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回高中音乐课堂活力 让流行音乐走进课堂

2020-09-22李佳妮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高中音乐流行音乐

李佳妮

摘要:音乐课堂教学似一溪暖流、一股清泉,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愉悦情感、缓释压力、拓宽视野的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流行音乐正强烈地冲击着中学音乐教育,本文实现传统与流行的结合,阐述流行音乐走进高中课堂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中音乐 流行音乐 课堂活力

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极富现代气息。流行音乐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它以一种更直白、更直接的情感宣泄与表达方式来感染学生,深受学生追捧。流行音乐具有多种特点,其娱乐性、时尚性、大众化的特征对音乐素养的要求更高。

一、摆准流行音乐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音乐包含传统音乐、新音乐、欧洲古典音乐以及包括流行歌曲与“新潮音乐”等现代音乐在内的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音乐文化成果。随着中国台湾歌手周杰伦的一首流行歌曲《蜗牛》被列入上海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之列,同时还有《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被录入,可以说将流行音乐纳入教育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流行音乐走进课堂十分必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激发学生兴趣、迎合《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的必然要求。《音乐课程标准》倡导,各阶段音乐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审美心理,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吸引学生兴趣。《音乐课标解读》也强调,要有计划性地为学生营造各种类型、多种风格的音乐欣赏与学习体验,拓宽学生视野。因此,让流行音乐走进高中音乐课堂一方面迎合了《音乐课程标准》的某一理念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享受酣畅淋漓的音乐视听盛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它是找回高中音乐课堂活力、打造生机盎然的音乐课的必然要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突出欣赏性、审美性。往往有趣的东西,一旦上升到理论成为学习的对象,学生往往就会失去兴趣,但如果让学生在欣赏与审美中进行学习,他们则会轻松很多。

二、流行音乐走进高中音乐课堂的有效路径

(一)摆正流行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确立“雅俗”共赏的教学观

音乐课堂中涉及的音乐种类理应多元多样,应有尽有,主要包括中国传统音乐、新音乐、欧洲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等在内的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内容。流行音乐则属于现代音乐的一种,它与新潮音乐等共同构成了现代音乐。流行音乐具有十足的活力与张力,更迎合新时期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备受学生青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流行音乐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音乐教师对流行音乐持有偏见,认为传统民族乐器是“雅”的音乐,而流行音乐则是“俗”的音乐,雅俗不能等同。但从另一视角来说,流行音乐备受学生喜爱,却“俗”得可爱,“俗”得受人追捧。因此,为了打造有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师必须要转变理念,将流行音乐摆在科学的地位,用“流行”音乐的活力去感染学生,做到“雅俗共赏”。

(二)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立足学生兴趣,巧妙引入流行音乐

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视角开展音乐教学,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不要总是以自我视角来定义学生的喜好。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点,巧妙引入流行音乐。

例如,在“民族乐派”单元中《沃尔塔瓦河》的民族乐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先在课堂伊始呈现一首李宇春演唱的流行歌曲《下个,路口,见》。该首歌曲轻盈浪漫,律动悦耳,意境清新,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歌调也轻快自由,很多学生在听了一遍之后,便很快能跟着唱下一遍。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是一首具有民族风的流行歌曲。在《沃尔塔瓦河》的教学中,教师可进行如下引导:“李宇春的这首歌与我们即将学习的《沃尔塔瓦河》在曲风、曲调、歌曲元素等方面的呈现上具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播放两首歌曲让学生进行对比之后,鼓励学生代表进行发言。随后,教师做评价,然后详细讲解“民族乐曲的主要特点,流行音乐在呈现时如何巧用民族乐曲元素实现二者结合,打造创新化的乐曲”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音乐学习更高质高效。

(三)立足音乐课堂,实现教学中传统民歌、戏曲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

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后,并不是意味着要单纯地迁就学生的兴趣与喜好,继而主动去放弃传统音乐、民歌、戏剧等教材内容,而是要实现“雅与俗”“新与旧”“流行与传统”的巧妙融合,打造更具有艺术魅力的多元音乐课堂。流行音乐的歌唱与欣赏在当代高中音乐课中固然重要,它让学生更加热衷于音乐知识的学习,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与素养,但任何事物的呈现都要保持一定的“量”,做到有张有弛,恰到好处。

如何做到戏曲、民歌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呢?戏曲是戏曲,民歌是民歌,流行音乐是流行音乐,它们之间单纯呈现时可能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但一旦实现大融合,学生学习兴趣便浓厚了。例如,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便是戏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经典。戏曲《贵妃醉酒》家喻户晓,但学生不爱听,李玉刚在演唱《新贵妃醉酒》时运用了戏曲的唱腔,将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其中,注重男声、女声的随意切换,将其演绎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的歌曲形式。在学习“京剧”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呈现《新贵妃醉酒》来吸引学生兴趣。马天宇的《青衣》融合了戏曲的相关元素,在演唱时也融入了戏曲的经典唱法,这一传统与流行的结合是成功的,其让大多数高中生更倾向于追逐流行,在流行音乐学习中感悟民歌与戏曲的独特魅力。还有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在学生学唱好之后,教师可以给他们欣赏新民歌——凤凰传奇组合演唱的《高山槐花开》,整首作品中,融入了说唱的流行元素进行改编,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编,大胆地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创编能力。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将这一思想融入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音乐创造力。

(四)引入流行音乐时要注重“优选甄选”,凸显艺术性与思想性

学生喜爱流行音乐是不争的事实。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将流行音乐引入到音乐课堂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一原则是“优选甄选”。流行音乐中不乏思想性与艺术性极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学生具有十足的启迪与教育意义。教师在引入流行音乐时,一定要引入具有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作品,让学生从中受益。例如,周杰伦的流行歌曲《蜗牛》具有启迪与教育意义,它激励无数人重拾生活与人生的自信心,一步步往上爬,去接近理想,接近成功。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同样告诉人们不要放弃,勇往直前。组合SHE的《中国话》中蕴含着优秀的民族文化知识,同时也激励学生爱国、爱家,是流行音乐引入的绝佳素材。

综上所述,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教学已然十分常见。让流行音乐走进高中普通音乐课堂是一种时尚,是一种进步。对教师来说,首先要摆正流行音乐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兴趣点为依据恰到好处地引入流行音乐,给予学生更深刻的音乐体验。再次,要体现流行音乐和民歌、戏曲的融合,新民歌的发展,让学生不仅喜欢流行音乐,也喜欢传统音乐,能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多元性。最后,教师在引入时,要挑选艺术性与思想性高的流行音乐来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段帆.高中音樂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后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8(02):152-153.

[2]孙建.探究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20):243-244.

[3]万丽.浅谈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02):228.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高中音乐流行音乐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浅谈怎样营造愉快的语文课堂氛围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