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嚎啕哥”成长记
2020-09-22王玥
王玥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学生来自不同的环境,其中不乏个性鲜明甚至让老师“头疼”的学生。我带过的班级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因为非常爱哭,同学们叫他“嚎啕哥”。我私下找他谈过好几次,但收效甚微。
“要想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要通过冷静的观察、科学的分析,真正了解孩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学校李玲班主任工作室的关怀下,我开始认真观察“嚎啕哥”的行为,把他每一次出现异常哭泣的时间、引发哭泣的事件、哭泣程度,以及最终解决方案,都一一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我将这些记录进行梳理,发现了规律:全班没考好——哭,自己没写作业——不哭;个别同学上课没听讲——哭,自己回答错误——不哭;别的同学违反纪律——哭,因为自己引起的矛盾——不哭……这样,他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清晰了:对于他人要求过高,自己却是随遇而安,没什么要求。
学生出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帮助“嚎啕哥”尽快改掉爱哭的习惯,能够与同学和谐相处,我积极与家长联系,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
首先,追根溯源,与家长共同寻找问题的原因。通过家长的介绍我了解到,由于父母工作忙,“嚎啕哥”从小就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爷是退伍军人,不仅在生活中对孩子要求严格,在学习上更是制定了高标准——成绩必须达到优秀。孩子很努力,但成绩始终处于中等,这让姥爷很不满意。渐渐地,孩子变得有些自卑,但内心又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他一方面能够遵守班级的行为准则,但另一方面却通过批评别人的不正确行为来彰显自己遵守规则的优越感,以此获得他人的肯定。
其次,正视问题,引导学生确立成长目标。找到了行为背后的原因,我就和家长一起商量如何帮助他改掉爱哭的坏习惯。我找到“嚎啕哥”,拿出之前整理的资料,当他看到自己的行为记录时,沉默了许久。我一件一件地给他分析,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在对待自身和他人的标准上存在问题。于是,我们约定了改进的目标:同学再做错了事情,自己先不要激动,要控制情绪;如果控制不住情绪,可以和老师申请,找一个地方静一静,情绪平复后再和老师谈一谈。为了更好地了解他的情况,我请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关注他对学校发生的事件的看法,尤其是班里同学犯了错误时,他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现对同学的过度要求或指责,请家长及时记录下来,并反馈给我,第二天我再和他进行沟通。渐渐地,“嚎啕哥”哭闹的次数少了,也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了。这样的改变,让他逐渐增强了改掉坏习惯的信心。
第三,“双管齐下”,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于是,我“双管齐下”,常抓不懈,反复巩固。一是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释放正能量。我专门召开班会,和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怎样帮助“嚎啕哥”,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在他的小组评比中实行特殊加分机制——如果一天当中没哭,为小队加10分;因为他人问题随意哭泣,则减10分。有了为小组争得荣誉的决心,他进步的动力更强了。同时,为他创造服务班级的机会,如帮小组收发作业、管理班级书籍、照顾班级植物等,满足他获得他人尊重的需求。二是每日打卡,巩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坚持与家长完成一日生活打卡:我负责记录、评价“嚎啕哥”每日在校的情况,每天向家长反馈;家长针对孩子表現进行奖励——如果在学校没有随意哭泣,就可以获得1颗星星,集满7颗星则奖励一次亲子共读的机会。这样,家校合力,不但激发了孩子改变行为方式的内在渴望,同时对于形成的良好行为起到了巩固、加强的作用。
一个学期下来,“嚎啕哥”已经撕下了爱哭闹的“标签”,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我相信,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伴随他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