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御刚风度海云
——梁楷减笔人物画派
2020-09-23赵启斌
□ 赵启斌
南宋 梁楷 释迦出山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梁楷减笔画派是以用笔技法命名的一个中国人物画绘画流派。由于梁楷在减笔人物画上的特殊造诣,因而人们将这一绘画流派称之为梁楷减笔人物画派或梁楷减笔传派。梁楷减笔画派的出现是我国人物画从工笔向写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写意人物画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今试从减笔人物画的前驱绘画、南宋梁楷减笔画出现的社会背景、特征及其传承画家等方面,试对梁楷减笔人物画派及其绘画特色略作论述。
一、梁楷减笔人物画派的先驱及其笔墨特色
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我国六朝以来人物画审美观念的变化、笔墨技法的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西晋卫协等人的出现,改变了秦汉以来绘画用笔比较粗略、稚拙的状况,对人物精神心理描绘、人物的衣纹处理,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画家已经能比较自如地表达出客观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情感,运用细密而富有变化的线条概括物象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顾恺之论画说:
《七佛》与《烈女》,皆协之迹,壮而有情势。《毛诗·北风图》亦协手,巧密于情思。
(东晋顾恺之《论画》)
谢赫亦说:
古画皆略,至此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有气韵,陵跨群雄。旷代绝笔。在第一品曹不兴下,张墨、荀勖上。
(齐谢赫《古画品录》)
均认为在线条的运用、处理上,曹不兴、卫协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才有六朝“曹衣出水”“秀骨清相”绘画画风的出现。张彦远在总结六朝、隋唐的绘画格调亦说:
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时代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特色,在使用线条进行人物造型和表达画家个人情感的过程中,出现了笔法的不同变化和不同审美风格特色的形成,为梁楷减笔绘画特色的出现打下了深厚的技法基础。
我国六朝、隋唐以来的绘画,将用笔较为繁复、笔迹周密的绘画称为“密体”,以东晋顾恺之和南朝陆探微为代表;将用较为简省笔法进行绘画创作称为“疏体”,南朝张僧繇和唐初吴道子为代表。疏密二体的出现,标志着人物画的发展开始出现重大分野,张僧繇、吴道子的疏体绘画进一步成为梁楷减笔绘画的先驱。疏体绘画的出现,为“粗笔”“简笔”“减笔”“写意笔法”的出现带来可能,线条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主观表现力和抒情成分进一步加强成为可能。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总结说:
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所谓笔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
张彦远对疏密二体的总结与阐述,对唐代以后人物画在简略快捷绘画风格特色的追求产生了积极影响。张僧繇、吴道子充分发挥疏体绘画“笔不周而意周”的特点,“离披其点画”“脱落其凡俗”,充分发挥出线条高强度的概括力和主观表现能力。
继续张僧繇、吴道子疏体画风,晚唐周昉作画已经是“衣裳劲简”,在人物画创作上仍然向简略化发展。而王洽等人泼墨、破墨山水被确立出来以后,则进一步引起笔法上的突变,这都对人物画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晚唐五代时期粗笔人物画的出现,将这一路画风继续向前推进,其中以石恪最为代表:
