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式鼎的年代及其他
——以两件湖南省博物馆藏鼎为例

2020-09-23袁鑫

收藏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牛角纹饰腹部

□ 袁鑫

图1 直锥蹄足铜鼎

2018年11月,湖南省博物馆入藏两件青铜鼎,为典型的越式铜鼎。本文从形制、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对这两件鼎做了分析,并结合以往研究,对其年代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器物分析

两件铜鼎均为牛角形立耳,形制大体相同。以下是详细分析。

1.直锥蹄足铜鼎

通高16.5、口径18、两耳间宽21厘米。牛角形方耳,微向外撇。窄平折沿,半球形腹,圜底。直锥形蹄足,底部较上部细。耳上饰三角雷纹和窃曲纹,腹饰两周蝉体纹,上下纹饰之间没有用凸棱纹相隔,只是作了宽的留白。上下蝉纹不对称,逆向排列,主纹带上下均有几何纹带边框(图1)。

整器呈黑漆古,器身部分及足部有泥锈。口部制作不甚规整,近椭圆形。腹部有两条合范线,其中一条范线穿过一足,另一条范线与底范相接。器底满是黑色烟炱,底范线呈三角形,边略作圆弧状,器外底有未处理的浇注口,一足补铸,补铸后导致原有未处理的上下连接的铸造披缝偏离(图2)。腹部纹饰为模作纹,因分范导致每组有蝉纹不完整。蹄足截面呈不封闭的半环形。

2.撇蹄足铜鼎

通高20.6、口径18.5、两耳间宽21厘米。牛角形方耳,微外撇。窄平折沿,半球形腹,圜底,蹄足细长外撇。耳上饰窃曲纹,口沿往下至腹部纹饰间有留白,腹部饰两周纹饰,以凸棱间隔,上下纹饰逆向排列。上层为变形动物纹,以卷云纹后缀以横向刀纹,其后再以云纹填满。下层以长方形方框内填以蝉纹(图3)。

整器呈现绿漆古夹青灰色,足部有泥锈,可能与埋藏环境有关。一耳经修复,仍有裂缝,口沿多处锈蚀露出锈蚀面,器内外可见不少气孔,内壁有铸造时打磨修整痕迹,内壁可见三角形垫片。外底满是烟炱,内底也留有使用后的薄层灰烬,外底一处经补铸。一足经补铸,足底部残断,可见泥芯。

铸造披缝明显,自腹至足底有三条明显的范缝。腹部纹饰为模作纹,分范时纹饰被分隔成三组,每组五个,上下层均有一个变形动物纹或蝉纹不完整,只留身或头部。上层变形动物纹的一组被隔断后,在另一分型面做了补刻(图4)。器外底可见弧三角形的披缝,中间留有未修饰平整的浇注口(图5)。足内侧平板状,沿其两侧分型,足截面为c形,内侧未封闭,足端亦未封闭,足中泥芯露出。这样的结构使得足芯既非盲芯亦非悬芯,可在足端和内侧固定之,足中空有泥芯,无需泥芯撑①。

鼎大多数从一足端倒浇,个别的鼎是从两足端浇注的。该鼎可能从足底和腹部同时浇注。此鼎沿三足外侧中线分型,由三块侧范、一块底范、一块腹芯组成铸型。腹芯自带双耳内芯,并与三足芯为一体。

二、年代与来源分析

图2 直锥蹄足铜鼎补铸和底部范线

以上分析的两件铜鼎,从形制、纹饰及铸造工艺上看,显为典型的越式鼎。向桃初《越式鼎初步研究》②(下文引用时省略文章介绍)一文中,将其定义为具有古代越族独特风格、主要在越族聚居区由越人铸造和使用的鼎类器。这类型的鼎在湖南地区出土较多,国内外学者都讨论过这类型鼎。一般认为湖南发现的越式鼎,早到西周晚期,以望城高砂脊AM1:4③、湘潭青山桥 J:11、J:12④为例。

