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生活本位,构建道法课堂

2020-09-23张三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4期
关键词:对策

张三妹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揭示教学立足于生活本位的重要意义,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深化生活感悟三方面对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为其他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立足生活本位;构建课堂;对策

著名教育学家陶知行说:“生活即教育。”然而,在具体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在生活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与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还相差甚远。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道法教学内容本身来源于生活实际,是生活的高度浓缩。由于长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法治与道德教师的教学观念上仍然存乙三偏差,教学方式单一,内容上枯燥乏味,同时割裂了道法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不仅仅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正意义,同时影响学生的兴趣培养。具体问题表现为:其一,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生活体验。其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远远不足;其三,《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良好情感价值的引导不到位。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立足生活本位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落实到道法学科教学目标巨就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并会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学会修身养德,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以及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只有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与生活实际相连,回归生活,才能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动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丰富的认识、体验与实践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与良好的道德品质。

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为本、是为了生活、是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新课程要求教师能与学生共同建构课堂生活,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使用教材中的设计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以也开展教学活动。

三、立足生活本位,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

目前,小学阶段已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面对新教材的变化,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学生在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有效性。根据三年级学生心理及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每一节课都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与锻炼的平台,学生们即兴表演或积极的排练,充满劲头十足的学习氛围。这样的课堂学习,大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将学科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体验活动中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认识,内化行为。

(一)想一想、演一演,创设生活情境的体验

道德、品行教育必须植根于儿童真实的生活中,即健康、幸福的生活中,它旨在唤醒、弘扬、生发和不断地提升儿童心中的“向善性”。坚持人性本善,并努力为学生创建出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

三年级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育部审定2018)教学内容杉坪芗丰富,充分体现在学生现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生活场景,将教学重点倾向于学生感受与理解,将平时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再次呈现出来,指导学生的参与体验,提高学生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懂得爱、懂得感恩。

三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一些深刻的情感内容并不能完全理解,甚于不明白其中的意义。笔者通过开展各种的体驗式活动情景,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

例如,在学习《生命最宝贵》j果中“我们的生活来之易”,文中说道:“从生命的形成到生命的孕育、养育都充满了爱。父母要承担孕育、养育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白三这样的呵护下,学会珍惜生命、健康成长。”对于父母的付出,学生们是无法深刻领会到的,在干创1的眼里,只看到父母每天忙碌着上班或是做饭拖地等家务活。因此,笔者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个体验活动一体验怀孕妈妈的生活,让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如,弯腰捡东西、提东西等,感受妈妈在这过程中的各种辛苦。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了解更深刻,在设计这个体验活动中,笔者也参与体验怀孕前三个月身体的反应,如,呕吐、腰酸背痛等情况龙学生真实地“看到”妈妈的难受。通过体验活动,学生慢慢地感受到妈妈在这十个月内,经历多少次这样的动作,经受着多少的辛苦,理解妈妈孕育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懂得更加珍惜自己生命,感恩父母的养育,这些真实的感受与理解是老师无法用言语来告诉学生的。

(二)找一找、辩一辩,强化生活技能的学习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主要是围绕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学校学习增强对生活的认识,提高生活能力及行为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实现学科教学的目的。小学阶段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学习,增强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三年级学生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转折点,生活习惯与自我认识也在逐步变化中,敢于去尝试却不顾后果。学生所知道的道理似乎明白,但自我表现的行为却往往相反了。

在课教学中,笔者重点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想做什么,而不是支配学生做什么。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活动。在这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肯定学生感受、体验和认识,达到教育的实际效果。

例如,学习《安全记心上》一单元时,关于平安出行、防溺水、“119”的警示、心中的“110”、防拐、防上当受骗等安全知识,内容丰富,均在生活常常遇见,回归生活本真,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应对,提高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找找图中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方法或做法是有效的,并说说自己的看法。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从这些行为中看到错误的行为,从而强化自我认知的能力,慢慢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学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可以结合自己发生过或看到过类似的情况进行分享,时时刻刻提高警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课后,笔者还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如,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安全隐患?该怎么应对?你是怎么想的?另一方面,针对一些特殊现实生活的情境进行演一演学习形式进行。我们虽然不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有所体验,但可通过现场活动体验,让他们获得预备知识和技能,即模拟特定情境,通过演习方式教会学生妥善处理类似问题,以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突发情况时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如,独自一个人在家,发生突发情况该怎么办?当时的你是怎么想?有什么感受?遇到陌生人,该怎样面对才对,既有友好交往之心,又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读一读、说一说,深化生活情感的感悟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编排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了这四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每一个单元的学习主题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分别是“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学生进入三年级,思维与认知能力也在慢慢地变化,对身边的人、事、物都有一定的理解程度,但只是表面的理解,单纯而简单,这需要老师与家长给予引导。

在学习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时,笔者充分利用教材的设计内容与提示语,慢慢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庭生活的情境与故事,感悟父母默默的爱。例如,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里面都藏着对我们的爱,你能发现吗?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课堂中,笔者设计了教学J倩景,配上音乐,指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接着,读一读“阅读角”中的一首诗《妈妈的爱》,再想一想:在你眼中,爸爸或妈妈的爱像什么?通过说自己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理解父母及长辈们对自己生活与成长的细,已、照顾,这就是家庭的爱,家是每一个人最温暖的地方,呵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港湾。

除了感悟父母的爱之外,笔者还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父母、学会理解与包容父母等。如,学习“多一些理解”一课时,通过阅读《爸爸写给东东的一封信》,让学生换位思考,站在爸爸或妈妈的角度想一想,有没有想过父母也有委屈、伤心、生气的时候,听听他们的心声。课后,笔者布置每一个学在家主动与父母聊天,悄悄地让家长们提前给学生写好的一封信读给他們听。第二节课,笔者再借着这个教育的契机,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主题“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去关爱父母,懂得心疼他们、担心他们、想念他们。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着说着,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爱的泪花;课后,学生积极行动,将自己的行动拍下来或用写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加深了亲子之间的那份感晴与理解。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一篇篇稚嫩的日记,由衷地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与爱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将学习与生活融为 .体,真正将学习回归生活之中。学生形成的认矢叫7道德规范将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慢慢感悟,不断巩固与深化,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⑦.

[3]奚丽萍.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42.

[4]郭越.不在说教重在养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探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1.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