初师张南本,技进,益纵逸不守绳墨,气韵思致过南本远甚……好画古僻人物,诡形殊状,格虽高古,意务新奇,故不能不近乎谲怪。
(《宣和画谱》)
不守绳墨,多作细笔,人物鬼形殊状,惟面部手足用画法,衣纹皆粗笔为之。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
南宋 梁楷 黄庭经神像图(局部一) 美国翁万戈藏
南宋 梁楷 黄庭经神像图(局部二) 美国翁万戈藏
郭若虚亦说石恪“笔墨纵逸,不专规矩”(《图画见闻志》),在用笔技法上做出了相当的突破。石恪勇于冲破传统,以强劲狂放的笔势直抒胸臆,以笔墨表现主观感情、意趣成为人物画创作的主要目的。跋异、张图的人物画出现亦是如此,浓墨粗笔进行人物画的创作:
(五代跋异)善泼墨山水,又兼长大像。其画用浓墨粗笔,如草书颤掣飞动,势甚豪放,至于手面及服饰仪仗,则用细笔轻色,详缓端慎。
唐 吴道子(传) 送子天王图卷(局部一) 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藏
唐 吴道子(传) 送子天王图卷(局部二) 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藏
(林树中《五代的绘画》)
张图曾画《紫微朝会图》,用浓墨粗笔如草书,颤掣飞动,势极豪放;至于作面与手及诸服饰仪物,则用细笔轻色。(宋李鱓《德隅斋画品》)
石恪以及同时代跋异、张图的人物画与梁楷的减笔人物已经非常接近了,浓墨粗笔,都充分发挥出笔墨的抽象表现性因素,强化线条的表现性、抒情性特点,已经是梁楷减笔画出现的前奏。以细笔画面部手足,衣纹皆粗笔放纵为之,“用浓墨粗笔,如草书颤掣飞动”,由此而形成遒劲的笔势,信手挥洒类作草书,都已经开始注意到笔法的多种变化,引书法入画法,为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出现作出了坚实的准备。
北宋晚期、南宋初期,随着文人画创作理念的进一步成熟和粗笔写意被社会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李唐粗笔山水及米氏云山的高度成熟,这都势必影响到道释人物画的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梁楷减笔画出现并被广泛地认可显然已经是极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这一时期,经过李公麟的不懈努力,白描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出现,也因之加快了细笔人物画和减笔人物画各自向前发展的进程。梁楷的老师贾师古来自李公麟的笔法传统,梁楷也是在师法李公麟、贾师古的基础上而取得突破的。贾师古的笔法趋向简略,这一时期的梵隆、智融的破笔、简笔笔法也给梁楷以重大启示,成为梁楷减笔变法的前奏,促进他在笔法上发生新的变革,并获得社会的普遍共鸣和首肯。梁楷减笔画法的出现,更适合画家自如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标志着人物画本体的进一步自觉。在这之前,由于唐、五代乃至北宋时期人物画的发展仍以道释画为主导,以功用性为目的,人物画本身尚没有进入到本体自觉的程度,同时道释人物画亦不被文人士夫作为鉴赏的对象,如米芾在《画史》中就认为道释画、仕女画“不入清玩”,因而五代以来石恪等人的人物画创作,在当时仅为别格,对于画家的创作来说,是偶一为之的事情,以粗笔、简笔笔法创作不可能成为绘画创作的主流、主导和正途。充分发挥笔墨表达情志的性能,尤其强烈的精神情感的表达,倾泻自我内在心境于笔墨,只有在用笔上获得突破,为社会所普遍认识和接受才成为可能。梁楷的减笔人物画被社会选择性接受,终于迎来了减笔写意人物画时代的到来。在高度精湛的绘画水准上以扎实的白描功力为基础进行进行笔法上的突破,其本身在绘画史上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梁楷减笔笔法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中国人物画的根本性变革。减笔人物画、写意人物画成为中国人物画的一种被后世广泛地接受与认可,梁楷减笔人物画派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梁楷减笔绘画的艺术特点及其渊源
