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初探

2020-09-22徐建卫

读天下 2020年21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要求自主

摘 要:那种不讲究教学方法和手段,靠教师和学生加班加点提高质量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学质量不滑坡的重要保证。而不论课外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是课内教学效率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及其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决定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要求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数学学科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可以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方面入手:

一、 自主学习的要求

1. 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纲,独立阅读、使用工具书,独立查阅资料,独立解答导学案上自主学习内容。

2. 学生在自学过程要“勤思”,找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点,并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探讨,同时整理组织好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材料。

3. 课后的自主学习方面,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课本但不得重复。每一单元接近结束时要求每个同学利用课后均出一张考试卷,教师可筛选优秀的卷子经过适当加工作为单元考试卷。另外课后鼓励学生做教具,如学习几何三角形全等定理“SAS”,就可让学生自己用硬纸片做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不是两条对应边的夹角,结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上课时让学生带进课堂来分析三角形不全等的原因。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布置学生自己用硬纸皮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把等腰三角形对折,体会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使学生在学做教具的同时在自主学习数学。课后可指导学生写小论文,如“我是这样进行自主学习的”“课后先自主预习的好处”“学习中如何发挥主动性”等,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 合作学习的要求

(一)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

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评比一次,奖优罚差,前2名发奖,对检测不过关的小组查找原因。教师组织好小组学习竞赛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学生进行奖分,激励小组和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违纪或竞赛落后的学生或小组进行适当的处罚,小组中的任何一位成员犯错,全组受罚,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二)学习合作小组的纪律要求

组长在每节课上课前清查本组人数,并报告任课老师。发言人的言语必须是全体小组同学通过的,展示小组合作成果也是如此。小组成员,必须服从小组意志,个人意见必须通过大家讨论,但对教师、其他同学或小组的发言、评价、反驳,都可发表自己的主张。预习、展示的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由小组代表主持,但小组代表必须轮流参与,给每一组员一个锻炼、提高的机会。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职责

首先进行小组内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积极地投入,除了接收信息之外,更多的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其反应除了听之外更多的是赞许、补充、质疑。然后是全班性的展示,同学们都争取发言机会。其他同学凝神倾听。在反馈阶段,小组进行反思,反思组内同学的表现,反思知识的技能的掌握程度。

三、 探究学习的要求

(一)学生要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

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性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获取,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地學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二)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数学探究学习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而且要求学习者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探究性学习成为空谈,光靠老师是无法进行的,所以作为学生在学习前必须对所学知有一定的了解,当然尽管科学家在进行某项科学探究活动前,也不一定就完全具备了进行探究的知识基础,他必须在探究中不断学习,才能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所以,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前,学生要做充分的准备,特别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1. 即将进行的探究学习需要的知识基础是什么?

2. 目前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够达到什么水平?还缺少哪些?

3. 自己在课外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掌握那些知识?

(三)学生要善于动手实验

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前的学习只要教师讲学生听,动动口就行了,但是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如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的多。

归根到底,“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否成功,衡量的标准是学习过程中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否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的教学管理方式,实质上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根本性转变,着眼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自主学习这一理念是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确保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顺利完成学业这一良好愿望出发的,完全符合现阶段教育改革的基本规律,最终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8).

[2]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7).

作者简介:

徐建卫,浙江省兰溪市,浙江省兰溪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要求自主
新课程理念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几点认识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