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生命教育的渗透
2020-09-22徐强
摘 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基于教育改革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立足生物实验、生活热点话题等,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积极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发展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实验;渗透对策
核心素养视角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是教师发展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其中,生命观念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物核心素养独具特色的标志。在生物学科的教育中融入生命观念教育,让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理解生命的孕育与发展,对提高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初中学生特有的青春期心理,积极融入生命教育,塑造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初中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生命,对促使学生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中,笔者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探索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意义极其有效性对策。
一、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意义
(一)塑造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特殊的青春期心理:如叛逆、思想情绪不稳定、意气用事等等。这种特殊的心理因素,容易导致中学生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如因为“芝麻大”的小事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的举动,严重者甚至自杀或者他杀。笔者认为:无论是伤害自己还是伤害他人,都是对生命的不理解、不尊重,同时也与学生不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因此,强化对青春期学生的生命教育至关重要。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生命教育,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认知生命的产生、发展过程,让学生理解生命,懂得尊重生命,这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二)丰富初中生物教学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断丰富知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也应当不断丰富生物教育的内涵,提高教学的质量。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就是丰富生物教学内涵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如果仅仅给学生讲解生物的种类、生长、光合作用等知识,势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教师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入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等意识,则能够让生物的教育显得更加丰满,实现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
(三)促使初中生物教学改革
如今,改革创新教学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生物学科不被重视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还有被边缘化的现象。这种被边缘化的学科教育,导致生物教育缺乏改革创新的现象普遍存在。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生命观念”教育理念相符,同时也满足新课程改革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对促进传统应试化的生物教学现状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和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是促使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
二、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一)立足生物实验,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实验是生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实验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探究生命、认知生命的过程。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达到发展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目的。而生物实验的开展,也是教师渗透生命教育的最佳途径。例如,在初中生物教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有更加深刻的认知,笔者设计了一组生物实验:“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笔者之所以开展本次探究实验,主要是教材中涉及香烟对人体危害的内容只是一带而过,学生并不能形成深刻的认知。而通过直观的实验开展,学生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酒精对人体的危害认知更加深刻,引导学生科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生命负责,促使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教学视频案例,如吸烟者长期吸烟之后肺部的影像资料,通过这些直观的视频,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生活热点,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常常提倡教师要构建生活化的生物课堂,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初中生物教师要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巧妙地通过生活热点事件的融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病毒》的相关知识点时,除了按照课本给学生讲解病毒的形态、结构、用途、危害等,还可以融入一些生活热点话题,同时渗透生命教育。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以及2020年危及全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中学生而言,也许他们对艾滋病毒、SARS病毒等都有朦胧感,但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想必所有学生都不会感到陌生,而教师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生命之可贵,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珍爱生命,同时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病毒的直观认知。
(三)优化教学方式,渗透生命教育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应当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如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强化生命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在给学生讲解“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生命的起源、发展,深刻体会到生命之可贵。
参考文献:
[1]叶建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2):68-69.
[2]程泽其.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学生物教学,2017(11):30-31.
作者简介:
徐强,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