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方法探讨

2020-09-22芮立平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9期
关键词:研发费用企业

摘要: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在研发费用方面的管理和相关规定还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因此,为了保障企业减少投入成本,合理规划资产,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对研发开发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开展比较工作,并探讨各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再对研发费用有条件自动化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讲解,最后给出了研究开发费用有条件自动化的调整工作。

关键词: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9-0191-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资产中的无形资产占比逐渐增加,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优势,自主研发是无形资产中等诸多方面之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无形资产发展非常迅速,将无形资产的价值与研发费用进行改革与完善已经十分迫切[1]。

一、我国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核算丧失价值

与国家规定的注册费用与代理费用相比较,无形资产的注册费用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但是在我国会计处理方法中,任何的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同类型无形资产其账面价值都十分接近,大概在几千元等。如此使得无形资产合算的意义大大降低,让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得不到肯定。

2.破坏了损益的正确计算

无形资产在进行研发创作时,其研发费用的占比非常大,但无形资产要创造成功后才会有收益,所以将研发费用列入当期损益中才能让研发成功后的产品在收入方面与成本拉平,如此也不会影响会计期间的相关业绩,但这与权责发生制和配比性原则相冲突[2]。

3.曲解了公司价值

研发项目若取得成功,这会让企业的年度收益直接增加,因此该年度的资本性支出应该包含研发与开发费用,否则违反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企业在投入研发方面的资金没有任何形式的资产表现会导致会计账目表中的内容存在差异,使得公司的价值受到伤害,无法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也会让外界对企业的实际经济实力形成误解。

4.打击了企业创新欲望

在开发阶段的成本费用会让当期利润受到相应影响,若企业管理人员只在乎短期效益而不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则会导致企业无法长期创新发展和平稳提升,会计方法不及时更新也会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3]。

二、研究开发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比较

从目前市场来看,各国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方式都表现出差异性。中国、美国等国家将研究与开发支出的费用完成期费用化,主要原因是不论开发研究活動是否成功,能否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都应该将稳健性原则进行费用化,这不但表现了国家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大力支持,还有助于企业研发进步,且保障企业利润的可操作性。而中国香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地区)则要求公司在研发与开发支出成本方面进行资本化,其主要原因是未来企业的收益与当前研发活动的利益是否产生联系还无法判断,若将全部费用都合理化则可能会致使研发期间企业的开发支出费用与利润相应减少,无法让企业实际经营的业绩反映出来,导致企业融资受到影响,如果短期内的利润受到不利影响,企业管理人员会采取减少开发投入的方式来保全利润增长,这是资本化的企业资产做法[4]。

三、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现状

首先,根据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将研发部分的费用进行全部费用化处理能够完成税收挡板的目的,所以这对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活动方面受到了极大鼓励。我国对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评价主要以税收与业绩来评判,而且企业管理者的个人收入也与当期利润产生直接关联,若将研发支出的费用全部费用化,会导致企业的当期利润显著减少,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通常会利用削减研究开发支出的方式来确保短期利润不受较大影响,这明显对我企业的发展提高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全额费用化处理的方式不利于我国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发展[5]。

其次,企业的无形资产数量与价值高低是反映该企业在市场竞争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比明显偏低,并且在无形资产的构成部分中技术类资产的比例更低,按照王志台、薛仁奎研究我国上市公司1995年到1998年的无形资产构成表来看,80%以上的占比为土地使用权,假如技术资产公司的技术资产并没有被曝光为零,则技术资产占无形资产的比例只有7.6%,但是在1995年时,美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高达50%以上,十分明显的差距使得我国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更加不合理,也说明了我国企业研究开发的相应能力需要大力提升。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工作开展、利用财政杠杆等让无形资产的比重大幅增加,使得我国企业在社会市场的竞争力更明显[6]。

