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话题式语法教学探究

2020-09-23陈红梅田美红

英语教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语法形式思维

陈红梅 田美红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教育部 2018)。

“对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要真正掌握英语,就必须掌握基本英语语法知识。”(程晓堂、郑敏2002)然而,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是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待加强。

部分教师对教学目的认识存在偏差,学习方法理解有误区,前沿理论掌握有短板(侯姝琛、杨娜2019)。语法教学局限于传授语法规则,过于关注语言结构的形式,强调语法规则的机械操练,忽视了所学语法项目的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和语用功能,难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二是语法教学方式单一。

有些教师在教学语法时照本宣科,对教材资源的整合不够,忽视了创设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情境,仅仅通过讲解和机械的操练让其巩固知识,限制了其思维品质的发展,难以提升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只关注语法知识本身,没有分析学情。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不够,对其思维方式缺少点拨,这也难以高效地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车金贵、赵美玲 2017)。

这些问题导致语法课教学效率低、思维缺失、毫无生机。

目前高中英语所有版本的教材编排都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听、说、读、写、看活动,而语法教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单元话题创设情境,拓展知识,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新的语法项目,还能使其对所学话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其思维品质。因此,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话题式语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话题式语法教学策略

(一)转变语法教学观念

拉森·弗里曼(Larsen-Freeman,1991)认为,语法不应视为一套静止的规则,而应作为一种与听、说、读、写并行的技能教给学生(转引自汤燕霞,2016)。教师是课堂的掌舵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的语法教学观念,摒弃语法课“一言堂”,改变“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操练句型”的固化模式。积极践行《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form)—意义(meaning)—运用(use)”三维动态语法观。

(二)创设基于单元话题的丰富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进一步增强英语语法意识”(教育部2018)。教师要善于研读教材,整合教材,同时,利用网络等资源,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创设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等思维活动,自主或者合作探究,发现语言现象背后蕴含的语言规则及规律,有意识地把所学语法规则运用到新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实现由语法知识的学习向语法运用能力培养的转变,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分析学情,重视语法学习的层次性、渐进性,寻找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兴趣和实际水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课堂上不断启发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归纳和运用语法知识,关注思维过程,适时点拨思维方式;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根据学生的思维反应灵活调整课堂节奏,从而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话题式语法课例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堂课是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模块四第三单元的语法课,-ing形式作为宾语补足语、表语和定语,是在前一单元学习-ing形式作主语和宾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动词-ing形式。本单元的话题是“A Taste ofEnglish Humor”。本堂语法课将继续围绕单元话题展开,让学生在学习目标语法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单元话题。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法和自我表达的热情,提高他们思考、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

2.学情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ing作为主语和宾语,在初中也接触过-ing形式,对-ing有所了解,但是还不能灵活运用,需要教师重点关注该语法项目的意义和运用。另外,高一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关注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活动,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愿意参与,敢于参与,乐于参与语法学习,最终掌握新的语法知识。

3.教学目标

立足《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堂课后,学生一是能够在语境中灵活运用-ing形式作宾语补足语、表语和定语;二是获取与幽默相关的话题词汇,对幽默话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三是通过体验幽默获得快乐,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思路

本堂课积极践行《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整堂语法课两条主线同时进行。一是语法教学模式采用五步法: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二是语法学习借助单元话题——幽默,探讨幽默的重要性、幽默的定义、品味幽默和创造幽默四个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ing形式作宾语补足语、表语和定语的基础上,对幽默单元话题有进一步认识。

(三)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g-in

教师通过问题“What’s the topic of Unit 3?”导出单元话题“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然后说:“Let’s have a wonderful taste of English humor now.”让当天作值日报告的学生上台和大家分享他最喜欢的英式幽默故事,形式自选,可以是讲英语笑话或者表演等。

【设计说明】热身导入是很重要的环节,具有暖场作用。基于单元阅读课的学习,学生对英式幽默有了一定的了解。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前一天的精心准备,学生能够呈现有趣的英式幽默故事。同时,学生之间是同龄人,对幽默的看法更为相似,更能引起共鸣。