在中国人物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南宋画家梁楷,文献记载他的作品大约有50余幅左右,现仍存10余幅以上的作品,其中大半流落海外,主要是人物画,当然也包括部分山水画和花鸟画。国内人物画、花鸟画作品则有:《右军书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柳溪卧笛图》(同上)、《秋柳双鸦图》(同上)、《疏柳寒鸦图》(同上)、《三稿游赏图》(同上)、《八高僧图》(上海博物馆藏)、《布袋和尚图》(同上)、《泼墨仙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芙蓉水鸟图》(同上)等。国外则有:《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雪景山水图》《雪山猎骑图》《释迦出山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布袋图》(日本香雪美术馆藏)、《十六应真长卷》《右军书扇》及《寒山拾得图》(曾为日本阿部所藏),《秋芦飞骛图》(日本山内健二藏),传为赵佶、胡直夫的《夏景山水》《秋景山水》《冬景山水》三件作品,经考订为梁楷的作品,亦藏于日本。《黄庭经神像图卷》《六祖斫木图》散佚在美国。前者为翁万戈所藏,后者则归属于王己千。《黄庭经神像图卷》是研究梁楷细笔白描的代表性作品,《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六祖斫木图》《布袋图》等则是减笔绘画的代表,从以上存世作品中完全可以感受到梁楷减笔笔法的内在神韵和精神气质。
梁楷生卒年不详,祖籍东平,南渡后寓居钱塘,主要生活在南宋的中、后期,为宋宁宗、宋理宗时的画院待诏。因不耐画院规矩,遂挂金带离职而去:
梁楷,东平相羲之后,善画人物、山水、释道、鬼神。师贾师古,描写飘逸,青过于蓝。嘉泰年画院待诏,赐金带,楷不受,挂于院内,嗜酒自乐,号曰梁风(疯)子。院人见其精妙之笔,无不敬伏,但传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
(元夏文彦在《图绘宝鉴》)
这一时期也是南宋王朝处于相对的稳定时期,画院一时人才济济,当时待诏有马远、李嵩、夏圭、苏坚、陈居中、梁楷、苏显祖、高嗣昌、白良玉、马逵等人,南宋历史上诸多重要的画家几乎都荟萃于此时,代表南宋成熟的画风亦即在此时形成。梁楷的绘画风格成型是南宋绘画进入高峰的一个象征。梁楷虽然是画院待诏,但他本人非常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性格狂放、诙谐,常常伴依禅宗,乐于与僧侣为伍,同方外人士有很厚的交情:
宋妙峰和尚住灵隐,尝有四鬼移之而去,梁楷画《四鬼夜移图》。
(孙志《灵隐寺图》)
北宋 李公麟 维摩天女 立轴 日本圣福寺藏
居简和尚亦写有《赠御前梁宫干诗》。可见梁楷与僧人的关系相当密切。正是这种不合时宜的性格和行为,使梁楷获得了“梁疯子”雅号,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与张旭、怀素、杨凝式、米芾一类的人物,梁楷因个性独特而成为绘画史上绘画面貌迥出的一代杰出画家。
梁楷减笔画创作有着自己特有的面貌:
信手挥写,颇类作草书法,而神气奕奕,在笔墨之外。
(明张所望《阅耕余录》)
认为梁楷的减笔人物画类有草书的笔法出现。同吴道子疏体笔法中有草书法度一样,梁楷也将草书法度融汇到人物画创作中来,使他的减笔人物画神气奕奕在笔墨之外,精神迥出,意趣超旷,其笔力之高古雄肆、萧爽简远,确实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
每见梁楷诸人写佛道诸像,细入毫发,而树石点缀则极洒落,若略不住思者;正以像既恭谨,不能不借此助雄逸之气耳。至吴道子以描笔画首面肘腕,而衣纹战掣奇纵,亦此意也。
南宋 梁楷 八高僧故事图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吕凤子 四阿罗汉 江苏省美术馆藏
清 金农 牵马图 南京博物院藏
(明李日华《紫桃轩又缀》)
画法始从梁楷变,烟云犹喜墨从新。古来人物为高品,满眼云烟笔底春。
