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人物画艺术
2020-09-23邢晋
□ 邢晋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青藤道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中期一位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的才子文人。但其一生坎坷,八次乡试不第,九次自杀未死,正直壮年因狂病发作而杀妻入狱七载。徐渭的绘画以水墨淋漓、不拘绳墨的大写意花鸟画为主,人物画作品并不多见,却也形象生动,神韵自存。本文拟通过对徐渭人物画作品的梳理,对其绘画风格与师承加以评述。
徐渭传世人物画作品共16件(不包括私人藏品及虽见于著录但未见图像之作品):
1.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谒陵图》轴(1575)
2.故宫博物院藏《墨笔人物花卉图》册(1588)
3.故宫博物院藏《驴背吟诗图》轴
4.故宫博物院藏《泼墨十二种图》册
5.故宫博物院藏《横江独钓图》扇页
6.国家博物馆藏《花卉人物图》册
7.上海博物馆藏《花鸟人物图》卷
8.上海博物馆藏《拟鸢图》卷
9.上海博物馆藏《渔妇图》轴
10.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拟鸢图》卷
11.天一阁博物馆藏《渡海观音图》轴
12.中国美术馆藏《莲舟观音图》轴
13.南京博物院藏《柳荫读易 秋郊策蹇图》卷
14.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杂花图》卷之寿星一段
15.安徽省博物馆藏《林荫行吟图》轴
16.黄宾虹纪念馆藏《十贤集馔图》页
其人物画作品与花鸟画作品同样多不署年款,两件有年款的作品均作于55岁之后,正是其绘画创作的高峰期。从风格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驴背吟诗图》轴(图1)为代表,另有《渔妇图》轴(图2)、《渡海观音图》轴(图3)、《莲舟观音图》轴(图4)等,画面均以人物为主体,以减笔法塑造形象,造型相对准确,背景几乎空白。北宋孙光宪在其《北梦琐言》中记载,唐末郑棨被人问到“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此处何以得之?”①此后,越来越多的画家热衷于表现诗人骑驴游览于山水之间寻觅灵感的题材。徐渭《驴背吟诗图》轴(图5)即绘一文士骑于驴背,人物衣纹以若有若无的线条勾勒,侧面的形象则仅以寥寥数笔点出眼睛、鼻子及须发,一位远离凡尘俗世的文士形象跃然纸上。驴整体以淡墨扫出简洁干净的轮廓,四肢则以稍浓墨色用草书劲健的笔法写出,步伐轻快之态顿现。宗白华在《美学散步》里这样写道:“徐渭《驴背吟诗图》,使人产生一种驴蹄行进的节奏感,似乎听见了驴蹄的答答的声音,传达出画家微妙的音乐感觉。还具有一种戏剧感。”②徐渭通音律,并以书法用笔入画,加之狭长的构图中,人物背后空无一物,故其笔墨的节奏感与画面悠远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类风格则是以《拟鸢图》卷(图6)为代表,将人物形象置于山水之中,以点景人物不求形似,寥寥数笔的形式表现人物形象,但画作主题却还是以人物为重点意象。徐渭的大部分人物画均为此种风格。画家晚年曾作多幅《拟鸢图》,所“拟”即为画史中记载的郭忠恕所作《风鸢图》。③画中放鸢的孩童,以短促的钉头鼠尾描来勾勒身体轮廓,线条间几乎不相连,但笔势不断,行笔则迅捷而顿挫有力。面部则仅以墨点作五官,不作细致描绘。足部墨色较浓,表现出奔跑的力量感。孩童右手握着线轴高举过头,拉扯着风筝向画面左方奔跑,另一手平伸在侧。一根极细而淡的墨线若隐若现地连接着风筝,线虽纤细却一气呵成,再加上彷佛将要飞出画面的纸鸢,将风筝线的紧绷感以及风势表现出来。《拟鸢图》卷对孩童形象示意性的塑造,完全不求形似,却十分生动有趣。故宫博物院藏《墨笔人物花卉图》册(图7)等,均属于此类“非典型”的人物画作品。
图1 明 徐渭 驴背吟诗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图13 元 无款 鱼篮观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图2 明 徐渭 渔妇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图3 明 徐渭 渡海观音图轴 天一阁博物馆藏
图4 明 徐渭 莲舟观音图轴 中国美术馆藏
图7 明 徐渭 墨笔人物花卉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图9 五代 石恪 二祖调心图(之一)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5 明 徐渭 驴背吟诗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人物画的题材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宗教题材,今所见以观音图为主;另一类则以诗人、渔隐、孩童等意象表达文人意趣。上海博物馆藏《渔妇图》轴(图8),画面所作实应为“鱼篮观音”。④此图构图与《驴背吟诗图》轴类似,画面上半部顶天画家有赞道:“泼剌泼剌,婀娜婀娜。金刚法华,一棍打破。瞒得马郎,瞒不得我。”画面下方所作渔妇约占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其余纸幅均为留白,使画面有深远无尽之感。人物形象则是纯以水墨作一民妇模样女子,圆脸,五官并不精细描绘,削肩,手提盛满鱼鲜的竹篮,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正款款前行。笔墨方面,画家以极淡的墨白描衣袍轮廓及皱褶,通过线条粗细的变化表现衣纹不同的形态,多笔短促线条构成的裙摆以及飘荡的衣带,营造出女子正款步前行之态。浓墨则仅用于晕染头发、衣领、衣带、鱼鲜、竹篮,使得画面重点突出,浓墨与淡墨间相得益彰,层次分明,加之笔法的粗率,线条粗细的变化,将竹篮内鱼鲜“泼剌泼剌”的挣扎声以及鱼妇(实为观音所化)“婀娜婀娜”的曼妙身形传神地表现出来。现存另两幅观音图则均表现渡海观音,人物开脸及姿态几乎相同,唇部上扬略带笑意,八字眉则显出慈悲为怀的气度。笔墨的表现方式则与《渔妇图》轴无异。
