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简述

2020-09-22王太芹

学理论·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底色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

王太芹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在其24个字中,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常常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直接的对应,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联,则需要更多的现代性转化。概括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底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代性;底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3-0096-0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曾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1]他认为,古人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大体对应着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生成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其“底色”。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应论述性质各异、程度不同,可知对应的底色浓淡是不同的。

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价值观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及统领作用。

1.富强

一般意义上,富强是“去价值的”,仅与物质有关。儒家经典对“富”字一般理解为“富裕、富贵、富强”之意。比如,孔子有言:“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儒家所主张的“强”,在孔子看来,有“仁义之刚、智慧之强和血气之刚、物力之强”之分,他所赞赏的当然是前者。一言以蔽之,儒家富强之真义,在道德之富强而不在物力之富强。这为今天的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必须重视“软实力”提供了历史的理论依据。当然,软实力必须与硬实力相结合,才有真富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

2.民主

“民主”作为国家层面在政治上的价值目标,追求的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我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带领和团结广大人民追求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也一直在探索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底有无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所追寻的民主价值内涵,至今仍有争论。不过,在学界,持“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民主的内容”[2]的观点已是多数。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易与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混淆。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理论,虽然客观上为广大民众创造了被统治者重视的可能,但民众仍是统治者实现价值的工具,仅仅是价值客体。

新时代,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明确,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文明

“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文化建设上的价值目标。它是一套规则和规范,并且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制度[3]。“文明”一词最早见于“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周易·乾》),中西方对其含义的理解——与“野蛮”相对,基本是一致的。中华文明在轴心时代,以儒家为代表,发展出一套规范德行的体系,显现出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认知与态度。经过以后两千年的发展,中华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偏好。当然,当中华民族发展至封建王朝末期,西方列强戴着一副“文明”面具而来,却行侵略、占有、霸权之实,让我们终于看清西方近代文明与强权相结合的实质。

4.和谐

“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目标。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和谐”本是一个音乐名词,表达的是五音中节、琴瑟相谐、音声相和而产生的悦耳动听的整体美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同义——“和,谐也”(《广雅·释诂三》)“和”指“温和、和缓、谦和、和谐、协调”;“谐”有“顺和、协调、无抵触和无冲突”之意。在儒、道、释三家的思想体系中,“和谐”一般也是以“和”的范畴出现。比如,在儒家思想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等有关“和”的思想提出,旨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思想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等有关“道”的思想其实就是“和”,其出发点是主客关系、物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释家融本体论与心性论于一体的“和”,尚静悟,贵解脱,以入定为工夫,强调自我觉悟,追求的是人的内在世界的和谐与平衡。这三家有关“和”的思想的提出,直接影响了今天我们从价值观角度对“和谐”的理解。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价值观层面对美好社会的生动凝练。

1.自由

“自由”作为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美好的社会形态——“自由人联合体”的核心,是指人的意志、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儒家文化注重从个体的愿望和个体的修养角度理解、追求、实现自由,追寻的是自我体验式的自由。比如,孔子主张通过人格修养和学习达到“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曾子提出“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孟子倡导“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道家主张的自由是“不与他者发生关系的精神世界的随心所欲”,比如,老子所说的天道自然的“无为”、庄子幻想的“无己”。封建统治和礼教束缚使个体自由的探讨只能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自我道德修为的自由。这种自由是道德主体将道德理念完全内化于心,从而不需對仁义做出价值判断的道德自觉行为。这样的自由,强调的是“为仁由己”,这与本文要从“所谓价值,探讨的是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意义”角度去讨论的自由是不同的。

2.平等

“平等”从价值层面指出,社会发展中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要确保人人形式平等,也要不断实现实质平等。而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墨、法、道等几家有关平等的观念与此是不相符的。相比较来说,儒家更重视的是德性平等。比如,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提出“四端说”,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甚至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章句下》)。墨家强调的是情感平等(兼爱)和政治平等(尚贤、尚同)。法家看重的是法律平等(刑无等级)——“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君书》)。事实上,这三家思想中的平等观实是“责任平等、分层平等”,这样的(平)等级制实是维护社会(不平等)秩序的手段。而道家的平等观看似消极实是激进,“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庄子·箧》)。“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道德经》)在道家看来,一切社会的办法,即使是救助行为,只会增加不平等。消除不幸的办法是利用一种神秘主义方法——自然的“道”,回到无知无识、没有国家、没有礼乐的状态。这与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权利平等、人格平等、公正正义”平等观显然是不同的。至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打出的“均贫富、等贵贱”“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有福同享,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等口号,是一种原始的政治经济平等思想。