(《南宋画院录》)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完全是从工整的白描笔法变法而来,从工整典雅的白描笔法中走出减笔写意的路数,呈现出洒落、雄逸的减笔写意笔调,衣纹战掣奇纵,自我个性特色非常突出。从他的《黄庭经神像图卷》可以看出笔法擅变的轨迹。既有细笔的精细微妙,也有减笔写意的简捷疏略,确实让人感受到工整笔法向减笔写意笔法嬗变的痕迹,“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始知真放本精微”,在梁楷的这一笔法运用中确实获得淋漓尽致的表现。据《绘事备考》所记,梁楷细笔画迹有《孙子八变阵图》《太乙三宫用兵阵图》《章贤十二时云气图》《明堂宗庙位次图》等,皆为待诏应制之作,这些作品由于种种原因皆湮没不存,而《黄庭经神像图卷》现在几乎成为研究梁楷细笔白描向减笔写意过程中的罕见孤本,是从工整的白描向减笔过渡的经典之作。梁楷的减笔人物画代表性的作品有《泼墨仙人》《六祖截竹图》《布袋和尚图》等,这些作品虽然是减笔、粗笔为之,笔法放纵奇逸,但从其用笔来看,仍然能感受到细笔笔法运笔的基本特点。梁楷的减笔人物画疏朗挺拔、粗放雄逸的减笔写意笔法的出现,是将工整、典雅白描笔法散而为减笔的结果。梁楷在减笔人物画中创造出了折芦、钉头鼠尾、枯柴等减笔笔法的运用,老辣纵放、纵逸雄浑,突破了传统白描技法的束缚,使中国人物画在他的笔下出现巨大的飞跃和突破,他也作为减笔写意人物画的创派画家为人们所铭记。
梁楷的绘画主要师从吴道子、石恪、李公麟、贾师古等人而来,他从吴道子莼菜描、李公麟兰叶描以及石恪放纵的笔墨中领悟到抒发精神情感、概括物象的笔墨线条的运用,自觉引入书法笔法,创造出了折芦描、钉头鼠尾描、枯柴描等减笔笔法,大大加强了线条的主观表现、抒情成分,为人物画带来了新的审美要素和面貌特色。吴道子曾经向张旭学习书法,他的书法中显然有着草书笔法的深刻影响,他笔下的线条高度概括物象的能力和主观表现的能力非常强烈,这对梁楷减笔笔法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张既号书颠,吴宜为画圣。神假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宾,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当有口诀,人莫得知。数仞之画,或自臂起,或从足先。巨状诡怪,肤脉连结,过于僧繇矣。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李公麟笔法有着吴道子的深刻影响,梁楷的老师贾师古受法李公麟,梁楷作为贾师古的弟子、李公麟的再传弟子,其笔法渊源于吴道子、李公麟、贾师古的画风自然而然:
(李公麟)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荻、占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贵贱研丑止以肥红瘦黑分之。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
(宋《宣和画谱》卷七)
李公麟“率略简易”的笔法,非常自然地开启了梁楷用笔的简略精细和概括纵放综合笔法的形成。据《图绘宝鉴》说贾师古:
汴人,善画道释人物,师李伯时。绍兴画院祗候,其白描人物,颇得闲逸自在之状。
谓其白描有相当的造诣,这对于梁楷笔法的形成自然也会产生影响,鲜明的文人画格调和简略笔法进一步影响到梁楷减笔笔法的形成。我们从贾师古所遗存的绘画中也能充分感受到梁楷减笔笔法的一些某些特点。梁楷的减笔人物画在当时画院中就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
南宋 梁楷 六祖截竹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元 颜辉(传) 寒山拾得图之一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清 任颐 山春先生三十九岁像 南京博物院藏
梁楷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积极接收前辈画家的用笔技法成果,积极变法,终于确立出自己的减笔笔法,进行人物画的创作。正是在继承前辈画家绘画笔法的基础上,梁楷取得了减笔笔法变革的成功。梁楷这一独到的用笔技法的形成,使他创作出了面貌迥异的减笔人物画作品,雄健高迈而简略快捷的减笔人物画绘画格调得以在他笔下自如地呈现出来。
元 因陀罗 寒山拾得图(禅机图断简)