Step 2:Presentation,Observation&Discovery

学生在听完幽默故事后笑了。教师呈现句子:“I saw all of you laughing just now.”,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第一个规则:-ing形式作宾语补足语的形式为“动词+宾语+-ing形式”,一步步导出常见的这部分动词。

教师继续提问:“Why do we need humor?”在学生回答后,如果有必要可以补充一些答案,如“Life can be boring.Life can be tiring.Life can be disappointing.The best medicine is laughing.”等,引导其观察并发现第二个规则,即-ing形式跟在系动词之后作表语的用法。

教师进一步设问:“Why do we need humor?”学生会给出不同答案,列出含有定语从句的答案,如“Laughter is the sun that drives winter from the human face.”告诉学生这个句子也可以写成“Laughter is the sun driving winter from the human face.”,引导其观察并发现第三个规则:-ing形式作定语修饰名词的用法,单个-ing形式一般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ing短语一般放在所修饰名词的后面。通过例句观察、对比归纳动名词和现在分词作定语的区别。

教师继续设问:“What is humor?”要求学生在给出不同的答案之后,完成以下填空练习(见下图)。

【设计说明】本环节教师基于幽默话题,步步设疑,是为了让学生在语境中发现和归纳新的语法项目,促使其在了解目标语法形式的基础上,分项逐步比较和总结目标语法的功能意义和常见用法,构建对目标语法的形式、功能意义和用法的三维认知框架,在对比、推理、分析、总结中培养逻辑思维。

Step 3:Practice

教师在前一步骤中探讨幽默的重要性和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幽默感通常包括品位幽默和创造幽默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周围的人。播放《憨豆先生的假日》中在餐馆的一个片段,通过问题“Do you like Mr Bean’s performance?Why or why not?”让学生思考是否喜欢憨豆先生的表演,并说明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判断与视频内容有关的五个句子的正误,要求分析句子成分,并说明原因。(五个句子有误的地方改正后答案均为-ing形式。)

(1)Rowan Atkinson is the actor play Mr.Bean.

(2)His performance is amused.

(3)When the dish arriving,he finds it astonished that the dish is actually raw.

(4)After sit at his table,he looks at the menu and orders a dish.

(5)Eat up the food is impossible.

【设计说明】本环节的教学活动是实践应用。播放视频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为后面的单句改错作好准备。单句改错中既关注新知识,又复习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知识。本环节的难点在于正确分析句子成分。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及时答疑解惑,充分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为下一步的语法活用环节作好铺垫。

Step 4:Application

学生先用-ing形式自主补充句子:“When I...,I saw/watch/look at/hear/listen to/notice/observe a man...”要求所造句子有趣。四人一组互相传阅句子,每一组选出最有趣、好笑的一个句子写在黑板上,由全班学生共同选出“最有趣的句子”。

教师要求同桌合作,发挥想象力,编一个故事,画出故事中用到-ing的地方。要求故事中正确使用-ing形式的地方越多越好。完成后,选部分代表展示作品,及时点评、反馈。

【设计说明】本环节的教学目标是活用,即在情境中运用目标语法,实施输出活动。活动的设置从半开放式过渡到开放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补充句子和编故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桌合作有助于降低学习活动的难度。

Step 5:Summary

教师让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补充缺漏的地方,并鼓励其拥有一颗乐观、幽默的心,享受生活的美好。

【设计说明】本环节的教学目标是总结。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点拨其学会利用判断、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思维品质。

Step 6:Homework

完成教材练习并运用-ing形式写一篇与幽默相关的文章,文体不限,词数不少于50。

【设计说明】将“微写作”引入语法教学的迁移活动,是指向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话题式语法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尝试。“微写作”具有短小精悍、灵活多变的特点,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语法表达意义的语言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写作压力。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智慧和技术,立足《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维动态语法观,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情境,设计多维度、有层次的学习实践活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引导他们在语法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比、判断、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究目标语法的形式、意义和使用,提升其思维品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猜你喜欢

语法形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