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生活化实践的效度研究

2020-09-24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实践性品德儿童

黄 吉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田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315511)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我们真的渴望在大众中更为广泛地传播文明之光,那么,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求助于儿童。”所以,要想走进教育,就得建立在儿童文化的基础上走进儿童的心中。

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为此,我随机抽了六年级段100个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得出的结论为: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会问:《道德与法治》课程到底需不需要布置作业?个人认为品德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学生热爱生活的载体,是学生体会亲情的家园,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渠道,而作业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因此,我们应该从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培养转化到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设计一种实践性的作业。

一、基于儿童文化的作业设计

(一)围绕教学目标让作业童趣化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和小树一起长大》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份实践作业:

可以看出,这样的作业不仅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动力,还很好地起到了引导、督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围绕着目标,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心。我们给予孩子一个过程的引导,同时在引导的策略中也加入了快乐的元素,帮助他们体验生活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二)基于学生实际,让作业实用化

道德与法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课程的优势布置实践性作业,通过作业这一途径,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与优秀的思想品质。

二、基于儿童文化的作业指导

(一)课前作业指导,激发儿童作业兴趣

学生对品德作业的重视度,不能与语文、数学作业相提并论。如果我们将调查内容问题化、具体化,使学生的调查有据可依、有序可循,不仅能提高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我爱秋天》这一课前,要让学生课前调查秋天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就以问题的形式出示:秋天到了,你周围的花草树木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你还能发现除此之外的秋天的变化,那你就更棒了!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的调查有了奔头,由“扶”到“放”,使调查结果求大同存小异。

(二)课中作业指导,给予儿童作业力量

课前布置品德作业的不少见,课中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评价的却不多。

作业不是让我们用来“作秀”的。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要给予评价。多元、及时的评价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导向、促进作用,以此激发他们搜集资料的积极性。

(三)课末作业指导,继续儿童品德生长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将课堂上的道德教育通向生活,延长品质教育的时效。借助课后实践延伸,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使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中得以践履和彰显。

课后作业指导是实现品德教育生活化不可或缺的教育策略。引导学生内省与反思,让“新我”的知、意、行因素,从“旧我”的桎梏中孕育并凸显出来,从而实现良好德性的建构。

三、基于儿童文化的品德作业评价

道德与法治课程该怎样评价,这仍是目前我们比较难以把握的。个人觉得,实践作业可以作为品德课程评价的一条有力依据,也是促使学生提高能力与品质的绝佳途径。

(一)评价内容由单一转向综合

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组内同学从该同学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调查内容完成情况给予打分,要求对表现较好的地方进行表扬,不足之处指正、鼓励。教师通过学生的书面调查表完成情况、书写情况和汇报情况对小组进行打分。对小组中的优点进行表扬,不足之处指正、鼓励。通过同伴、教师等多方评价给予学生一个立体的、可视的综合评价[1]。

(二)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多元化评价,将评价变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作业内容、难易和时间的不同,实行学生参与,家长监督,教师共同评价的方式[2]。

(三)评价方法由重考核转向重激励

品德作业评价要多给予鼓励,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信心,诱发内在的智力潜能。特别是对学习比较滞后,作业效果不佳的学生,更要以激励为主,改变一贯沿用的分数考核,通过“老师的话”“家长的话”“同学的话”等评价方式,树立学生对作业的信心。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引领和延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内容。以“自主、体验、探索、研究”为主要特征,设计、指导、评价实践性品德作业,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绽放芳香,我们的教学就会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成长能更加蓬勃。

猜你喜欢

实践性品德儿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学导行”实践性德育路径探幽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探究性教与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