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进士群体情况浅析
——以《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为中心

2020-09-24李琪琪曲晓红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会试功名咸丰

李琪琪,曲晓红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清代记载进士信息的载体一般来说有同年录、乡会试录、题名录、登科录、题名碑、履历便览、朱卷以及各省方志。其中同年齿录是记载进士及其家族履历最为详细的文献,相比于登科录和朱卷,同年齿录的保存情况更完善,留存下来的数目也更多。所以清代同年齿录的价值和可研究性更加值得关注。清代同年齿录主要记载了科考考生的年龄、籍贯、家族成员以及家庭成员的履历、受业师、肄业师、课师、受知师、历次考试名次、授予的官职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

清代同年齿录的信息一般由考生本人提供,根据清代科举考试规定,考生在整个科举过程中,多次登记自己的履历以及父祖三代的履历,从童生试到殿试,每一级考试都需要考生填写。等到乡试过后,考取的考生还需要到学政、衙门来填写“亲供”,交付礼部,作为考生的“籍贯、花名”①。

一、《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

同年齿录一般是私人编纂,编纂目的大多是维持同年之间的来往。目前国家图书馆所存的《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封面上记有琉璃厂龙文斋、文采斋承办刻录,在同年齿录前没有任何序。根据《清史稿》记载:“咸丰九年乙丑,赐孙家鼐等一百八十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1]《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上仅记载161名进士的履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部分考生的信息没有征集完毕,同种情况的还有《同治庚午科大同年齿录》,根据吴荫培序所提,就是先将考官题名以及收集到的履历进行版刻,之后寄来的,再陆续纂入。[2]也有可能是书坊在翻印情况下出现了遗漏,但由于资料有限,目前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的体例与大部分同年齿录的框架一致,全书共四册,分为元部、享部、利部、贞部。书前记该科年的考官姓名和官职,包括大总裁、同考官。然后记载了宗室会试齿录两人姓名和该科所有进士的姓名和考试名次,按照名次先后排列。正文每部按照考生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列考生的履历,每一履历分为上下两栏,上栏记载考生姓名、直系亲属的履历以及受业师、受知师的姓名,下栏记载考生的字、出生年份、籍贯、户籍、科考前身份职位以及旁系亲属的履历,至少记载三代亲属的履历。最后刊载考生乡试之后的历次考试名次,包括乡试、会试、覆试、殿试、朝考名次,朝廷委任官职以及家庭居住地址。

二、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信息

(一)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的年龄分布

清代科考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因此考生年级相差大的现象非常普遍,根据《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可以统计出,己未科进士年龄在18岁到 57 岁之间。其中,50 岁到 57 岁之间共有 6 人,40 岁到 48 岁之间有 27 人,30 岁到 39 岁之间有 79人,20岁到29岁之间有46人,20岁以下有3人。

表1 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年龄分布(单位:人)

由表1可知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平均年龄为30岁,其中进士年龄大多集中在30—34 岁,整体上进士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但如此集中的数据说明这其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官年现象。所谓官年,就是在科考时虚报自己的出生年份。这种虚报年龄的现象自宋以来数百年之间从未断绝,尽管从清初顺治皇帝就下令“今科世子登科录,及以后各试卷,务要据实供写,其余陋风,悉行改正,毋负朕崇诚信、重廉耻至意”[2]33,但这种情况仍然屡禁不止,清人王世祯曾在《池北偶谈》中提到:“三十年来士大夫履历,例减年岁,甚或减至十余岁;即同人宴会,亦无以真年告人者,可谓薄俗。”[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仕途更为顺遂,增岁者为了更早入仕为官,减岁者为了延后垂车。但就科举年岁集中在30岁左右,也反映当时的选官任命上更加倾向于青壮年,以求能够录取选用到年少力壮的人才为朝廷服务。

(二)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籍贯信息

清代会试由礼部承办,在辰、成、丑、未年举行,沿袭明代制度。清初会试一般在二月,雍正以后,基本改为三月举行,实行南北分卷制度,《清史稿·选举三》记载说:“顺治三年、九年俱四百名,分南、北、中卷。”“十二年,中卷并入南、北卷。厥后中卷屡分屡并,或更于南、北、中卷分为左、右。或专取川、广、云、贵四省,各编字号,分别中一、二、三名。”“五十一年,以各省取中人数多少不均,边省或致遗漏,因废南、北官、民等字号,分省取中。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4]因此清代的进士籍贯直观反映出一省教育概况,有助于了解清代社会的状况。

清初共划分了十八行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并在边疆地区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乌里雅苏台、伊犁五个将军辖区,再加上西藏、西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咸丰年间,全国共有25 个省级行政区域。根据《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统计己未科进士籍贯于表2。

表2 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籍贯分布(单位:人)

由上表可知,进士人数分布不均衡,各省间差异较大,虽然清代采取分省取士的方式分配中式名额,力图扶持贫困地区,但是收效甚微。江苏、江西、浙江等江南考生,依然是新科进士的主要发源地。同时由于直隶的特殊地位,乡试名额多,不少外地学子选择冒籍来此考试,录取比例增加,促使直隶的进士数目也非常可观。

清代末期,清朝统治岌岌可危,但清末的举子们对于功名的追求反而更加迫切,科考竞争压力随之加大,以山东为例,李秉衡《李忠节公奏议》中提到“近数科人数日增,号舍仅足敷用。本年丁酉科乡试,闲前投卷者多至一万三千余名。”[5]描述了光绪丁酉科山东乡试号舍不敷而不得不添建的情形,结合光绪丁酉科山东乡试录取人数较往年相比更少的状况,可见竞争激烈,无异于优中选优,使得中举难度不断增加。

