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栏目在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融合探索
2020-09-22庞晓戈
庞晓戈
【摘要】《梨园春》栏目于1994年在河南卫视播出,是中国最长寿的电视节目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梨园春》栏目也面临着众多挑战,栏目不断地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在把好节目质量关的基础上也积极融入互联网,进行了融媒体的全新探索。
【关键词】《梨园春》;传统戏曲;内容创新;渠道拓展;互联网;融合传播
《梨园春》栏目于1994年在河南卫视播出,是中国最长寿的电视节目之一。2018年6月,在《梨园春》迎来第1000期节目时,栏目被“世界纪录认证协会”认证为“世界上持续播出时间最长的中国电视戏曲栏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不断进步和5G时代的全面到来,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主流媒体在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时如何推陈出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梨园春》作为主流媒体的一档品牌节目,25年来在时代发展和媒体竞争的浪潮中坚守戏曲阵地,不断开拓创新,不仅使传统的戏曲文化得到广泛传播,还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媒体在新时代融合传播的发展之路,使戏曲的声音没有淹没在互联网的大潮中。
一、拥抱互联网,进行融媒体探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栏目受到空前挑战,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和激烈的行业竞争都要求《梨园春》在传播方式上必须有新的突破。《梨园春》也积极地拥抱互联网,开启了融媒体的探索之路。
(一)微博
《梨园春》微博开通于2010年的12月10日,截至2020年1月31日,共发布1621条微博,粉丝数为23350。发布的内容多为以图文形式相结合的节目预告。《梨园春》第1000期节目开播之前,栏目通过微博平台对外发起了#说说你与《梨园春》的故事#话题讨论,上万名观众积极参与,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和《梨园春》的故事。
(二)微信
“梨园春官方”微信公众号于2015年11月开通,栏目充分运用微信与节目进行双屏互动。观众可以通过微信为喜欢的选手打分,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网络海选。擂台报名里有供戏迷朋友上传自己唱戏片段的通道,另设有名家点评和互动留言平台,戏迷参与热情较高。官方售票里有《梨园春》现场录制门票的购买链接。公众号的推文里主要有每期节目的详细介绍、戏曲知识普及、生活常识、养生保健和传统文化知识。目前“梨园春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将近40万粉丝,是河南最大的戏曲媒体公众号。
(三)《梨园春》App
《梨园春》App于2016年1月正式上线,主要有“梨园资讯”“我要投票”“名家教唱”“唱段欣赏”“擂台选拔”“在线销售”等六个板块,页面简洁、板块清晰明确,内容主题突出,便于操作。但目前App缺少必要的维护,处于半停滞状态。
(四)视频客户端
视频客户端打破了观众收看固定播出时间段的限制,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收看或回看电视节目。《梨园春》最早和爱奇艺视频、腾讯视频等进行合作,在视频网站和客户端上获得了千万次点击量,目前节目跟西瓜视频进行合作,用更年轻化的视频平台进行节目宣传,观众在西瓜视频观看节目时,可以利用弹幕功能,即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五)“大象新闻”客户端梨园春频道
河南电视台成立50周年之际,河南广电发布了“大象新闻”客户端,开启河南广电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梨园春》的优质内容逐渐在往“大象新闻”客户端迁移,目前“大象新闻”客户端可以实现《梨园春》往期节目的在线收看和评论,同时也支持为比赛选手投票和场外打分。《梨园春》2019年度擂响中国年终总决赛,“大象新闻”专门开辟了“梨园春售票”通道和现场打分通道,分数直接进入现场打分系统。腾讯新闻联合“大象新闻”进行节目的全媒体直播,同时开启“看大戏,抢红包”活动,当期节目为“大象新闻”带来了3万多下载量。
(六)抖音
《梨园春》于2018年5月开通官方抖音号,主要发布节目中的精彩短视频,截至2020年5月底,其抖音账号有粉丝185万,单条视频最大播放量822万,平均播放量25万,获得了520万个点赞数,已经是全国戏曲栏目粉丝量最大的抖音号,也是全国同类电视戏曲栏目抖音号粉丝量的总和。
二、瞩目短视频,向全媒体新蓝海发力
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革新,4G的应用和5G的到来,为移动视频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移动短视频已然成为新媒体受欢迎的又一蓝海。
(一)《梨园春》天生具备短视频的传播属性
