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心灵之窗,助力健康成长
2020-09-23陈丽容
陈丽容
【摘要】在学习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情绪容易失控、做事缺乏毅力、杭挫折能力不强,容易做出一些消极的行为。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直面挫折;建立信念;维护自尊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打乱了我们的正常教学,学校不得不延迟开学,学生的学习阵地也从线下转到线上。满满三个月的线上教学,师生都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学生只能蜗居在家中,过着“厨房一卧室一客厅一厕所,,四点一线的生活,封闭的生活也凸显他们一些不良的现象,如,沉迷网络游戏或电视、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总是跟家长闹脾气,当家长管教时,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关上心门。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心“生病”了,从而产生消极的行为,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当从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将来成就一番事业的需要,而且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一、直面挫折,战胜困难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或多或少,或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比如作业已做,但由于粗心大意把作业本弄丢或留在家里而导致欠交作业,被老师批评,这时可能会感到委屈、生气、懊恼等,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反应;测验、考试,尽管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成绩却总是不理想;掏心窝地对朋友,但却总是得不到朋友的认可等等。类似的情况发生,都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焦躁、失望、忧虑、担心、痛苦等情绪反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遇到了挫折。
小学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阶段,是儿童掌握各种基本技能、学习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的阶段。这期间,学生、家长甚至是老师都容易把关注点放在学习上,而忽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他们缺乏经验,很容易在学校里、生活中遇到困难,特别是从小生长在蜜罐里,一向被宠爱的学生,生活中稍有不顺,便可能产生挫折体验。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当学生遇到挫折,都应该引导他们直面挫折。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中找原因、想办法。平时学生一遇到问题,往往都会直接找父母帮忙解决。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养成惰性,怕面对困难,遇到困难就想着如何逃避,当困难避无可避时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懂得“逃避和畏惧”终将于事无补,更好的解决方法是直面挫折,学会从自己的层面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像是学生小的时候蹒跚学步,总会跌倒,只要我们一次一次地鼓励学生站起来,学生的意志就会得到强化,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其次,不妨给学生制造“小麻烦”。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很多家庭都会对学生的物质需求有求必应,学生过得顺风顺水,所以在遇到挫折时就容易畏惧,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学生“使使绊子”,让他们知道困难并不可怕。其三,引导学生要有走出“困境”的耐心。当学生不能很快很容易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时,我们要不吝啬地鼓励他们:“你已经做得很棒了,再努力一下就更棒!”“我们相信你可以做到!”这样鼓舞的话语会使得学生更有毅力和耐心去迎接挑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既然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就要学会和它打交道,努力战胜它。
二、接受竞争,乐见其成
现读五年级的小琪是班里的英语科代表,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也深受同学爱戴。但最近两次的单元测试中,她的英语测验成绩出乎人意料,两次成绩都不太理想,与自己的期待值有一定的差距,成绩只处于班的中等水平。这样的情况使她感到不安,总感觉成绩被别人赶超了,心里越急,情况更强差人意。最近一次的英语作文训练中,老师向全班分享了其他写作进步明显的学生的文章,结果这引起了该学生的不满。她认为由于自己两次测验成绩不理想,老师就把心中的天平偏向其他同学,且觉得自己的作文不比那些范文差。明显看出,这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不良情绪,心理接受不了他人的分数比她的高;能力比她强。甚至还发生了一些过激行为,如,禁止身边的好朋友跟她的“竞争对手”交朋友。逐渐地,身边的朋友和她的“竞争对手,,都开始远离她。
考试、测验,本来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一种方式方法,只是作为阶段性的诊断、训练、总结。该学生把成绩的高低看得太重,不能正确对待,反映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以致造成一定的心理挫折和过激行为。由于学生尚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心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会受到方方面面的综合影响,有时出现一些波动也是完全正常的。这时我们应该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确成绩只代表掌握知识的水平,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找出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正,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另外测验成绩也可以利用等级制,减轻学生的分数负荷和心理压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需要调整好心态、懂得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只要制定好下一阶段的计划与目标并付诸行动,自然会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因此,应该把所谓的“竞争对手”看作相互促进的动力,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与他们做朋友,从而使自己能力更强。
三、关注个体,建立信念
小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没有打好基础,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的欠账越来越多,造成学习过程中困难过多,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最终形成厌学的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成绩。也有部分学生因为经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过多的体现失败,而形成消极的情绪,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对自己失去信心。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特殊学生呢?
