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的新闻舆论话语权的“五个统一”

2020-09-22周俊胜

新闻爱好者 2020年8期
关键词:疫情防控话语权

【摘要】掌握新闻舆论话语权才能赢得疫情防控主动权。做好疫情防控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新闻舆论话语权建设的“五个统一”,即阶级利益和工具属性、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真实报道和舆论导向、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五个方面的辩证统一。面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只有牢牢抓住话语权这个关键,深刻把握疫情舆论的话语主体、话语客体和话语载体的逻辑关系,才能主动占领话语高地、牢牢把握话语导向,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疫情防控舆论力量。

【关键词】党的新闻舆论;话语权;“五个统一”;疫情防控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决胜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1]我们只有扭住疫情防控舆论特别是互联网舆论这个话语权的最大变量,坚持舆论话语权建设的“五个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回应社会关切、传递权威信息,最大程度消除社会焦虑,增强必胜信心。

一、坚持阶级立场和工具属性的辩证统一

话语权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决定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社会存在和两种利益的反复较量。我们既要清醒认识舆论斗争的阶级性本质,又要科学把握话语主导的工具性方向,努力做新闻舆论阶级立场和工具属性的统一论者。

新闻舆论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深刻影响着社会心态走向和社会价值导向。新闻舆论的阶级立场体现在不同的话语主体,面对同一个话语客体表现出不同的观点,通过自己掌握或者深刻影响的话语载体向公众进行传播,从而达到话语主体自始至终的斗争目标。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第一时间主动分享病毒基因和防控经验,第一时间采取超常规措施阻止疫情蔓延,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但是,西方政客和媒体却对中国的巨大努力选择性失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制度进行攻击。英国BBC、“美国之音”网站和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就把新型冠状病毒称之为“武汉病毒”和“中国病毒”。更有甚者,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不惜煽动种族主义仇恨,刊发文章污蔑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这种不顾及事实真相和科学精神的恶毒攻击行径,引起国际舆论界的反感和不齿,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認为“可耻!太不光彩了”。这是“西方优越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权之争,是不同阶级立场话语主体的意识形态之争,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利用新闻舆论的工具属性掩盖其阶级立场的虚伪。

与资本主义话语的虚伪性完全相反,马克思主义话语从来不隐瞒自己鲜明的阶级立场。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际上把历史事物分为三类(即“可为”——有前途的事物、表达着新兴历史主体的要求,“不可为”——腐朽没落的事物、体现着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主体的意志和“作为工具的可为”——具有依附性的两重性事物)。[2]新闻舆论作为具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重性的第三类事物,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同样可以利用。新闻舆论的话语客体本身没有阶级属性,当话语主体站在一定阶级立场上,话语客体及其传播载体就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理性的利益载体,这时候的新闻舆论具有两面性和工具性。据“第一报道”统计,截至2020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同22位外方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25次通电话,介绍中国抗疫努力,深化国际抗疫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发展。①中国驻外使节和机构通过300多篇署名文章、400多次媒体采访、500多场演讲吹风会和2万多条社交媒体发文,表明中国效率[3]。面对西方舆论对中国疫情防控的强势攻击,以国家领导人、外交官为代表的话语主体,通过舆论用数据和事实说出真相,反驳西方政客将疫情政治化的不实言论,表达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话语载体上形成了主动引导舆论的局面。

二、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4]面对疫情防控舆论,我们必须科学回答“我是谁”和“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深刻把握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的辩证统一。

第一,必须牢牢把握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性,与把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划清界限。毛泽东高度重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倡导坚持群众路线,明确提出要把“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看作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5]。第二,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执政地位与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性,反对打着“人民性第一”旗号、宣扬人民性高于党性的错误做法。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有人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的错误观点,甚至借民主自由问题以人民性来对抗党性,邓小平对这种观点和做法进行了严厉驳斥,明确指出这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只要是党员,都不允许自视特殊,认为在政治上比党高明,可以自行其是”[6]。第三,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历史使命与人民美好愿望的统一性,避免陷入“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的伪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掌握话语权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在话语主体上深刻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结合,能不能在话语客体中把党的主张和人民呼声对接,能不能在话语载体上把握好互联网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立场的有机融合,就要把工作的焦点落在话语载体建设上,让以《人民日报》、学习强国App为代表的党媒第一矩阵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载体,为人民群众建设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舆论精神家园。一是听党指挥、下好“先手棋”,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报道,突出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实现全国一盘棋。二是先声夺人,当好“评论员”,关键时刻发出关键声音,如《人民论坛》《强国时评》等专栏,激励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三是创新理念,奏好“交响乐”,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相互配合,形成全媒体报道矩阵。腾讯新闻和丁香园作为商业平台,推出实时的疫情、辟谣、日记、直播等图文专栏,通过新技术形成多要素互动,传播力和影响力快速生成,引导力和凝聚力有效放大。

