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风险承担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0-09-22成艳

财会学习 2020年26期
关键词:风险承担文献综述

成艳

摘要: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影响着企业的筹资、投资以及运营的全过程。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学者对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成果,将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能为对风险承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发现新的研究视角提供帮助。

关键词:风险承担;文献综述;企业风险偏好

引言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代表着企业为获得高收益而需要承担的风险的程度。根据风险收益相配比的原则,企业要想获得高收益,就需要承担与收益所匹配的高风险。企业在做决策时,均需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因此,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都会受到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而风险承担水平也会影响着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发展。所以,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企业风险承担进行了研究,但是众多的研究视角以及同一视角下不同的结论使我们难以较为宏观地了解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现状。因此,本文将从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以及后果两大方面,对国内文献进行梳理。以期能为对风险承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发现新的研究角度提供帮助。

一、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政策

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国家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就会影响到企业风险承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特别是小规模以及成长性较差的企业(薛龙,2019)。但是在非国有企业中,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也会提高(劉志远等,2017)。另外,国家税收政策也会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企业在“营改增”之后,会提高其风险承担水平(栗晓云等,2019)。除此之外,国家对个别企业的政府补助也会影响到企业风险承担,适度的政府补贴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但高额的政府补贴反而会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毛其淋和许家云,2016)。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政府补贴能够提高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风险承担,对衰退期企业风险承担无影响(双琦等,2020)。

(二)企业股权结构

企业的股权结构影响着企业的各种决策,包括企业的风险偏好。机构投资者作为较特别的股东,其持股会降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而且相比于独立机构投资者,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会降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朱玉杰和倪骁然,2014)。但是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也会提高(王振山和石大林,2014)。另外,苏坤(2016)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发现,国有金字塔层级越长,政府干预就越小,企业的经营活力就会得到提高,从而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就会提高,在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中更是如此。肖金利等(2018)在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中发现,夫妻双方共同持股的家族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要更低,是由于妻子加入公司使得企业经营更为“保守”。

(三)企业及股东的行为选择

不仅仅是股权结构,股东的行为选择也会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就会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何威风等,2018)。而且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也会随着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的增大先下降后上升,随两权分离程度先上升后下降(刘鑫等,2014)。

除了股东的行为外,企业的行为也会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有公益性捐赠的企业会有较低的风险承担水平(吴良海和王玲茜,2020)。另外,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也会影响其风险承担,差异化战略比成本领先战略更能够提高企业风险承担(马宁和王雷,2018)。

(四)管理者

企业的管理者直接接触企业的经营管理,管理者的行为无疑会影响企业的方方面面。吕文栋等(2015)研究发现,管理者会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一方面,管理者有风险规避的倾向,当其能力越强时,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越低(何威风等,2016)。另一方面,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的情况下,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会较高(余明桂等,2013)。

学者们还将管理层分为CEO和高管分别研究。首先,作为管理者中的CEO,其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呈正相关(李海霞和王振山,2015)。而且相比于男性CEO,CEO为女性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更高,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李彬等,2017)。其次,企业的高管,宋建波等(2017)研究发现,高管中海归人数占比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除了高管的海外经历外,其薪酬差距也会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在非国有企业中,高管团队薪酬差距越大,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这是由于薪酬差距起到了竞争激励的作用,但是在CEO权力大的企业中,这种影响会减弱(朱晓琳和方拥军,2018)。最后,企业高管的外部薪酬差距也与企业风险承担呈正相关关系(张志宏和朱晓琳,2018)。

(五)内外部治理

企业的内外部治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风险承担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企业内部治理中,企业的内部控制会降低其风险承担,在国有企业中更是如此(吴宁等,2015)。在企业的外部治理中,媒体的治理效应会促进企业提高其风险承担水平(李东昕和宋乐,2016)。分析师跟踪对企业也有治理效应,有更多分析师跟踪的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更高(杜建华,2020)。

除了上述五大点外,学者们还从市委书记更替、董事会规模等很多方面进行了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后果