小文来自离异家庭,自小跟着爸爸和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后来再婚,经常忙于工作和照顾再婚的二胎,对她总是疏于照看;照顾她的爷爷奶奶极少关心她的学习,而且总是在她耳边叨唠她妈妈的坏话。这对性格内向、眷恋母爱的小文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导致她性格孤僻、情感脆弱,怕与他们交往,也不愿意敞开心扉跟别人溝通,怕被同学嘲笑她,也怕爷爷奶奶说她不懂事。了解及分析情况后,笔者从五方面对该生进行帮扶,一步步帮助学生建立“我能行”的信念。
(一)家校协同,共商护“心”计划
众所周知,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很明显,造成小文这样的状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笔者邀请了小文的爸爸到学校,与她的爸爸反馈小文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向她的爸爸了解小文在家表现情况。了解到小文的情况后,她的爸爸表示积极配合老师。首先,笔者与小文的爸爸一起制定了在家的帮扶计划,包括做好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然后小文爸爸与小文来了一次真诚对话,并要因“对小文的疏忽照顾和爷爷奶奶的错误”真诚地向小文道歉,承诺会合理地安排时间陪伴她学习,也鼓励她有困难可以找妈妈、找老师同学帮助。听到爸爸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小文低下的头抬起来了,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小文的险格孤僻,心灵比较脆弱,而家长的鼓励和关心对于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家长的积极沟通和信息反馈,将更有利于学校和家庭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促其健康成长。
(二)暖“心”行动,重拾学习自信心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分析认为,恐惧的心会麻痹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一个学生在正常的状态下能够完全正确地回答问题,而在恐惧状态下就会惊慌失措,变得愚笨。小文的学习能力是稍弱些,但是她的语文成绩还是可以达到八十多分。英语与语文的学习在方法上是相通的,既然语文能掌握到方法,为什么英语却背一个单词都艰难呢?原来,任教语文兼班主任的郑老师从一年级开始陪着她们走过了四个年头,在她的心中,温柔的郑老师就像是妈妈一样,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使她乐于参与课堂。而任教英语的老师几乎一个学期换一个,这对于怕接触陌生人的小文来说,难以适应老师的教学。长此以往,在英语方面缺漏的头山只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怕上英语课。
“亲其师信其道”,对干性格有点孤僻的学生,只有老师放下架子接近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他们才会闯开心扉。因此,课间我总是走近她,与她和她的好朋友小冯一起聊家常;看到她的作业本封面烂了,手把手地教她修补,并趁机教她收拾书包等。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小文也慢慢地在改变着。課间的聊天话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这时,笔者刘她说:“林子里的树有些长得很快,十年可以成木材,有些长得很慢,一年才长几毫米,但是一样可以是优质的材料。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同学接受得稍微慢一点,一样可以掌握好知识,相信自己吧!”得到老师的鼓励,小文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课堂上终于抬起头看老师,老师带读也会小声地跟着,小组互动时她也能跟着同伴说一两句。可见,教师流露出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人格品质和言行举止通过情感的介人和作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会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这种心理效应实现了情感的移情功能。
(三)环境疗法,用心感受温暖。
小文的性格虽然孤僻,但她也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小女孩。记得一次谈话中,笔者问她班里最好的朋友是谁。她害羞地说是她的同桌小冯,她说因为小冯平时没有同学跟她起玩,她要陪伴她、保护她、给她温暖。小冯也是胜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但学习成绩却很好。抓住这一点,笔者找了小冯和几位做事主动积极的学生谈话,希望她们能多关心小文,每天中午主动利用十分钟对她的英语开展帮扶活动。开始的时候,小文有点抗拒,但看到好朋友小冯陪在身边,也感受到同学的热情,她开始接受同学的辅导。虽然一天十分钟,所学的知识非常有限,可能背下一个单词,读出一个句子,时间就过去了。但这十分钟却能慢慢地改变她,她开始与小冯以外的同学交往,也学会朗读部分单词和句子。这是安全的环境带给她的变化,帮助她克服消极情绪,产生愉快心境,在谦让、友善的交往环境中体验友情和集体的温暖。