3.公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既可以作为经济范畴,如“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第十六》),也可以作为道德范畴,如“公正无私,反见纵横”(《荀子·赋》)、“公则天下平矣”(《吕氏春秋》)、“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大小莫不载”(《管子·形势解》)。更重要的,它还被定位为一种最重要的治国理政的原则和标准的理念,如“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尚书·洪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思想家主要是从物质分配、个体行为准则和社会理想、治国理政几个角度对公正进行认识的。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理念即是受此影响,今天,“公正”在当下的价值诉求是公平和正义,也继承了这些思想。

4.法治

“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核心是通过依法治国的方式,运用公平、正义的制度,实现公民自由、平等、民主以及相关合法利益的保证。即是说,在现代中国,作为一种治国理政的方式,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的必然手段。这当然与中国古代的“人治”事实大不相同。如果说因为传统文化中有了“法律”,社会就有了“法治”,从概念上就犯了“混淆充分和必要条件”的错误。在那样一种法律只能居于工具性地位的古代人治社会中,要想在它的时代价值中寻找“法治”,只能是君主一人之治,或是特权和专制。

一言以蔽之,针对自由、民主、平等和法治等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形成一种自成体系的学说,对之理解,与今日当然不同。

三、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价值观层面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凝练。相比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所倡导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记载的较少,个人层面所倡导的这四个价值观,翻阅中国古代典籍,随处可见。

1.爱国

“爱国”作为一种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而被提出的一种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国的情感思想、精神传统流传很多。

比如,孟子曾说:“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孟子·万章下》)这个“道”,其实就是对乡邦之土、父母之国的爱戴、深恋、热望与自觉认同。可见,情感之爱是“爱国”这一思想、传统乃至形成价值观存在的前提。甚至,墨家提出,“爱”的存在是构成国家良善治理的政治基础。今天看来,这种超越血缘、种族、阶级和地域的大爱精神,确实为今天的我们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当然,爱国作为一种精神传统,在我们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古诗词中也有记载。典型的爱国诗歌,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唐代杜甫)、“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宋代郑思肖)、“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代陆游)、“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明代高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清代谭嗣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代林则徐)等等。可见,每当时局维艰、山河遭劫、国破家碎之时,忧心忡忡、深沉哀痛、悲泪潸然的爱国吟诵就会一波波掀起,“家国一体”“爱国如家”的思想自然形成。

2.敬业

“敬业”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一种公民对待职业的行为准则,也是他人进行评价的价值依据。可以说,千百年来,其核心内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多大变化。古今中外,敬业作为一种职业精神都一直是人们讴歌的对象。忠于职守、勤劳爱岗、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等精神及模范典型,千百年来都被人们尊重推崇,广为传唱。

3.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价值准则,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在中国文化中,诚信思想的出现历史悠久。在商代青铜器铭文中,“信”是一个会意字,由“言”与“身”构成,意为“以言立身”;“诚”最早在篆书中出现,由“言”与“成”构成,意为“以行成言”。故“诚信”意为“言必信,行必果”。

中国古人对“诚”的理解,一般有两个层面:一是认为其表述的是宇宙本体性的哲学范畴,即“诚者,天之道也”(《礼记·中庸》)。二是认为其表述的是人的基本德性与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即“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古人对“信”的认识,主要从人际交往角度,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在以德治国的年代,“诚信”主要被实践于治国理政范畴,并且要求执政者把之作为实践的信条,即要尊奉政治诚信。在我国最早的文献汇编中就有政治诚信的主张:“王道尚信,则天下以为法”“信用昭昭明于天下。”(《尚书·康王》)孔子要求为政者做到“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并认为“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可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个人行为到国家原则,都直接化约为诚信道德规范。这事实就是一种道德规范本源化的做法。

4.友善

“友善”作为一种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强调的是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这样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中国传统友善论,是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价值,以“血缘亲情”作为交往关系发生的客观基础与价值起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爱有差等”的交往关系。儒家主张“推己及人”“推人及物”,从“友善”到“与人为善”“人人相善”,以至“物我相善”。“友善”的主体逐渐由天然血缘的兄弟过渡到非血缘的朋友。这样的“友善”实际上是“内善而外友”“友之以善”或“因善而友”,是内心存善意而外显友好的一种人格状态。

基于“人性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共通感”基础之上的儒家友善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根源。

四、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元素重新发掘出来,进行现代转化,与时俱进地与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已被证明是优秀的基因进行链接,实现传统与现实的最佳结合,从而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也为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历史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固有基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同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彰显与弘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蘇双碧.传统文化和现代民主[J].学术研究,2001(1).

[3]许纪霖.富强还是文明——崛起后的中国走向何方[J].贵州文史丛刊,2012(3).

猜你喜欢

底色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底 色
底 色
重构现代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