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2020-09-22黄梅连

读天下 2020年21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农村小学生实践能力

摘 要: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处处体现着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文化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一、 引言

农村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在农村,老一辈人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根除,同时也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思想,且他们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也还需要一定完善和升级。此外,农村小学的教师师资力量和城镇小学教师的师资力量也有一定差距,农村小学生的实验条件和城镇小学生的实验条件也有不同。基于这样的现状,农村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 师生互动,激发探索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就要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的发展规律,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对于老师的印象、情感直接影响了他们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掌握基础的科学理论知识。如果学生对老师非常的喜爱,那么他们也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到这门课程上,获得优异的成绩,从而奠定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科学是一门有趣的课程。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些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在备课时,教师积极探索开发有趣、开放式、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三年级的课程《物体的运动》中,学生在学习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过程放到课堂的实验环节中,让学生观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从让学生对理论产生兴趣,从而通过观察提高理解,从而培育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勤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生活即教育,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应该创造更多丰富有趣,接地气的、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无意注意长时间的保留在课堂上。根据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发展的规律,教师在讲授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控,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统一。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富有挑战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实践材料和实践场地是有限的,教师在开展实践动手活动时应该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来操作。

“学中做,做中学”,在学校教育中,一方面我们要倡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实践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实现自主学习。在实际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是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通过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其科学素养。比如教材里有关介绍动物的出生直至死亡的各个阶段。其中有一部分是专门讲述蚕的一生。蚕蛹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有一些农户也通过养蚕获取收入。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充分地利用资源,让学生在养蚕的实践中养成科学素养,让学生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养蚕这件事,从而达到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教师在讲述动物的一生时,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养蚕的研究中,让学生直接地接触养蚕,了解养蚕的过程,在养蚕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四、 勤学善思,培养科学思维

教师在展开科学教学活动时,积极采取互动式教学策略。在师生互动中进行认知、情感与思维的良性互动,促进教师与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教师与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方式增强学生對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可以选择让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同学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方式来进行。在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对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答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答疑,同时教师可以及时向学生反馈学生的课堂听讲情况加以及时的提醒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探索。

教师在设置问题点时应考虑开放式回答,学生在教师明确的目标引导下进行思考和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和回答相关问题,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见解,尊重学生的观点,不打压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和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 多媒体教学,拓宽视野

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国家政策对农村小学给予了大量的支持,许多农村小学已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且农村学生对于手机的操作也比较熟练,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利用网络技术,把一些教学知识录入到手机中,然后让学生在家里通过手机进行实验的步骤,这样也让实验变得更加便捷。此外,大数据背景下,通过网络途径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加便捷,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尽可能地弥补数学生在理论方面与城镇教育的差距,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六、 结束语

农村地区的教育是全国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短板,教育工作者必须理性对待,积极探索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农村学校培养的学生也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缩小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差距,增强农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参考文献:

[1]张乃山.浅谈在小学生中开展科学实验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217.

[2]黄威.运用探究问题串 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品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6):112-114.

作者简介:

黄梅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石塘镇灵竹小学。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能力农村小学生实践能力
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培养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