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先生制”与分层教学模式结合之探索

2020-09-22刘宛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小先生制分层教学学习兴趣

刘宛玲

摘要:“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也是他结合当时中国教育实践情况做出的创新发展,它对当今教育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实际情况的变化,要求对“小先生制”进行创新性运用。“小先生制”与分层教学模式结合即是一种创新的设想。分层教学适应“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符合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小先生制”与分层教学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不同,二者可以互为补充,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先生制 分层教学 学习兴趣

引言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进。初中学生间的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也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老师需要兼顾各个层级学生的学习、发展状态,这样才能促使每位学生不断进步。而目前我们面临的现实是教学模式大多是整齐划一的,缺乏针对性,这会导致后进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老师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一、概念

(一)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这个词来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启发了新时期的教育者们思考新的教学方式。“小先生制”是指不分年龄的大小而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当其他同学的老师。这种教学方式强调让掌握知识的学生去教导其他学生,促进知识的传播。为了促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小先生制”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值得探究尝试。

(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关注学生差异而进行的差异性教学。分层教学要求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设计梯级教学目标。为了实现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也要有所不同。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小组差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方法,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知识,学有所得,学习更有动力。

二、教学模式

(一)课前备课

备课一般分四个步骤,第一步备学情,第二步备教学目标,第三步备教材,最后一步才是设计教学方案。分层教学的每个备课环节都应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分层备课。第一,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将学生分为A,B,C,D四个学习小组。但这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即好学生在一起竞争,后进生则没有学习动力,从而形成不良学风。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每组设置一名或者几名“小先生”是很有必要的。小先生的产生方式可以是自愿,也可以是老师选择,人数由这组的总人数决定。一般一位小先生带着四位学生,可以保证小先生顾及每位学生的状态。第二,根据三维目标,设定每个层次的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第三,根据各层次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在备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案时设计符合各个层次学生能力的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听懂,都能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落实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根据学生的状态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听课效率有很大影响。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全面运用自己的“教学语言”,除了有声语言外,还应该利用表情、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老师应该充分运用“教学语言”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第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其中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问。其实老师提问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手段。问题要明确,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问题要有梯度,符合更高层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站起来能够有话可说。第三,激活课堂整体气氛。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C,D组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为了确保讨论的质量,可以督促C,D组的小先生带领组员明确任务、分配工作、交流讨论,老师帮助引导,形成有价值的讨论成果。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在班级巡视并关注可能出现障碍的小组,给予指导。讨论结束后,老师应该由易到难地安排提问环节。问答的过程中评价也很重要。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是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如果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就不会只关注自己和老师的对话,而会注意其他同学的回答,从而在自己评价时有话可说。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抓住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效果会更好。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记忆。

(三)课后关注

课后巩固尤为重要。为此,老师应合理地安排作业以巩固学生所学。作业分为两种:第一种属于提高型,适用于A,B两个层次;第二种属于基础型,适用于C,D两个层次。在语文学习中,第一种作业以阅读和作文等综合性训练为主。第二种作业以古诗文、文言文等基础知识为主。在实施分层作业的过程中,每位学生的作业量都不大,但是作业要求必须严格,以保证效果。这既可以促使优秀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又能帮助后进生打牢基础。很多优秀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已经通过自学方式掌握得很牢固,不需要把时间再浪费在这上面。而一些后进生基础知识一直没有掌握好,更不用说提高型知识,所以这部分学生以打牢基础为主。各个层次的学生都领到适合自己能力的作业任务,学习就不再那么困难,学习也会更有积极性。在寫作业的过程中小先生负责保证每位徒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小先生在教导徒弟的过程中不仅能回顾知识点,厘清知识结构,还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了小先生,后进生积累的难题数量会慢慢减少,而且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也会激发出更多新的思考角度,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具有促进作用。

小结

将“小先生制”和分层教学相结合,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改进中不断完善,在探索中形成一个新的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希望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盛慧.分层教学:适应性教育的艺术[J].新课程(综合版),2010,(11).

[2]高洁.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尝试[J].中学数学,2008,(08).

[3]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王根平.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J].科学教育,2011,(03).

[5]周毅,向明.陶行知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143-15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李国栋.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实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

[8]郑兴良.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J].教育评论,2001,(02).

[9]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17.

[10]程振理.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14).

猜你喜欢

小先生制分层教学学习兴趣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