三、坚持真实报道与舆论导向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则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7]我们要切实把握“是什么”和“说什么”的辩证法,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维护新闻舆论的真实性,以“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把握新闻舆论的导向性。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搞清楚事实和真相“是什么”。说真话是舆论导向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崇尚实事求是,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来反对不触及事物本质的乱发议论。在疫情防控舆论中,话语客体的复杂万变让信息假象丛生,话语载体的传播权威很难形成。说出真相、报道真实,绝不仅仅是话语主体勇敢大胆就能做到。只有及时发布疫情数据、科学解读中央部署、理性分析防控困难,才能安抚群众的焦虑不安情绪、树立人民的战疫必胜决心。《人民日报》推出《数字为证!这一仗,全中国都在拼》的报道,用344支国家医疗队、4.2万名医务人员、86家定点医院、16家方舱医院、6万张床位、30架次空军运输机、1亿只普通口罩产量、29.5万毫升捐献血浆、47.3亿元党员捐款等数字为证,[8]形象展示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各类群体的奋斗场景,鲜明表达了中华民族“越是困难越向前”的精神力量。

我们把真实性看作新闻的生命,如何做到新闻真实性和舆论导向性的统一?一方面,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分法和重点论,突出展现疫情防控的主流和方向。把握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受众听清楚党和政府做了什么、还打算做什么,让社会群体搞明白如何共同树立信心、凝聚战斗力量。例如2020年3月1日,求是网刊发《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从党的领导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优势,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有数字、有故事的科学分析。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新闻舆论主体有限性和客体无限性的矛盾,坚持理念、方法和体制创新,用新媒体新技术赢得传播优势和话语主导。新闻舆论的主体是有限的,而客体是无限的,有限的主体总是从自己的视角来传播和解读客體,而不可能顾及全部的、无限的客体,这就出现了主体局限性的问题。[9]要想切实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坚持“创新为要”,用互联网+新媒体融合新型主流媒体,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赢得技术优势,从粗放型报道向个性化服务转变,从分歧性话语向社会化共识转变。例如: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对话语载体进行技术创新,以H5、锐评等多种形式推出,日均阅读量急剧攀升,客户端超1.5亿次,微博超3亿次,微信超3000万次,抖音和快手账号原创视频超1000万次,《人民日报》抖音账号的总播放量和点赞量位居全国媒体类第一。[10]

四、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辩证统一

正面宣传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心支点,舆论监督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11]在疫情舆论话语权建设中,充分发挥导向和监督的社会功能,避免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两张皮”,才能占据话语权的主动地位和制高点。

怎样做好正面宣传?第一,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为话语重心。要遵循舆论传播规律,把握一个“准”字,让百姓可懂可用。疫情防控重心在哪里,新闻宣传的阵地就驻扎到哪里,舆论导向的声音就唱响到哪里。第二,用分众化、差异化思路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创新报道的内容形式,把握一个“真”字,有现场有细节,让百姓可见可信。宣传成绩避免“假大空”的居高临下,鼓舞士气体现“多声部”的受众需求。第三,用好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鲜活话语。要尊重话语受众的心理特点,把握一个“情”字,有故事有情趣,让百姓觉得可亲可学。用身边的典型和榜样吸引关注,坚决反对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所谓的“只有负面新闻才有价值”的错误观点和做法。例如:媒体高度关注“最美逆行者”医生群体,疫情面前再一次挺身而出的钟南山,带领团队镇守“抗疫”前线的李兰娟,用“渐冻人”身躯温暖患者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为国人定格为一幅幅“共克时艰”的精神图像。

舆论监督要坚持直面问题、重在建设,反对领导干部“捂盖子”、媒体争当“裁判官”的做法。舆论监督中的话语主体,只有勇于揭盖子、讲实话,善于辩证看、讲道理,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合作性舆论环境,避免陷入非理性的对抗性舆论环境。有些领导干部不作为,对批评声音和敏感事件动辄“灭火”,是无异于掩耳盗铃的错误做法。有些新闻媒体不担当,发表批评言论过于尖锐、急于“裁判”,也是失去建设性的错误倾向。

舆论监督要坚持化批评为武器、变监督为动力,反对把舆论监督当成“舆论审判”、批评无限扩大的倾向。马克思、恩格斯把党报党刊看作党内批评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话语主体,只有同步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析事实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看待问题才能更加冷静公允;只有依法依规进行舆论监督,坚持尊重事实和程序正义,把自身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才能避免把内部批评盲目定性、无限扩大,甚至把舆论监督搞成“舆论审判”。

舆论监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坚决反对西方新闻观的抽象中立和“新闻自由”那一套。列宁明确提出:“要弄清楚是什么样的出版自由?是干什么用的?是给哪一个阶级的?”[12]西方国家标榜的“新闻自由”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通讯社一直垄断世界新闻报道份额,就是要长期占据话语权的强势地位,试图通过不受国家主权约束的信息自由流动,直接影响我国公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目的就是与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2020年3月份的《纽约时报》针对意大利和中国采取“封城”的同样举措,20分钟前后发表了态度迥异的推文,点评中国“个人自由巨大损失”,称赞意大利“民主社会的范本”。西方舆论根据自身利益采用双重标准,只能让所谓的“新闻自由”徒增笑柄。

