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阅读背景下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策略探究

2020-09-24瞿梦宵

科学咨询 2020年30期
关键词:内化语感语篇

瞿梦宵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江苏无锡 214000)

深度阅读主要是指学生从多个方面去解读语言材料,包括解析语言、分析结构、梳理内容要点与剖析情感,把握这些方面,让学生在表层理解的程度上,与语言材料展开深入互动,自主思考、感悟材料,并从中汲取经验或内化能力,促进语言思维、技能与情感意识的全面养成。这种阅读形式是现行小学英语教学所必须沿用的,它相较于传统的浅层阅读而言,能够加深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育目标。在此形势下,教师要找寻路径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借助深度阅读为学生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帮助其改变汉语的表达习惯及行为,让学生能以英式语感及思维来获取对语言材料的通畅理解,并自如地组建专业化语句展开交际表达,由此维系个体的良好发展愿景。

一、借助材料插图预设语境,深化学生表象语感

语感的培养需要让学生经历“可理解性语言探索”与“输出性内化提升”两个阶段,而这两个阶段都可在深度阅读指导中找到有效切入点。比如,在指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语言材料时,培养其可理解性输入能力,而这正是学生感知并积累语感的过程;而后教师可对接一些读后任务,让学生将阅读所获进行内化输出,由此学生获取机遇来厚积薄发,在任务执行中实践阅读所获,习得语言技能,加强语感养成[1]。

如以教材课文作为主要的教学材料,教师需考量到插图功能、篇幅设置、语言知识、内容要点与情感主旨等方面,指导学生展开细致而全面的深度阅读。首先,可借助语言材料的插图来预设语境,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连接来深化其表象的语感意识,并助其借由插图攻克材料的语言障碍。

以译林版六年级“Chinese new year”中“Story time”板块的语篇为例,教师可利用学生对插图的理解,使之通过这一已知条件来对障碍知识及内容做以有效推测。具体可先设问驱动学生阅读插图,包括“Can you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icture?”“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pictures and the new year?”“Can you find information about pictures in this article?”等。前两项问题能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后一项问题的提出则能让学生在主动阅读语篇时,借助插图扫清语言障碍。如在读到“……my parents are going to give me red packets……watch lion dance in the afternoon”时,学生可根据旁边的插图准确推测“Red packets”与“Lion dance”两个陌生概念,借由插图中所反映的生活片段来深度联想词汇的真正含义,激活表象语感意识来增进理解,并通过此方式顺利阅读全文,获取整体内容认知。

二、多角度获取深度阅读输入,培养学生深层语感

接下来,教师仍然要立足“可理解性语言探索”这一阶段,指导学生继续开采语篇的层次结构、内容要点与情感主旨,落实这多方面的深度阅读行为,有效培养其深层语感意识。

以六年级“Protect the earth”中“Story time”板块的语篇为例,以上述指导方式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后,学生能顺利通读全文并获取表象的认知,这时教师可设计能驱动学生语感及高阶思维的任务,要求其探析语篇对环境问题的多角度刻画方式,深入解读语篇结构及布局:

学生若有对思维导图不熟知,教师也可从侧面加以示范与指导。之后学生可尝试反复阅读语篇来探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各类环境问题进行刻画的。此方式不仅能建立学生对语篇结构的理解,还可让其获知不同环境主题的内容要点,如环境资源的用途、现状与改善方式[2]。

这之后,教师要播放制作好的课件,让学生鉴赏与环境专题相关的社会实事,具体可以记录短片呈现。这种方式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途径,让其广泛阅读,并鉴赏实事资源来获取对语篇背景情感的了解。此外,在纪录片播放中学生也可借助背景音频获悉本课核心知识的发音,并模仿专业人士的发音腔调、学术用语及地道表达来深化自身的语感意识。至此,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可理解性语言探索”中,经过深度阅读行为能从多个方面感知并积累语感,顺利完成深度阅读训练。

三、开展读写结合内化输出,发展学生共振语感

厚积才能薄发,最后阶段中,教师需让学生历经“输出性内化提升”,将阅读所获内化输出,强化深度阅读成效,并将所感知与积累的语感厚积薄发,生成共振语感,在真正意义上建造专业语感意识。

如选用最具价值的读写结合教法,让学生进行读后输出,对接写作任务,让其选取与如“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tect the earth's environment.”与“How to protect the earth's environment?”等环境相关的话题来输出文本。在文本构建上,学生需选用在阅读中所掌握的核心知识点组织语句,并将制作完成的导图作为纲要参照,结合课堂所学与个人生活经验,从多个角度去刻画环境问题,还可引入课件中的实事资源作为素材,充实文章内容。最后,学生将对课件的观后感融入创作,抒发理性情感,呼吁社会及人类来保护环境。

此种读后拓展方式能让学生将所掌握的阅读知识、汲取的布局经验以及凝练的情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处理,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因而可将积累的语感厚积薄发,在能力输出中养成专业化语感意识。

四、结束语

在深度阅读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多方面研读材料,获取透彻理解之后经由能力输入来增进深度阅读实效。在此背景下,教师可尝试让学生在可输入性语言探索中积累语感,而后在读后任务执行中将积累的语感内化提升,建造较为自主且专业化的语感意识。

猜你喜欢

内化语感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