(四)创造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文的学习现状不是一朝形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笔者采取低起点、小步子的方法,循序渐进为她制定阶梯式目标。课堂上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她体验“跳一跳摘桃子”的喜悦。有一次,笔者故意提前教她预习一个新单词,并用Phonics教她记忆该单词。第二天,课堂上特意找她做示范朗读,在老师的鼓励下,她鼓起勇气把单词读出来,这时,同学们响起一片掌声,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肯定,让小文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劲头变大了。小组互动时,开始看到她参与的身影。课后作业笔者也根据她学习能力,相应调整了作业难度和作业总量,力求逐渐改变她怕学怕读英语的状态。例如,为了帮助她养成记单词的习惯,为她设计了“MyDictionary我的小字典”这一作业,鼓励她自主挑选单词背诵,并把单词以图文的形式在作业里呈现出来。这个作业是按需出发的,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去记录单词,这更有利于提高识记的效果。作业的形式也让她发挥画画的特长,使她更有动力去完成该项任务。作业中笔者也经常抓住其闪光点,在作业里适时写上“Good!”“书写比上一次更整洁!”“加油!你可以的!”等鼓励性评语,这些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其感到了老师对她的关爱和期待,学习更有动力。
(五)制定目标,小步子收获希望
由于小文的英语学科知识缺失太多了, .下子让成绩突飞猛进是不现实的。于是,笔者和她一起制定了单元和每周学习目标,并且专门为她准备了一份评分表,当她达到目标时,毫不吝啬地为她加分奖励。记得第一周,笔者给她制定的目标是:上课抬起头看老师。她听到这个任务时觉得有点别扭,认为老师是否对她存在偏见,但是一节课下来她坚持住了,看到老师的加分,开始相信老师。第二周的目标开始转移到学习上,布置的任务是每节课学会三个单词等等,就这样小步子的做法,步步为营制定阶梯式目标,让她尝到收获的喜悦,逐步提高。
经过一个学期的帮扶,小文的精神面貌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下课后,她会主动地跑到老师身边,帮老师擦黑板、发作业本等等,有时还会和笔者聊家常,这些变化让笔者感受到小文已经从心里接纳了“新”老师。课堂上,她的目光开始和老师对视,遇到简单的任务偶尔还看到她犹犹豫豫地举手。虽然作业的质量有时未尽人意,但也看得出她是认真书写的,且认真听评讲并努力订正。期末考试,她的成绩虽然还是全班唯一没有达到优秀的学生,但是却收获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同学们都为她的考试成绩提高了接近三十分而感到高兴。她兴奋地跑到办公室,说爸爸妈妈都分别给了她奖励,她还自信满满地承诺下学期她一定要考到及格。笔者欣喜地看到,她的心打开了,学习自信心增强了。
四、维护自尊,鼓励自强
“自尊”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教育需要以人为本,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逆反、对抗的心理其实是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时的某些消极反应,也是他们内心在自卑和自尊之间徘徊的一些表现。其实学生自尊心的扭曲,自信心缺失,有共性也有个性,我们要从个人实际出发,开展个胜化的帮扶,通过耐已、的辅导、肯定的话语、包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学会自强自立。
记得有一次课后,笔者把几个学生留下“开小灶”,传授他们读单词和记单词的方法并布置相应的单词过关任务。经老师的指导,最后只剩小强还没掌握好方法。他开始紧张不安,当听到老师简单粗暴地说“重听写!”“还没过关!”小强开始爆发了,气冲冲地把听写本抛出窗外。显然,他对这次听写失去信心,觉得老师对他的要求过高,心里感到很憋屈。这时,筆者放下手上的工作,捡起他的本子,心平气和地走到他身边。告诉他虽然这次的过关任务有挑战性,但如果他能不浮燥、加把劲,老师相信他也行。于是,笔者帮助他从划分音节人手,一个一个音节引导他记忆单词。不久他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超长的单词如“September”都被他克服了,这使他终于重拾起失去的信心。可见,老师热情的鼓励、善意的引导,是化解问题的催化剂。当他们遇到困难,还一味地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训斥或责骂,长此以往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会自暴自弃。反之,如果老师和家长适当地加以介人辅导,这些弱苗将能茁壮成长。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能快乐地成长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遇到一些困难、挫折是难免的,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遇到困难不回避。让他们认识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挫折可以给人以教益,磨练人的意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巧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进行不同层面、不同方法的心理健康干预,寻求最适合学生个体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费尔德曼.儿童发展心理学:费尔德曼带你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原书第6版)[M].水侧戒工业出版社.
[2]陈卫东.让阳光润泽学生的心灵[J].中小学德育,2012(11).
[3]宋月平.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体会[J].2012.
[4]李娟.如何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J].新课程,2016.
[S]何丽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