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加长假体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分析

2020-09-24王茂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2期
关键词:优良率患肢股骨

王茂盛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 骨科,重庆 400030)

0 引言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多发骨折类型,随着老龄化人口进展,骨质疏松引发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逐年增多,发病率占老年人全身骨折的4%[1-2]。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方案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因疗程较长,且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预后较差。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手术治疗逐渐成为老年髋部骨折首选治疗措施。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人工股骨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抽取时间范围在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75-89岁,平均(80.31±3.62)岁;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70-82岁,平均(80.33±3.9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符合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符合诊断标准[3];骨折均为单侧新鲜骨折;入选骨折均为Evans分型III、IV型;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骨折Evans分型I、II、V型,中途退出者;合并心、脑、肾等严重脏器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恶性肿瘤者;具有原发性精神疾病史、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取仰卧位,垫高患侧髋粗隆部,将骨折处牵引复位,对闭合复位效果不满意者,予以有限切开复位,C臂机观察复位满意后,于股骨近端开口插入导针,置入股骨近端髓内钉,C臂机确认后,置入股骨近端防旋转刀片及远端锁定螺钉,冲洗创口,止血,负压引流,逐层缝合。观察组:实施人工股骨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体为:取健侧卧位,在髋关节后外侧行13-15 cm切口,逐层切开分离肌群,保护坐骨神经,切开髋关节关节囊,保护骨折块相连的筋膜组织,复位大小转子骨折,使用钢丝固定,固定满意后,行股骨颈截骨,并取出股骨头。使用全髋关节装置常规处理髋臼,安放臼杯,年龄大于85岁患者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使用髓腔锉进行股骨扩髓致通过股骨干狭窄部,保持前倾15°磨挫股骨近端髓腔,将备好的加长股骨柄假体(160生物柄)缓慢打入髓腔,测试初始稳定良好,测量患肢长度后安装股骨头,复位髋关节,测试人工关节稳定无脱位,对创口进行冲洗,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①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肢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实施对比。②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分值0-100分,90分以上为优,80-90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以下为较差,优良率=(优+良)/45×100.00%[4]。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的相关性,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中心动脉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无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患肢开始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类型,致死、致残率高,医疗花费大。外科手术疗法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治疗措施,治疗的目的是实现早期负重,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加快日常活动能力恢复,降低并发症[1]。PFNA内固定治疗具有固定牢固、滑动加压等优点,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效果较好,但具有一定缺点,如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维持骨折复位困难,骨质疏松内固定切出,内固定稳定性失效,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可导致髋内外翻,患肢短缩,严重时可能致残,需再次翻修内固定或关节置换;特别是粉碎性骨折(EvansIII、IV型)内固定术后患者骨折稳定性差,且骨折愈合缓慢,患肢无法早期下床行走,卧床时间长,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几率高,影响预后[5]。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

表2 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n(%)]

人工髋关节股骨加长柄置换术,术后早期能获得一个稳定髋关节,术后5-7天开始患肢负重行走,能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有效避免内固定治疗骨折带来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二期翻修手术几率,对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优势,可明显改善预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患肢开始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远期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证实人工股骨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术可提高骨质疏松型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 III、IV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人工股骨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术能得到一个早期稳定髋关节,术中可重建大小转子,恢复臀中肌张力,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快,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较好。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股骨加长柄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促进下肢功能早期恢复,早期下床,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优良率患肢股骨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