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2020-09-22赵中桥

读天下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对策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开展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领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朗读训练,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达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策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这么一句话:“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诚然,在语文教育中,朗读或诵读,是我们母语教育传统经验的精华。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各项功能依然不可低估。徐世英先生曾将语文教学中的讲解和朗读进行了精辟的比较,他认为:“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其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让人知道,朗读让人感受”,这充分体现了朗读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1~6年级学生提出的要读要求,积极开展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亲近文本、领悟文本情感、获得情感体验,实现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

一、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一)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领悟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工具性和交流性是其基本特点。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领悟,方能充分感知文本的内涵。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肢解”文本的教学模式,常常让学生采取机械的方式习得语文知识。同时,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其思维往往局限在分析某个字词的含义,归纳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深入领悟文本的内涵,難以感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朗读训练,在朗读的过程中融入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亲近文本、领悟文本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整体把握文本内涵,感知作何表达思想和情感,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全面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交流应当是语言教育的基本目标。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科目,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训练是必经之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朗读能够规范学生语言表达的方式,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读出跌宕起伏之感,读出情感,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过程;另一方面,朗读能力本身就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开展朗读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促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改革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那样: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常常将教育的重心局限于个别字词的理解,局限于归纳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这种“肢解”文章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相比,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朗读训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语文教育应当培养学生“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目标相符,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

二、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一)注重真情实感,提高朗读能力

在朗读的过程中,“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朗读无“情”,如同画龙无“睛”,将会显得索然无味。关于朗读之“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体现了“情”在朗读过程中的重要性。笔者在指导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历来重视“情”这个元素,强调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提高朗读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呢?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将学生带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例如,在《我不能失信》一文的朗读过程中,为了将学生带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笔者采取了“角色扮演”式小组合作朗读方式,每个小组4名成员,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宋庆龄、旁白,教师结合不同的角色进行范读,学生结合自己的角色以及教师的示范进行朗读,更加能够融入真情实感,取得好的朗读效果。其次,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创设朗读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朗读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借助多媒体开展示范性朗读,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朗读情境,如融入图片、背景音乐等,能够增强学生在朗读中的情感体验,取得好的朗读效果。

(二)开展表演性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所谓表演性朗读,即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指在朗读的过程中,融入肢体动作、表情、手势等,渲染朗读氛围,提高朗读效果。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中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朗读情感,提高朗读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表演性朗读的训练不可或缺。那么,如何开展表演性朗读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一是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融入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让朗读的过程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声音化妆”,即学生要有角色意识,不同角色的对话,学生要有角色感,促使其朗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不可或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语文课程标准“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积极开展朗读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良娟.浅议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7):173.

[2]罗前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8(24):383-384.

作者简介:

赵中桥,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对策小学语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