短视频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短——视频碎片化、时长较短;频——视频主题和内容频次变化较快,能够缓解观众的审美疲劳;快——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下,传播速度非常快;互动——短视频通过新媒体发行,赋予短视频互动传播的概念,拉近了创作者、创作内容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25年来,《梨园春》顺应时代发展,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稳中求变、固本求新,使节目天生具备短视频的传播属性。节目去掉了戏曲舞台上的“闷帘叫板”“长过门儿”等,使节奏更加紧凑,内容不再是整场大戏的录制照搬播出,而是选取戏曲中的最精彩片段,融合京、评、豫、越、黄等各个剧种,荟萃全国各个剧种的名家,以及文戏、武戏、绝活等各个门类的戏曲形式和戏曲器乐展示,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观众看到不同種类的精彩节目。近年来,栏目还突破散点做常态节目,力推“常态节目季播化”,推出了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季播节目,让观众能常看常新。一系列的举措,恰好符合短视频传播“短、平、快”的规律。
1999年,《梨园春》全新改版,创造性地增加了“戏迷擂台赛”环节,打破了之前电视戏曲节目“名家表演、名段赏析”的传统播出形式,改电视“你播我看”的被动收看模式为“人人参与”的互动交流模式,成为中国最早的戏曲电视平民选秀平台。为了增强互动性,《梨园春》积极探索,融入了现场评审模式,除了邀请戏曲名家、戏曲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和跨界的明星担纲评审外,现场每人都有打分器,人人都是评委。为了让电视荧屏的魅力能够“双向传输”,《梨园春》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成为评委,从最早的信件抽奖,到拨打热线电话和发短信投票、留言,到现在的微信摇一摇和网络投票,都是为了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突破电视荧屏的距离,参与到节目中来,“互动”成为“戏迷擂台赛”与观众交流的制胜法宝。
(二)《梨园春》节目为短视频传播提供了优质内容
《梨园春》已经播出了1000余期节目,因为节目具备的天然的短视频属性,所以正常节目的生产过程就是优质短视频的生产过程。舞台上的节目呈现和舞台下的幕后故事对于短视频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素材。把这些往期节目精编后,重新剪辑,就是优质的短视频内容,这也在“梨园春官方”抖音号上得到了印证。
三、广播电视合作,拓宽传播渠道
融媒体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充分融合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梨园春》栏目也积极与各方合作,进行渠道探索,努力拓宽自己的传播渠道。
2017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与河南电视台组成了全新的河南广播电视台。2018年6月,《梨园春》举行千期盛典,通过广播和电视并机播出,首次尝试节目融合制作与传播。2020年伊始,《梨园春》与河南广播电视台信息·戏曲广播进行深度合作,打造全新广播节目《梨园百花开》,以“听得见的电视,看得见的广播”为宗旨,把每期《梨园春》节目的音频在电台播出,也邀请《梨园春》栏目的工作人员到电台通过电波分享电视节目制作的台前幕后,还把参加节目的选手请到电台做节目,讲述他们的故事,同时通过广播选拔优秀的选手,走上《梨园春》的擂台。
四、多平台融合,深度融入互联网
作为一档传统戏曲节目,中老年人是《梨园春》的主要受众群体,这一部分人群面对互联网时在接入方面(包括设备、基础设施、技能等)与年轻人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受众群体对于新媒体的接受度、了解度、新媒体素养普遍不高的不利情况下,《梨园春》在新媒体探索方面目前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这说明《梨园春》栏目在深耕戏曲市场25年以来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拥趸,有这些粉丝作为支撑,《梨园春》在新媒体领域中也可大有作为。
(一)网络直播提前“尝鲜”
《梨园春》之前一直是直播,随着电视节目大制作、全素材、精细化的要求,逐渐改直播为录播,偶尔直播,这样能确保节目的质量,但缺乏时效性。随着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对录播节目差异化直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这里的直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电视节目的直播,更加倾向于网络直播形式,在展现内容上以一位特殊观众或者节目解密者的视角,在节目录制过程中走进节目的台前幕后,解密每一个工种的工作状态,与导演畅聊导演思路、与编导探讨编排技巧、与参赛选手们聊准备情况、与普通观众聊观看感受,带观众看后台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与主持人嘘寒问暖,这样亲民化的内容更加契合网络终端受众的审美需求。内容可通过网路直播平台直接传递给受众,也可经过后期剪辑随正片一起播出,将网络化表达方式融入电视语言中,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
