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
2020-09-22贾云鹏
贾云鹏
【摘要】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与中介,课程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核心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门特殊的课程。本课程的设置,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全社会总体素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时期的高中生而言,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将会对学生的全面而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改革是影响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强一线教师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建立合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完善学校管理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加大对教学硬件的投资力度。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会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词】高校 体育与健康 教学现状
一、高校体育理论研究基础
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中介,而课程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核心。针对我国传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新的课程改革必须在关注学科类课程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基础上,重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打破“标准化”“规范化”等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必须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必须在注重普通高中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系统工程,因为有了理论支撑和牵动平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将进一步引领高中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教育创新之路。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课程的总目标通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并通过七大系列若干模块具体实施,将使学生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團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计划的改革现状分析
教学计划是学校根据现有的实际教学条件,制定的关于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学校的学科设置、各学科的教学顺序以及在各学年中的分布状况计划,为了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做出的具体安排。制订教学计划,是有秩序地实施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它起着明确任务,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步调、协调各方面力量的作用,是部署、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以往的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划分为以下四方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课时工作计划。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教学计划的制定有了一定的改变。
(1)按照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五个领域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校提供的一年必修、选修教学内容,时数安排、学习目标、教学评价与考核、学分认定等。
(2)根据水平目标,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科学地制定模块教学计划。内容包括:该模块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纵向安排、教学评价与考核、学分认定等。
(3)根据模块教学计划,制定课时计划,由学校教务处和教育督导部门适时进行检查。
现有的教学工作计划与以往相比,新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课业负担,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是,由于新课程是在问题的解决中推进的。所以,新的困惑、新的问题的产生在所难免。其现象出现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并不能完全是按照现有的教学计划来实施,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模块教学之间发生着一定的矛盾。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显示,这种现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
从教师对教学计划实施反映的调查结果中了解到,教师对现有的教学工作计划并不是很理解,突出表现在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三维目标的整合问题、不适应以模块教学为特征的教材体系等障碍。所以,教学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学校提交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在一定程度上很“理想”、可“操作”,但很难转化为教学实践。为应付检查,甚至出现了一部分的网上“复制品”。说明仍有部分教师仍有“怀旧”心理,在参与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并不都是积极的、主动的。针对出现的问题,学校主管部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学期中对执行计划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发放调查问卷,根据学生所反映的情况、整个抽查情况,写出通报,反馈调查结果,以此加大督导力度。
三、结语
体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师资力量和结构水平基本上适合课改发展的要求。教师从课改初期进入课程改革,到课程改革中期、后期的工作顺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能够认可教育教学理念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在具体教学中,履行职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的转变、关注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基础性硬件建设到位率不高,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身体练习需求,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限制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学校在资金投入上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基础建设问题。缺少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内在价值追求。评价作为课程教学中一个基本的反馈环节,是为了改进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人生设计提供依据。是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课程总目标服务的。注重学习评价和进步幅度,进而形成最终成绩。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渎[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2002:57-59.
[3]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