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2020-09-23梁娴云
梁娴云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照顾、缺乏父母在思想上的教育、遭受他人嘲笑与偏见,对自身的认识包括对自我价值观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存在极大的偏差,这就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有极大可能会成为心理障碍,导致学生出现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甚至可能会产生犯罪心理。因此,应该重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正确引领教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关心和爱护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不少农村务工人员为了生计而被迫前往外地务工,把孩子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等亲人照顾。于是,农村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农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学校和教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让社会上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的队伍中。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自卑。自卑是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而产生的自我评价偏低、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对自己毫无信心、畏手畏脚的,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做不成任何事。
2.性格孤僻、行为怪异。性格孤僻是指性情冷淡孤独、不与他人保持较密切的联系,行为怪异是指所作出的行为与正常行为极度不一样,具体表现为喜欢独来独往、对人冷漠戒备。
3.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是指无法与人正常地交流沟通、无法甚至是害怕社交,具体表现为无法与他人好好交流沟通、好好相处、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
对于農村教师来说,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日乍中,教师就更应该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爱护落到实处,通过一些日常的言语行为,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学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等,让学生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作为农村教吵币,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关爱与呵亩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他们的学习和问题进行耐心的指导与解答。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要有耐心,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学习辅导和答疑解惑,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在生活中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帮助,帮助他们正确看待他们所处的环境,建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有效地解决困难,从而逐渐培养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对于出现打架、逃课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教育,告诉他们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于喜欢晚睡、上课打磕睡的儿童,教师要为他们制定良好的饮食作息,并加强和学生的监护人联系,让他们监督学生及时早睡,等等。
2.加强心理咨询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心理教育工作水平,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开设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业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疏导,改善留守儿童思想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3.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要提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的关照,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从而打开自己的心理困惑,感受到世界上更多的关爱,以此来融入心理教育。例如,在留守儿童过生日的时候,教师为了给学生们关爱,可以为他们设置简单的班级生日会,让班级的同学一起为学生写一个贺卡,并为他购买一份小礼物;在学生生病之后,教师及时地对学生们的病情进行关心,然后在学生病好了之后为他进行补课,给他们准备学习的资料;在学生们遇到生活上的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心理沟通,努力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等等。
4.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
任何事情内因总是起着关键作用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关爱、关注留守儿童,引导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时间看成是对自己锻炼和考验的机会,学会正确应对挫折和逆境,培养坚强的意志,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多和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使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5.重视家校沟通,发挥家校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让家长领悟到:父母之爱无可替代,要克服困难,争取双亲中至少有一人留在孩子身边。除此之外,家长还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除了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外,更要注重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可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焦虑心理,使其健康成长。如,一些学生因在家里表现不好,和爷爷奶奶发生冲突后,甚至有轻生的念头。这时,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让家校形成合力,让温暖照进学生的心里,并让其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父母的爱与教育,其他的原因有经济水平落后、老师不关心照顾、他人嘲笑欺负等。因此,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学校老师)都应该重视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关爱,特别是对他们心理上、心灵上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走出心理障碍,让他们也能享有健康快乐成长的权利,也有助于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斌.大数据时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94-195.
[2]颜刚威.试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J].黑河学刊,2017(06):48-50.
[3]颜刚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