解放,不再一味地遵循传统礼制,不受商人身份的限制但也不像士大夫的淡泊明志、兴趣高雅,而是通过不同的南北戏曲故事和当地的人文风貌来表达他们对“忠、义、孝、仁”等儒家思想的尊崇。
献技楼戏台木雕中《黄金窖》里建功立业的古代君王秦穆公、《杨府寿》中保家卫国的杨家将、《管仲荐宁戚》中为国效力的杰出士子,都集中展现了陕西盐商的故乡历史文化,同时对族人起到教育激励的作用。这些装饰以木雕、彩绘等形式根据建筑不同部位进行设计采用,可见建筑中装饰技术工艺的完美结合,创新多变,丰富多彩,也反映出建造者的不拘一格。
四、结语
献技戏楼是盐业经济发展下的重要产物,为川剧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场所,蕴含了陕西盐商故乡及移民地的重要文化。作为自贡会馆戏楼代表,献技戏楼不仅在比例尺度、屋顶造型上进行创造,更在细部装饰上进行加工,使南北戏曲文化得到直接呈现,同时还凸显了其中蕴含的丰富儒家文化。这些对于研究四川会馆建造、戏剧发展、社会生活等都有着重大意义,同时映射出陕西盐商的社会意识形态。总之,献技戏楼这一戏楼瑰宝,南北文化交相辉映,华丽璀璨,随着时间推移,会更加绚烂夺目。
注释:
①③④张先念.四川自贡现存古戏台调查与研究[D].2013:18、19,11,11.
②郭广岚.西秦会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50.
⑤赵世学.西南会馆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元素考析[J].美术观察,2015,(09):126.
参考文献:
[1]张先念.四川自贡现存古戏台调查与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3.
[2]郭广岚,宋良曦.西秦会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3]元文忠.陕西古戏楼调查与研究[J].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0.
[4]范鸿雁.自贡西秦会馆建筑装饰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5]赵世学.西南会馆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元素考析[J].美术观察,2015,(09).
[6]宋良曦.自贡盐业会馆的兴起于社会功能[J].盐业史研究,2001,(04).
[7]车文明.中国古代剧场类型考[J].中国戏曲学院报,2013,(02).
[8]李祥林.戏台·会馆·移民文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宋良曦.自贡西秦会馆[J].四川文物,1984.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