梁楷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建出具有自我个性特色的减笔人物画审美观念和笔墨风格。这也是北宋晚期高度成熟的文人画继续拓展的必然结果,有着文人画美学思想观念和禅宗思想交汇其中。梁楷减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出现有着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渊源,而梁楷个人的精神气质、个性特点及其天赋条件,也为他的减笔人物画审美范畴和笔墨风格特色的出现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主观条件。
三、梁楷减笔人物画派的传承及影响
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出现,对于我国人物画尤其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李公麟白描画派之外终于诞生出梁楷减笔人物画派。梁楷减笔人物画派的先驱、创始人及主要传承画家主要有张僧繇、吴道子、石恪、李公麟、贾师古、梁楷、法常、颜辉、因陀罗、沈周、徐渭、吴伟、石涛、金农、黄慎、罗聘、李、任颐、吕凤子等。
梁楷减笔人物画派主要传承画家略作简介如下:
法常,宋末元初画家。蜀人。继承发扬石恪、梁楷水墨减笔画法,开后世墨戏先河,对沈周、徐渭、八大、“扬州八怪”等均有影响,绘画作品流散日本,画风对日本影响很大,被誉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
颜辉,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一作浙江江山人。宋末元初时人物画家,擅人物、佛道,亦工鬼怪,兼能画猿。作画造型奇特,用笔劲健豪放,水墨粗笔,笔法粗犷,有梁楷遗法。作品流传日本较多,颜辉在日本受评甚高,对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有较大影响。
因陀罗,元代画僧,一名壬梵因。擅人物道释,多作禅宗祖师或高僧人物形象,其绘画蕴藏禅机,画风简约,颇富气魄,画风活泼清新、明朗秀致,对日本绘画影响很大。
沈周,明代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取法宋元,自成一家,受梁楷、法常等人影响甚大,减笔点景人物,深得简括趣味。
清 黄慎 老叟击磬图轴 南京博物院藏
徐渭,明代画家,浙江山阴人。徐渭中年学画,继承梁楷减笔笔法和林良、沈周等写意花卉的画法,擅大写意人物、花鸟,写意人物画多用减笔法描绘,构图简略,可见真、行、草、隶笔意,笔墨奔放简练,干笔、湿笔、破笔并用,绘画风格恣肆雄逸,清新健拔。
石涛,清代画家。广西桂林人。石涛人物画线条洗练凝重、纵恣清新,用笔老到沉凝,变化丰富,创造出豪放、磊落。
金农,清代画家。浙江钱塘人。所画人物造型奇古夸张,笔法古拙简练。整体绘画格调奇奥高古、雅拙古朴。
黄慎,清代画家。福建宁化人。人物师法上官周、陈洪绶等。黄慎多将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以及劳苦人民形象纳入画面,形象刻画细腻、严谨、生动,设色清妍雅洁。晚年又引狂草入画,用笔粗犷,气象雄伟,画风豪放泼辣,设色雄丽秀雅。
清 闵贞 刘海戏蟾图轴 南京博物院藏
清 罗聘 芭蕉佛像图轴 南京博物院藏
罗聘,清代画家。罗聘擅长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竹,尤以画鬼著称,用笔厚重,画格隽逸超脱,清淡秀逸,并富有金石趣味。
闵贞,清代画家。江西南昌人,侨寓汉口。擅山水、人物、花卉、鱼虫。人物画师法李公麟、徐渭、吴伟、黄慎等,粗笔写意人物衣纹随意转折,自然生动,笔墨酣畅豪放。工笔人物精细绵密,线条简练自然。
任颐,近代画家。浙江山阴人。擅花卉、肖像、人物、历史故事。早年幼承家学,从族叔任熊、任薰学画,师法萧云从、陈洪绶画法,由工笔而写意,笔墨凝重奔逸。肖像画被誉为“曾波臣后第一手”。任颐还吸收西洋画、民间绘画的技法,开一代新风,创造出简率灵动、纵逸明快的绘画风格。
吕凤子,现代画家。擅人物、花鸟、山水,早期以罗汉画和仕女画称雄于世,尤精于线描罗汉,笔力雄健,奇拙老辣,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笔墨凝练遒劲、奇崛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