虽然很多学者都集中于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研究,但也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企业风险承担的后果。首先,在企业发展方面,高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会提高企业价值(余明桂等,2013;苏坤,2016)。但是新企业的风险承担与绩效呈倒U型关系(董保宝和葛宝山,2014)。其次,在企业筹资方面,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其信用评级越低,进而债券融资成本也相应较高(顾小龙等,2017)。但是李卓松(2018)对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细分研究发现,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公司的债券融资成本会随其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公司的债券融资成本与其风险承担水平同向变动。最后,在股票市场方面,股票收益波动率敏感性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王栋和吴德胜,2016)。而且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越高,个股的股价崩盘风险就更大,但是系统的崩盘风险会降低(孙艳梅等,2018)。

结语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依据,影响着企业的筹资、投资以及运营的全过程。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学者对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成果,将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能为对风险承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发现新的研究角度提供帮助。

在对文献梳理过程中,本文发现对于风险承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影响因素上。因此,本文认为,后续研究可以多考虑不同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下的后果,以加深对风险承担的认识,使其作为一项风向标,指导企业做出更恰当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董保宝,葛宝山.新企业风险承担与绩效倒U型关系及机会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04):56–65+87.

[2]杜建华.证券分析师跟踪与企业风险承担[J].财会月刊,2020(06):19–26.

[3]顾小龙,施燕平,辛宇.风险承担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基于信用评级的策略调整视角[J].财经研究,2017,43(10):134–145.

[4]何威风,刘巍,黄凯莉.管理者能力与企业风险承担[J].中国软科学,2016(05):107–118.

[5]何威风,刘怡君,吴玉宇.大股東股权质押和企业风险承担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8(05):110–122.

[6]李彬,郭菊娥,苏坤.企业风险承担:女儿不如男吗?——基于CEO性别的分析[J].预测,2017,36(03):21–27+35.

[7]李冬昕,宋乐.媒体的治理效应、投资者保护与企业风险承担[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31(03):83–91.

[8]李海霞,王振山.CEO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J].经济管理,2015,37(08):76–87.

[9]李卓松.企业风险承担、高管金融背景与债券融资成本[J].金融评论,2018,10(02):73–84+125.

[10]栗晓云,吕文栋,赵杨.“营改增”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40(06):41–50.

[11]刘鑫,薛有志,严子淳.公司风险承担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两权分离和股权制衡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2):47–55.

[12]刘志远,王存峰,彭涛,等.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风险承担:机遇预期效应还是损失规避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06):15–27.

[13]吕文栋,刘巍,何威风.管理者异质性与企业风险承担[J].中国软科学,2015(12):120–133.

[14]马宁,王雷.企业生命周期、竞争战略与风险承担[J].当代财经,2018(05):70–80.

[15]毛其淋,许家云.政府补贴、异质性与企业风险承担[J].经济学(季刊),2016,15(04):1533–1562.

[16]宋建波,文雯,王德宏.海归高管能促进企业风险承担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7,38(12):111–126.

[17]苏坤.国有金字塔层级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政府控制级别差异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6(06):127–143.

[18]双琦,李嘉明,唐朝永.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J].会计之友,2020(06):99–106.

[19]孙艳梅,方梦然,郭敏.企业风险承担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6(04):134–143.

[20]王栋,吴德胜.股权激励与风险承担——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03):157–167.

[21]王振山,石大林.机构投资者、财务弹性与公司风险承担——基于动态面板System GMM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09):64–72.

[22]余明桂,李文贵,潘红波.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J].金融研究,2013(01):149–163.

[23]吴良海,王玲茜.控制权激励、公益性捐赠与企业风险承担[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1):80–100+112.

[24]吴宁,李靠队,李国栋.内部控制、市场化进程与企业风险承担[J].商业研究,2015(07):144–149.

[25]肖金利,潘越,戴亦一.“保守”的婚姻:夫妻共同持股与公司风险承担[J].经济研究,2018,53(05):190–204.

[26]薛龙.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风险承担[J].财经论丛,2019(12):55–65.

[27]张志宏,朱晓琳.产权性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03):14–22+158.

[28]朱晓琳,方拥军.CEO权力、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J].经济经纬,2018,35(01):100–107.

[29]朱玉杰,倪骁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风险承担[J].投资研究,2014,33(08):85–98.

猜你喜欢

风险承担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
存货质押融资中银行与物流企业风险承担研究
内部薪酬差距、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风险承担
CEO背景特征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中国餐饮酒店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
企业风险承担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