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践思考
2020-09-22陆晓红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学校管理的质量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班主任作为班级主要负责人,其既要负责班级的整体发展,又要负责学生学习与发展情况,但目前多数班主任只重视班级纪律,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心理状况,加上初中学生开始进入叛逆期,班主任专任独断的管理方式不仅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还会扭曲学生心理,致使学生全面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对学生进行合理赞赏、建立合理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比赛等,增加学生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学习环境;心理状况
初中的班主任不仅要承担起传授学生知识的责任,还要承担起班级管理的责任,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由于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会遇到大小不一的困难,所以缺乏正确的导向可能会使学生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甚至会让学生养成不良的三观。此外,当前多数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的心理状况,一味地按着自己的思想干涉学生的各种学习决定,而初中学生正好步入叛逆的青春期,班主任过于强势的干涉不仅会使班级纪律得不到良好成效,还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要想加强班级管理,就必须以身作则、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予以学生适当的鼓励、建立合理的竞争制度并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的活动,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获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率。
一、 以身作则,为学生数立良好榜样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导者,应该要发挥出积极的导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陶行知先生说过:“作为教师,必须要天天学习,并且天天进行再教育,这样才有教学的乐趣……教师在民主作风上不断精进自己,才能够以身作则……”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谨言慎行,并且平日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如上课不迟到、说到做到、承诺学生的事情不让学生失望等等。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为学生树立正面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能够因此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二、 加强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除了以身作则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保障各教育工作更好的展开。目前,随着网络快速的发展,其在带给学生学习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更多桥梁。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班主任可关注当下网络潮流热点,在课上或是班级群里聊天时,用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在课后可用微信、QQ等工具与学生家长建立起便捷的沟通平台,随时告知学生家长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并通过该种方法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这样才能够了解学生的想法。班主任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等了解学生的方式,既能够协同家长对学生的想法有更具体的认知,又能够及时认识到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促进师生、家校间的联系。
三、 合理赞赏,重塑学生学习自信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业负担开始加重,学习难度也逐渐增大,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多,在此阶段,初中学生若是得不到合的赞赏与引导,极易会出现消极的学习心理。因此,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赞赏的手段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如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完成作业或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后,班主任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学生期中考试成绩无太大浮动时,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除了指出学生的不足外,还需要为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或是能够一直保持成绩等予以赞赏,并鼓励学生下次进步。此外,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多关注学生爱好,当学校举办活动时,可鼓励学生多参与,或是在班级中开展一些读书分享、话剧表演、朗读等简单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并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优势方面进行赞赏,鼓励学生重视自己的优势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还能够建立起和谐、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 建立制度,以竞争方式激烈学生
目前多数初中学校都是实施班级量化评比的制度,虽然该制度有助于班级团结,但对于班级中各个学生的学习成效不够明显,而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竞争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班主任可以采取积分量化排名的方式管理班级,如在班级中展开朗诵、阅读比赛,学生参与活动就可获得积分,比赛获得名次则积分双倍等;同时,在每周小测或是每次课后作业中,完成作业的同学获得一个积分,完成作业或测试结果最优的同学获得双倍积分,最后累及积分最高者可得到一份神秘大奖。这样的激励方式既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又能够让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 丰富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若想要在日常管理中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在完成自身任课任务的同时,还需要积极组织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如在学校开展文化活动周时,班主任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或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学校活动,且在进行娱乐性的课程或是活动时,教师可允许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并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娱乐中。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学校运动会的机会,鼓励有运动能力的学生参与活动,并鼓励其他运动能力不佳的同學组成啦啦队为运动员加油呐喊。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会对初中学生与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不仅要认真对待班级管理的工作,还要承担起自身该有的责任。若想要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首先是以身作则,让学生信服;其次使用各种通讯、软件随时与学生交流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班主任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以及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以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并激发出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后,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可锋.新教育理念下的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
[2]张国凤.基于新形势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2).
作者简介:
陆晓红,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