目前“梨园春官方”抖音号和“大象视频App”都具有直播功能,尤其是“梨园春官方抖音号”,都是垂直的活跃粉丝,对《梨园春》的台前幕后充满了兴趣。
(二)精彩内容碎片化传播
《梨园春》目前可实行碎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有抖音、西瓜视频和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在短视频碎片化传播板块稍弱,接下来,我们会对《梨园春》的各个新媒体平台进行重新梳理和定位,打通微博和抖音短视频传播、资源共享,除了转发节目的精彩唱段以外,与戏曲相关的一切短视频都应该进入视频分发资料库。比如将普通观众上传至微信公众平台和《梨园春》App的优秀视频剪裁进行微传播。
(三)录制Vlog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2019年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主播康辉发布的几条Vlog,瞬间引爆了互联网。对于热播25年的《梨园春》来说,也一直蒙在神秘的面纱里,我们将尝试录制Vlog探访解密视频,满足观众对于节目的筹备、参赛选手的选取、节目的录制、台前幕后了解的兴趣。
(四)声音类App拓宽传播渠道
随着4G网络的普及,移动音频App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5G网络即将大面积商用的今天,可以预见的是,移动类App会迎来发展的春天。移动音频App如蜻蜓FM、荔枝FM、喜马拉雅FM等开辟了全新的音频节目传播方式。“喜马拉雅FM”上开设有“梨园春频道”,目前栏目已经与喜马拉雅戏曲曲艺频道进行对接,将开辟“梨园春官方频道”,完成对移动音频App的布局。
(五)引入虚拟现实,打破空间壁垒
电视传播始终是单向传播,电视观众与表演者分别处于两个不同场域,情绪很难产生共鸣。如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虚拟现实技术与3D技术为戏曲形式创新带来新的活力,打破了观众和演员之间的壁垒。未来,如果技术成熟,观众坐在家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如亲临现场般观看《梨园春》节目,相信这一天并不会遥远。
五、讲好中国故事,体现媒体担当
不管是怎样的传播形式,归根结底就是讲一个好故事,小到一个选手打擂,大到一场文艺晚会,25年来,《梨园春》就是通过一个个节目,一场场晚会,讲述了不同的中国故事。
在平常的节目中,《梨园春》在节目呈现上也会深度挖掘并讲述普通戏迷追梦和艺术家台前幕后的故事,传递“仁义礼智信”的社会正能量。煤矿工人周雷达、农村大叔曲跃星、抗癌明星刘凤彩……通过一个个戏曲好故事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这小小的电视荧屏充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文艺晚会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艺形式,《梨园春》还经常在国家重大活动时录制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节庆式电视文艺晚会,将新闻元素和文艺元素融合,把党的政策通过文艺作品柔性表达出来。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梨园春》倾情打造推出了“中国真有戏”特别播出季。2019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梨园春》推出了“大戲看中国”播出季,两个特别的播出季,用文艺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向着复兴梦想接续奋斗的壮阔征程。在2020年的新年晚会上,特别设置“黄河岸边聚霞彩”篇章,专门邀请了来自黄河流域的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的五位艺术家共同用戏曲讲述“黄河故事”,唱响了新时代新长征再出发的壮志豪情。
《梨园春》栏目的新媒体矩阵业已初步形成,但是和大多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媒体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一样,在融媒体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节目将更加注重大屏小屏的互动和融合,更加深度地融入互联网,互联网的边界在哪里,《梨园春》的春芽就应该在哪里萌发,栏目希望能打造一个与观众交流的新平台,为古老的戏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媒体融合是一篇大文章,在媒体融合方面不断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融合推动创新,以融合带动发展,以融合驱动传播,坚持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多屏时代永葆青春,更加出彩!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