图6 明 徐渭 拟鸢图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关于徐渭绘画的师承,因未见明确记载,⑤故前人学者已多有探讨。具体到人物画的师承,亦有多种说法,其中梁楷说笔者认为更为贴切,更准确地说徐渭人物画是与禅宗画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僧人所作禅宗人物画。禅宗画的兴起得益于中晚唐以后禅宗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之后,禅宗画不重画而重禅,旨在以画寓禅,因画悟佛,又因作画者多为未受过绘画专门训练的僧人,故不苛求形象的塑造,而专注于意境的传达。其画风在宋初以石恪为肇始,后为南宋梁楷、李确发扬,元代有梵因(因陀罗)等人传承。
从图像风格来看,传世禅画中如石恪《二祖调心图》(图9)、梁楷《李白行吟图》轴(图10)、梵因《寒山图》轴(图11)、《拾得图》轴(图12),均将人物置于空无一物的背景之中,线条以淡墨为主,浓墨点醒,用笔潇洒流畅。徐渭如《驴背吟诗图》轴等人物画作品在笔墨及构图方式上与前人禅宗人物画如出一辙,传承关系一目了然。而徐渭将书法用笔融入到任务线条中,使图像的节奏感更加明显。
从题材来看,禅宗人物画必然多表现佛教人物,如元无款《鱼篮观音图》轴(图13)。徐渭《鱼篮观音图》轴除表现相同题材外,笔墨表现形式亦与之相似。只是元《鱼篮观音图》轴人物形象端庄肃穆,而徐渭所作观音则更接近寻常渔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代中期世俗文化的影响。
徐渭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开始师事季本,⑥学习王阳明心学。后因心学与佛教禅宗有相似之处,又开始学佛。⑦约嘉靖二十八年(1549),徐渭结识了玉芝禅师的弟子祖玉,进而结交玉芝禅师,⑧并拜其为师,学习佛法。其后一直与方外师友相唱和。起初徐渭学佛,意在钻研“心学”,而随着八试不第、杀妻入狱的人生坎坷后,渐渐开始以佛理观照现实,中年之后多作画以写“胸中之逸气”,且有印为“墨三昧”,禅境禅理自然流露于笔端,不露痕迹。而禅画的特点恰恰在于笔法简约、画面质朴、题材单纯、意境幽远,体现出禅宗之“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思想。即要能传达出画者之禅意、禅境,要能使观画者感知此禅境。未曾专门习画的徐渭,虽无法做到“应物象形”,但因其深厚的书法功力所带来的超强的笔墨表现力,以及对佛理的深刻理解,禅画自然成为其以笔写心的最佳选择。
图8 明 徐渭 渔妇图轴(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绘画,尤其是人物画中的禅画风格也解释了为何徐渭的画名在当时并未显于世。其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并非自谦。明中期以后,苏州地区文脉绵长,成为文化艺术的中心,绘画史上明四家文沈唐仇,均居苏州。明王士性《广志绎》载“明人有谓,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⑨绍兴与苏州虽相去不远,但纵观徐渭一生行迹,与吴门画家似乎并无交游。其选择师法的禅宗画,虽在浙江地区一直有所流传,但正如张珩先生评述梵音《天台三圣图》语:“人物貌相衣纹皆极草草,望而知为沙门之笔,故元明以来皆黜不论”⑩,由“沙门之笔”而来的徐渭绘画则同样难以受到更多人尤其是书画收藏家的重视。直至清初八大、石涛横空出世,到后来的扬州八怪,再到齐白石等众多画家将文人画空中楼阁的精英趣味向大众转变后,徐渭绘画的价值才慢慢显现出来。
图10 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图轴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12 元 梵因 拾得图轴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11 元 梵因 寒山图轴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注释:
①[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第8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③《拟鸢图》卷后徐渭自题点出了创作缘由: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富人子怒而谢绝,意其时图必毁裂。余慕而拟作之。恕先何人。余殆跛鳖逐骥耳。荤髡渡海礼补陀。那得便见一叶莲相。取其意而已矣。王元章放鸢诗八首,元十一首存者八,先子抄本具焉。当亦慕恕先作也,因书于此。
④佛教三十三观音之一,应与“马郎妇”观音同源。
⑤晚年所作《畸谱》中的纪师、师类中,记录了他在文、琴、剑、哲学方面的老师,却没有绘画师承的记录。见《徐渭集·补编》,第四册,第1331、1332页,中华书局,1983。
⑥季本(1485~1563),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阳明弟子,著有《易学四同》《诗说解颐》等。
⑦徐渭在其《自为墓志铭》中写道:“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记述了其学禅的缘由。见《徐渭集·徐文长三集》,第一册,第638页,中华书局,1983。
⑧玉芝(1491~1563),讳法聚,号月泉,隐居住锡于天池禅寺。
⑨[明]王士性《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广志绎》,第33页,中华书局,1981。
⑩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第三册,第186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