五、坚持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的辩证统一

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的统一性,体现在话语传播方式和新闻舆论导向的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我们改进和加强对外宣传,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及时揭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蔑抹黑、造谣生事的言行,为疫情防控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13]中国和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是“一盘棋”,只有两个舆论场域实现协同联动,才能不断提高联结中外、沟通世界的话语传播能力。

强化中国贡献“硬实力”,打造中国话语“软实力”,切实把握“自塑”和“他塑”的良性互补。讲好中国故事,是话语需求实现国内和国际结合的最佳方式。作为话语主体,既要从大处着眼设置国际舆论议题,又要从小处着眼分享疫情舆论话语,用自我塑造的“硬实力”造就国际话语的“软实力”。在疫情防控舆论中,我们只有用措施成效和治疗经验来说话,用雪中送炭和同舟共济的细节来说话,用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来说话,才能讲清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责任和中国责任担当,讲清楚“人民至上”的抗疫理念和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讲清楚关口前移的防控模式和众志成城的中国方案。例如,央视国际视频通讯社的疫情防控新闻素材,被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1919家境外媒体采用,累计播出56万余次,播出时长超过1924小时。②中国网制作的疫情防控专题,用中、英、法、俄等9个语种对外发布,全方位融入国际舆论格局,强化对内外舆论导向的引领,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发挥中国话语优势,融通中外话语共鸣,切实做到“自己讲”和“别人讲”的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14]占据话语主导权,争取国际话语支持,展现中国立体形象,就要实现话语融通、避免自言自语,主动发出“战疫必胜”和国际合作的最强音,用“第三只眼”展示中国抗疫的决心和经济向好的信心,通过世界“朋友圈”点赞来建设“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语境,在中国话语与世界舆论的对话中找到利益趋同和情感共鸣。例如,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过函电发表声明,肯定中国疫情防控成效,表达对中国的信心和支持。③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中旬,欧美600多家主流媒体以“习近平主席武汉考察意义重大”为题,积极评价中国领导人的领导力和治国理念,向世界传递中国政府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展示中国真实形象,改变西方主观印象,切实扭转“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局面。中国日益崛起并逐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中国音量”的偏小偏弱与“中国体量”的愈加强大很不相称,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让中国真实形象与西方主观印象很不相符。全球疫情防控和舆论斗争形势复杂,各色“话语”竞相发声、激烈博弈,要想解决突出矛盾、优化国际传播格局,我们必须有效放大正面声音,提高舆论话语传播能力,进一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表达中国视角和中国立场。例如,国际舆论高度评价疫情面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全人类作贡献”,感谢患难与共和守望相助,称赞我国体制有力和大国担当,报道我国不会被困难所吓倒的硬核力量,反对把病毒和疫情当作批评借口,认可中国经济具备极强韧性和长期向好态势,赞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世界标杆。④海外舆论之所以如此发声,不仅在于中国人民有力量做得好,舆论话语有办法说得出,而且在于积极运用国际话语舞台主动发声,让中国效率和中国精神说得出、传得开。

毋庸置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人民战争面前,意识形态斗争形势特别复杂,舆论话语权争夺态势异常激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疫情防控舆论的阶级立场和工具属性,深刻把握党性原则和人民性立场的有机统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科学运用舆论监督的建设性力量,统筹发挥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两个大局,才能在疫情防控舆论话语权建设中占据主动,切实履行担当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

注 释:

①参见陈杉、郝薇薇:《习主席“电话外交”中这些信息很重要》,来源:中国网《第一报道》,2020-03-25,转载自新华社。

②参见《以权威准确信息介绍疫情防控阻击战,全球2000多家媒体平台采用总台战“疫”新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官方账号2020年2月16日发布。

③参见《外交部: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就抗击疫情向中方表示慰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官方账号2020年2月26日发布。

④参见狄英娜、高天鼎.《中国人民“正在为全人类作贡献”——抗击疫情海外观点综述》,来源:求是网,转引自学习强国,2020-03-04。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0(4):4.

[2]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48.

[3]王毅.堅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求是,2020(3).

[4]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3.

[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9-1320.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46.

[7]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4.

[8]数字为证!这一仗,全中国都在拼[N].人民日报,2020-03-07.

[9]金民卿,周俊胜.深刻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辩证法[J].湖湘论坛,2016(4):59.

[10]丁以绣,杜一娜,袁舒婕.人民日报社:人民战“疫”新闻宣传排头兵[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2-20.

[11]习近平.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3.

[12]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3.

[13]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0(4):4.

[14]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97-198.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博士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疫情防控话语权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演进及其现实启示
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制胜机理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关于梁山县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关于埃博拉病毒预防控制的几点建议
紧紧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