(三)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身份构成

清代将百姓户籍分为“凡民之著籍,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其经理之也,必察其祖籍。如人户于寄居之地,置有坟庐逾二十年者,准入籍出仕。”[6]《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中记载的161名进士,仅1名为卫籍,1名为商籍,其余皆为民籍。

清代考生参加科考的人员分为两种:一是地方官学生员,分为附生、增生和廪生。初入学者为附生,没有名额限制,廪生和增生有名额限制。一种是按照岁考和科考成绩逐步递增。即国子监生,“清代修明北监为太学,称国子监。考选官生、民生送监读书,为国子监生。在监的学生,有监生和贡生。贡生分为六种,即: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和例贡;监生分为四种,即恩监、荫监、优监及例监。”[7]《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考取进士的身份结构分配如表3。

表3 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身份结构(单位:人)

由上表可知考取进士人数最多的为廪生,廪生在官学经历了科考和岁考的磨练,是历次考试中的佼佼者,因此是考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其次是附生,附生是官学中的最低等级,一方面附生人数多,基数大,考取的比例也会因此上涨。另一方面附生虽然是官学的初学者,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接受系统教育,清代官学是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并不是负责科举知识的教学,所以附生可能早已在书院进行了长期的学习。

拔贡是选拔贡生,自乾隆七年(1742年)后每12年一次,廪生、增生、附生都可去考,用此选拨出青壮年中成绩优异者来为国家效力。优贡与拔贡类似,都是选取地方官学中有才学之人,因此这两者的考取人数也颇为可观。岁贡则是讲究廪生的资历,廪生十年以后才有机会升贡。因此年龄偏大,精力不济,在科举中并不占优势。至于监生,原本是指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在清代逐渐演化成依靠纳捐获得国子监学生指标的代称,这些人绝大多数并非真正凭借成绩进入国子监,而是想要凭借监生身份来参加科举考试,故此考取人数并不多。

清代同年齿录也记载着进士们的家庭史料,记载着进士父祖们的功名情况,对清代教育和社会流动性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根据《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中记载,统计了考取进士的父祖两辈的功名情况。其中父祖均有功名的有53人,祖父有功名而父亲无功名的有25 人,祖父无功名但父亲有功名的有30 人,父祖皆无功名的有53人。单从咸丰九年己未科的信息分析,拥有家庭庇佑(即父亲或祖父中至少有一方拥有功名)的进士数量更多,但是也能够看到父祖皆无功名的进士也占了本届进士的1/3,说明科考确实在为读书人提供着晋升途径,在推动着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四)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授官情况

清代同年齿录不仅记载着进士们的履历和考试名次,也会将朝廷所授予的官职记录在案。以《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为例,考取的进士一般有候补知县、知县、主事、内阁中书、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等,由此统计出表4。

表4 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任命情况(单位:人)

清代沿袭旧制,殿试一甲前三名出任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成绩优越者出任翰林院庶吉士。其他人按照殿试成绩和朝考成绩进行分配,分为钦点即用进士和归部铨选进士,前者可以即刻任职或是在官职地等待任用,后者只能返回原籍等待朝廷再次选官。钦点即用进士虽然不是全部即刻上任,但是进入仕途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归部铨选进士。

翰林院编修作为一甲进士的授官,仕途通达。例如己未科状元孙家鼐,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翰林院庶吉士的出路虽然不及编修,但也是朝廷大员的起步点。庶吉士散馆后“优者留翰林院为编修、检讨,次者改给给事中、御史、主事、中书、推官、知县、教职……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其余列卿尹膺疆寄者,不可胜数。”[2]82主事的仕途优于知县,主事分两种,一种是内任主事,在六部任职,例如礼部主事,晋升途径是主事-员外郎-郎中等官。一种是外任主事,在各地方任职,例如刑部河南司主事,晋升途径则是主事-员外郎、郎中-知府、知州-道员等。知县升迁则是知县-知州-知府。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去庶吉士作为朝廷的官员储备,其中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最多被安排在了主事、知县的职位上,而候补知县所占比例仅为5%,说明清朝晚期政府有大量人才缺口,急需新官员的补充。

三、总 结

以《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为基本依据,整理咸丰九年己未科的进士信息,通过对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年龄、籍贯、入仕前身份、授官情况等信息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信息。

该进士群体年龄段虽参差不齐,但集中于20岁到35 岁之间,占总人数的65%,进士群体趋向年轻化,青壮年挤入官僚阶层,尽可能地为清代腐朽的政府注入活力。己未科进士群体户籍分布广泛,进士省份分布不均衡,各省间差异较大,充分显示当时各省份之间教育落差大;关于进士们父系身份的调查也反映出科举的相对公平性,推动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为广大平民学子提供入仕之途,尽管这种流动规模小、限制多,但依然是清末改变出身的重要途径。

社会发展和治理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清末尽管科举制度已经面临僵化的困境,但是科举制度的存在依然体现出统治阶层对人才的渴求,为广大学子提供着机会,对此还是应给予科举制度充分肯定。

注释:

①英汇撰,杜受田修:《钦定科场条例:四十八卷》,清咸丰二年刊本,1885年。

猜你喜欢

会试功名咸丰
明在“知不足”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咸丰帝:当庸人遇见大时代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明代《会试录序》的史料价值探析
剪纸大师齐秀芳
吟诗误功名的孟浩然
病后弃政从文
十里荷香赏荷归来
咸丰:不惜身体爱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