越式鼎鼎耳作牛角形,以湖南湘乡、益阳发现居多。馆藏的虺纹牛角耳铜鼎(图6.5),为湘乡征集。形制与本文所叙撇足鼎基本相同,无盖。通高21.1、口径17.4、足高10厘米。通体泥锈严重,牛角耳缘稍缺、足端边缘稍剥落,腹部饰两圈蟠虺纹,以细弦纹相隔。1982年湘乡县五里桥何家湾M1出土越式鼎(图6.6),高21.3、口径19.2厘米。一足及盖修复,盖有11厘米裂缝,小孔大1厘米。立耳与三足均外撇,耳端部作牛角形,腹微鼓,圜底,平盖,盖中部有桥形钮衔环,边沿有三个环钮,盖面、耳部和腹部饰虺纹、云纹等纹饰。有平盖,与耳接触处凹进,正好嵌合,目前所见附平盖的鼎不多,应是湘江流域一种有特点的鼎。此鼎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⑤。此外,湖南桃江腰子仑春秋战国墓⑥,出土近十件牛角耳铜鼎,形制纹饰略有不同。桃江腰子仑M032:1,1989年出土,通高19.5,口径14.1厘米。牛角状耳外撇,圆鼓腹平底,高蹄足呈弯弓状外撇,耳内侧饰倒s状纹,腹中部有一周突起如箍的索状纹,索状纹上下各饰细密s状纹组成的纹饰带(图6.7)。高19.5、口径14.1厘米。另有M025:1(图7),牛角形竖耳外撇,腹较浅,平底,高足有棱。耳内侧饰云雷纹。高16.5、口径17.1厘米。M029:1(图8),牛角形竖耳顶端外撇,深腹,平底,椭圆高足有棱稍外撇。腹中部有一宽绳索纹,上下各装饰一周“S”形纹饰带。高18.2、口径14厘米。报告将其年代定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本文分析的两件铜鼎,没有来源亦或出土信息,只能依据类型学理论作初步的年代判断。

向桃初以口部特征为标准将目前所见的越式鼎进行分类,各大类下又根据足部,耳部特征等分出13类,认为流行年代从西周中期开始,到西汉时期结束。文中同类型的牛角耳越式鼎,归入了Bb2II⑦式。周冰《越式青铜鼎研究》,以有盖无盖为标准进行分类,各类下又根据腹部、足部特征进行分类。依据子口、折沿、盘口等特点将越式青铜鼎分为3大类,11型,15个亚型。文中将湘乡五里桥的有盖铜鼎列为乙Y型,Y为异,认为是一类非常特殊少见的类型,而其他无盖的牛角耳铜鼎归为Db型⑧。熊建华《湖南商周青铜器研究》将湖南地区发现的越式鼎,分为两类:一类带有浓厚的西周晚期传统,蹄足,立耳,饰龙纹或凤纹,即中原型。另一类为创新品种,撇耳,撇足,有的耳呈牛角状,带盖,多饰几何纹与变形的蛇纹,年代与墓葬年代相同或略早⑨。将牛角耳饰的越式铜鼎列为创新品种。

图3 撇蹄足铜鼎

图4 撇足鼎纹饰补刻

图5 撇足鼎外底补铸和浇注口

牛角耳越式铜鼎是越式鼎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发现地基本都在湖南,而且就目前来说,主要集中在湘乡、益阳等地,目前所见不到20件。这类型鼎是如何出现?为何只在湖南集中出现?这些问题对探讨馆藏两件铜鼎的年代或有帮助。

笔者亦认为当将牛角耳饰的越式鼎作为一类来分析。细致观察,这两件铜鼎在纹饰和造型有些“异样”:两件铜鼎上所饰蝉纹和变形动物纹,在已发现的牛角形铜鼎中稀见,即使时同类型越式铜鼎上也少见。一般认为,蝉纹主要流行于商代至西周早中期。在早期的越式鼎上多有出现,如望城高砂脊AM1:3(图9),铜鼎腹部所饰蝉体尖叶纹,该鼎为越式鼎的早期型式,年代早到西周中期⑩。器耳上的几何纹饰,主纹加以长方形方框,也在这类型牛角耳铜鼎上少见。早期的越式鼎实际上并未在纹饰上对本地的陶鼎进行模仿,而是基本上延续了中原地区同时期铜鼎的纹饰特点,这也表明它在这一时期还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地方产品 ;此外,直锥蹄足鼎的三足靠得较近,蹄足为直尖形,上粗下细,只是微外撇。撇足铜鼎的蹄足外撇也不甚,靠近足底部较直,只是近足中部开始外撇。