最后,根据会计原则来分析,研究与开发项目可以发现企业未来收益与研究开发项目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当前经济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收益与研发支出的关联性也逐渐增大,按照相关性、配比性、重要性等原则,有条件的资本化研究开发费用能让企业每期的成本收益数据更加真实,更能表现企业整体的实际水平,为进一步信息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依据。全额费用化的弊端被有条件资本化直接克服,使得我国企业的资产价值有效提高[7]。

四、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具体操作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规定来确定有条件资本化的研究开发费用条件,无形资产包括技术通过的可行性测试,此外,会计报表附注中应该将每年支出的具体数额进行详细标明,并将具体金额使用的依据详细注明,务必做到严谨、细致。但是,国际准则规定的研究支出费用化、开发支出必须按照一定条件的资本化进行,在具体工作中存在明显的主观意识,尤其是在研发活动和开放活动方面。而我国的会计制度会在主观判断上增加无形资产会计要素与计量,还包括投资、应收款项、存货等各项工作都有一定的主观判断,所以所有的方法与制度都存在缺陷。会计处理研发和开发费用不但要按照会计原则开展工作,还要考虑企业长期发展经济稳定增长的趋势。无形资产中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资本化必须满足三个重要基础条件,首先是成功自创并申请注册,其次是可以准确地计量研究开发支出,最后是该无形资产自创成功后的经济效益能够被企业控制,属于企业本身。即便这些都是企业资产的一般特征,但对于无形资产来讲非常重要。

通常来讲,若企业能够获得某项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效益,则表明企业投资开发这个无形资产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企业能够控制该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说明企业拥有该无形资产的法定授权,签订任何协议都受法律的保护。可以利用职业判断的方式来确定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否归入企业,所有判断依据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否充足,管理队伍的素质是否优秀,硬件设备、材料等是否为无形资产产生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例如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该无形资产的相关技术是否和新产品或新技术产生冲突,若研究开发支出都满足以上条件,则可资本化记为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

对于自创性无形资产能否取得成功这件事情无法预料,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科目来记录企业在开发研究无形资产过程中产生的价值消耗与最终成果表现,并按照不同的项目核算投入明细讲各阶段的投入费用明细准确记录,费用流向的情况也实时记录。对待开发失败的项目应该将其转入“管理费用”的科目,对于开发成功的项目应该将其转入“无形资产”的科目。研制开发费中包含的费用非常复杂,比如软件购买费、研制人员基本工资、技术培训费、仪器设备维修费、信息资料费、物资消耗费、测试运行费、利息调研咨询费、租金等。这些在研发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都应该通过资本化转成固定资产价值,不应该包含在无形资产的初始投入中。账户余额是表现企业正在进行的研发活动所产生的费用,这项费用应该被长期公示,并在会计报表中明确显示,这不但能表现权责分明,还保障了谨慎性原则发挥作用,也让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投入的费用在会计规范工作中得到合理使用。

五、研究开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后的再调整

无形资产根据成本计价是研究开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本质,因为其他资产相较于知识无形态资产的更新速度而言根本无法比拟,因此知识形态的资产一但过时,便会丧失所有价值。由于该性质无形资产根据成本计价的方式让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定期核查,确保检查工作年年开展。若存在部分无形资产的技术价值与市面上其他技术所冲突,则表示企业通过无形资产增加经济效益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应该及时减少该项无形资产的储备;若部分无形资产已经丧失使用价值,不能给企业的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实际效益,则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及时转入当期损益中,避免为今后的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六、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对于我国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讲十分重要,为了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将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应该科学合理规划企业研发费用的投入成本,就是进行会计核算,也为了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占据核心优势,应该重视研发费用的投入与研发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成伊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问题的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02):128~129.

[2]刘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3):168~170.

[3]劉洪柏.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相关问题探讨[J].会计师,2017,(24):11~12.

[4]孙晓龙.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及管理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8,(04):9~10.

[5]赵洪飞.试析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J].财会学习,2018,(20):150+152.

[6]徐爱玲.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8,(15):96~96.

[7]王若菡.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206~206.

作者简介:

芮立平,供职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

猜你喜欢

研发费用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刍议企业如何有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
试析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核算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监管
基于国际协调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处理方法探讨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