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推进策略和路径研究

2020-09-22孙珲王婉霞

高教学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孙珲 王婉霞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出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不仅需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同时还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能够加强我国与世界的交流。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国际化视野和能力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国际化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已经成为教育大国,但是,研究生教育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理论基础;必要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1-0016-04

Abstract: 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high-quali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cultivated not only need to serve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have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can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abilit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curren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internationalization has always been a relatively weak link.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hina's education, China has become a major country in education. However, the level of graduate educ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Key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etical basis; necessity;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而且是国家高等人才培养、综合国力提升、国家竞争的必然需求。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思维、国际化能力。很多高校都投入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改革当中,但是受限于学校办学规模、教学经费、师资力量、软硬件环境等条件,很多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并不顺利,面临很多的问题。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历史

(一)萌芽时期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开始较早,早在甲午战争之后,我国便开始学习日本的高等教育形式,并且有大批人员留学日本等國家。这些留学人员向国外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文明和文化,同时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并且把这种教育模式带到国内,推动了国内教育的改革。1918年,在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研究所,这是我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此开始不断发展成熟。《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在1934年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从单纯的研究培养转变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也就是说,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萌芽时期,主要是出国留学的人员回国后结合国内的现实情况,把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引进国内。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阶段,我国主要向苏联学习高等教育模式,全面借鉴其经验,从高等教育的制度、课程设置、教材,甚至教学计划方面全面借鉴,这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不是真正的国际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开始与其他国家开始合作,为了能够更好地与西方国家进行高等教育方面的交流,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从教材到教学基地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外交流发展十分迅猛。邓小平同志做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活动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这一阶段,国家对留学生制定了专门的管理政策,促进了研究生留学的发展,我国研究生出国留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我国也开始主动接纳外国的留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外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多,其中研究生占有很大比例,研究方向也更加丰富。除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之外,我国还采取措施推动研究生教师及专家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主动采取措施引进外国的专家教师担任研究生教学工作,同时,外派优秀教师出国任教、参加国际会议等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我国和国外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极大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合作办学之外,还采取各种手段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势条件,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效果。

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四要素动因理论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其相关理论也逐渐丰富,其中四要素动因理论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动因理论。所谓的四要素指的是四个不同的维度——政治、经济、学术、社会文化。这四个因素包括很多不同的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包括对外政策、国家认同、国家安全、地区认同、经济增长、劳动力、科研技术、高校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文化认同与差异等。在不同的时期,四要素的具体组成会有一定的变化,四个不同要素的重要程度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因素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因素,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教育可以看作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行为,尤其是高等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等有重要的价值。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开展研究生教育对提高人力资本有重要的作用,高层次的人力资本对国家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等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从边缘走向中心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利用“核心-边缘”理论这一经济学理论对二战后经济社会现象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发展趋势理论。换句话说,高等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大众化,逐渐向大众普及,教育平等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于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更加完善。学生进入发达国家留学也体现了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趋势。我国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等教育正在向社会中心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基于“从边缘走向中心”理论,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意义重大。

(四)经济全球化理论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交流的不断增多,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国际分工更加细化,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一大背景下,人才跨国流动增多,国际化人才深受欢迎。为了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有利地位,我们必须要重视具有国际化思维的高竞争力、高层次人才。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不仅满足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具有国际化素质的高层次人才,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

(一)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现阶段人民的生活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对温饱的基本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空前强烈。在教育事业方面,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普及,高等教育也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与飞速发展的高等教育规模并不成正比,我国需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深入改革,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价值。

(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现在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现阶段,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具有高水平的国际性人才十分紧缺。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意义重大,不仅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三)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在国际竞争中保障自己的利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要提高综合国力。在当今社会,教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尤其重要。我国虽然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相对落后,人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水平人才无法与国际接轨。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满足了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需要。

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

(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素质较差

必须要认识到,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首先,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数量严重不足,在教学中,导师无论是在教学时间上,还是在教学精力上都很难满足研究生的需求。其次,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较低,国际化经验缺乏,只有少量的教师参加过国际教育或国际交流,且以短期交流和会议为主。最后,研究生导师的水平相对不足,为了弥补研究生导师数量的不足,各学校引进了一些研究生导师,这些导师大多刚从学校毕业,经验匮乏,教学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认识不足、理念落后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但是,人们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我国不同地区的高等学校在资源、经费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很多高校教学目标过于简单,没有从国际化视角出发,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认识比较肤浅,停留在初级阶段。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开展不切实际,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没有正确的教育国际化理念指导。

(三)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外国留学生结构失衡

首先,从学生结构上面来看,学校在选择出国留学的研究生时,大部分都是理工类的学生。同时,一些高等学校还会招收外国留学生。外国留学生对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外国留学生人数较少,与本校研究生比例悬殊;来源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留学生较少。其次,留学生专业结构不合理。在当前阶段,来我国的外国留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更多的是汉语、文学等文科类的专业,选择理工类的学生非常少。本国研究生教育中更多的资源集中在理工类专业。最后,留学生的学历结构不合理。来我国的外国留学生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研究生、博士生等高水平留学生较少。

(四)國际交流合作较少、渠道单一

我国有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价值,并且在学校建立了相关的国际交流机构,推动国际交流的开展。但是,国际交流机构人员不足,涉外人才不足,不能够有效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同时,在高等院校内的下属学院,在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时没有统一的领导,不同院系各自为政,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国际交流合作的形式方面,我国高等院校主要以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会议、交流活动为主,能够参加的教师及研究生人数较少;我国举办的国际活动较少,与国外高校缺乏合作的渠道,实际执行效果不好。

五、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一)建立相关部门管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国家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引导,还需要学校加强管理。在现阶段,我国高校与国外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活动更多的是学术方面的交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推进工作也更多从学术方面进行考量。反观国外的高校,对教育国际化发展目标、战略、实施等研究十分重视。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国外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教训,选拔专业人员成立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开展的专门管理机构,立足于本校实际、研究生教育需求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等,统筹管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推进工作。

(二)加强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高低关系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开展的成败,高校必须加大力度提高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水平。首先,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外语水平,为研究生导师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排除语言障碍,奠定研究生导师队伍国际化水平提高的语言基础。其次,聘请国内外相关的高水平导师,不仅可以满足研究生教育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增加教师对社会和行业的了解,提高学术水平。再次,帮助教师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例如国际讲座、国际会议等,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国际化水平,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最后,改革评价机制,把教师的国际化思维、能力等内容融入评价考核当中,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改革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明确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培养的人才不能仅关注学术研究,对社会生活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国际化思维、专业能力出众的高层次人才。在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时,必须先明确培养目标,引导教学工作的开展。其次,建设科学合理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我国必须对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立足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建设适合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添加国际化发展相关知识,课程与国际交流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四)建立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并不是单纯依靠学校就可以实现的,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国家必须要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引导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开展,为其提供法律依据。首先,要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其次,高校必须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出台适用于本校的相关政策,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保障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保障国际交流活动有序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教育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五)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首先,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国家要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一步细化,制定出可行性高的政策,鼓励、引导中外合作开展高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条件,加快合作办学的进度。其次,严格审核办学资格、办学方向,要引进国外的优质资源,弥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足,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最后,拓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十分单一,效果也有待提高。因此,政府和学校应该拓展办学模式,例如建设各种类型的中外办学实体、加强中外高校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活动、拓展国际科研交流活动等。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化交流逐渐增多的必然选择。为了提高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推进力度十分重要,本文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推进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佳震,陈丽沙,寿月娴.全日制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经验与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226-227.

[2]王少梅,孙晓红,张正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农科类院校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9(04):18-21.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