目前所见牛角耳越式鼎,湖南以外地区仅见于江苏丹徒烟墩山,I式鼎A、B、C,外撇斜支足,上粗下细作锥状,截面呈半圆形。向桃初文中就将烟墩山的铜鼎列为Bb2I式 (这件鼎与文中的直锥蹄足鼎形制接近,唯耳不同),越式鼎的鼎耳有从立兽状到牛角形的变化规律,并“暂且认定牛角耳铜鼎来源于长江下游地区”。

综合类型学的分析,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对这类型的牛角耳越式鼎演变发展关系做了梳理推测(图6),其变化主要在蹄足和器腹及纹饰上,底由圜底趋向于平底。

演变图中,--→表示可能源流关系。湖南地区的牛角耳铜鼎可能并非源于长江下游,而应最先是湖南本地工匠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出来的。其一,目前这类型的牛角耳铜鼎,以湖南发现最多,湖南以外仅见于江苏。其二,湘江流域并不是古代越族集聚的中心地区,却是越式鼎的最早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区。望城高砂脊墓的几件越式鼎,以及湘潭衡南、古塘桥等,说明牛角耳铜鼎的出现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其三,文中的直蹄足铜鼎,直尖蹄足、蝉纹和三角雷纹,很多早期越式铜鼎上的特征,表明湖南本地越人可能最先开始吸收中原技术加以改造成自有产品(牛角耳铜鼎)。古塘桥II式鼎,方形侈耳,蹄形实足,三足距离较近。腹部饰一圈变体雷纹,耳外部也饰同样纹饰,腹下起棱一周,圜底有烟炱。与直蹄足铜鼎比较,有着微妙的形似。比如器腹、耳及其上纹饰。

至此,可以对两件铜鼎的年代做出分析。丹徒烟墩山墓的年代不早于春秋时期,附葬坑所出铜器的年代不早于春秋中期,湘乡五里桥何家湾所出铜鼎年代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之间。那么,从演变关系以及两件鼎的形制和纹饰特征分析,直蹄足铜鼎较撇足铜鼎早,早到春秋中期,不晚于春秋晚期;撇足铜鼎的年代不早于春秋晚期。

图6 铜鼎发展演变图

图7 牛角耳铜鼎 桃江腰子仑出土

图8 牛角耳铜鼎 桃江腰子仑出土

图9 越式鼎 望城高砂脊出土

三、实用性与文化传播滞后性

两件铜鼎都有经补铸。补铸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浇铸时铜原料不足,一次无法浇铸到位,另一方面可能是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破损,进行修补再用。其次,外底满布烟炱,内底残留污垢与灰烬,表明此鼎经火烧使用过。直尖蹄足铜鼎的口部制作也甚规整,腹部完整纹饰被分割等,这些现象说明这时期越式铜鼎的制作并不严谨,工匠随意刻画,无暇顾及分范。种种情形,都说明越人这时期只求实用,对器物并没有过高的要求。

鼎足浑铸,腹范连足三分,外底有三角形范线。这种工艺特征,属中原的春秋早期及以前的铸造工艺,耳足浑铸的工艺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也是春秋战国之际越式鼎的一个突出的特征。这一技术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仍然沿用,具有滞后性。此外,两件铜鼎上所饰蝉纹,以及牛角耳与直尖锥足的搭配,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传播滞后性的表现。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受湖南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土著文化的影响,中原地区先进的铜器制作技术,要完全被湖南本地的工匠吸收存在着一定困难。就文化传播的速度而言,边地对周文化的接受并不是以相等的时间距离进行,输入与吸收、借鉴和改造都不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是一定阶段时代需要的产物。

注释:

①苏荣誉《中国青铜技术与艺术》(丁酉集),第413~4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③向桃初《湖南望城县高砂脊商周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4期。

④袁家荣《湘潭青山桥出土窖藏商周青铜器》,《湖南考古辑刊》第1集,1982。

⑤湘乡县博物馆《湘乡县五里桥、何家湾古墓葬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

⑥盛定国、邓建强《湖南桃江腰子仑春秋墓》,《考古学报》2003年4期。

⑧周冰《越式青铜鼎研究》图一,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7。

⑨熊建华《湖南商周青铜器研究》,岳麓书社,2013。

⑩向桃初《湖南望城县高砂脊商周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牛角纹饰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弯弯月亮像牛角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清三代青花瓷铭文与纹饰的认知特征与图文关系
牛角挂书
如何制作器物纹饰展开图
一看书就犯困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