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对德育教育的有效衔接
2020-09-22沈娟娟
摘 要: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帮助学生们建立起良好的个性,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促进小学教学对德育教育的有效衔接,才能帮助学生们培养成健康、快乐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对象,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是学校目前最应该重视的问题,只有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德育教育的有效衔接,才能帮助学生们自觉的加强德育教育的主动性,使学生们喜欢上德育教育,帮助学生们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教育;有效衔接
一、 当前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德育教育是小学生们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广大的教师不懈的努力。对小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当下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们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小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一些学校教师没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重视小学生们学习成绩,而忽略掉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使得小学生们对德育品质的培养提不起兴趣,也不利于小学生们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促进小学教学对德育教育有效衔接的意义
从古至今,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在我国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德育教育是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根本方案,是我国规定的基本教育方针之一。重视起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们培养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是帮助小学生们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只有在小学生们的小学教学中不断渗透进德育教育,重视起德育教育对小学生们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们加强主动学习德育的主动性,培养起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对全能型人才的需要。
三、 促进小学教学对德育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起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由于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忽略掉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使得教师们对于什么是德育教育?为什么要加强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也不利于小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在小学教学中,课堂授课是教师们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知识的百分之七十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们充分重视起将德育教育引进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加强小学生们对德育教育的理解,来达到在小学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有效衔接。例如,在小学授课课堂上,教师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德育教育机制,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在学生们学习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地掌握到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反馈,进而针对学生们提出的教育问题进行积极改进,使得教师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得以高效完成,也能促进小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小学生们的德育意识。
(二)加强德育教育在各个学科当中的渗透
目前,新课改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促进德育教育在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帮助小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各学科之间存在的形式。让小学生们在平常的授课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就接收到了来自德育教育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小学生们的音乐课堂中,教师通过让小学生们鉴赏音乐,来提高小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生们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课堂知识竞赛,来帮助小学生们学习到公平竞争的意识;在小学生们的体育课堂中,教师通过一场足球比赛,帮助小学生们学习到团队合作的意识;在小学生们的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对学生们讲解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让小学生们认识到热爱祖国的意识……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它就存在于小学生们平常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有充分的抓住时机,就能使得德育教育很好的渗透到小学生日常授课的课堂之上,让小学生们在毫无压力的教学课堂中不自觉地就进行了德育教育。
(三)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
在小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们的影响极大,教师一个不自知的行为习惯可能就会影响小学生的一生。“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学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说的这就话,大概意思就是要想让学生们积极好学,就必须要有一个积极好学的老师。只有一个综合素质极强的教师,为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素质提高奠定基础。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而小学生们又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的表率十分的重要。小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小学生们从小就培养起良好的品质,把学生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
四、 结束语
小学教學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以及审美情趣,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就需要教师们在小学生的小学教学中不断的渗透进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在小学生们的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起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及时更新德育教育的理念,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感,切实落实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从而达到提升小学生们教育效果,帮助培养小学生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小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观念,为未来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红德.浅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5(3).
[2]刘国美.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作者简介:
沈娟娟,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