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的民生意蕴
2020-09-22程涛涛杨宁芳
程涛涛 杨宁芳
摘 要:为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对于破解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更是给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具有鲜明的民生问题导向、丰富的民生内涵和确切的民生指向,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理念,更加是民生建设的理念。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民生建设;民生需要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9-0014-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以强烈的“经济与民生”问题意识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经济与民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保障,是马克思民生思想在中国化进程中的全面升华。
一、新发展理念的民生问题导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7,民生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当前民生建设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对于享受型及发展型需要的向往同滞后且不均衡的民生供给之间的矛盾,民生供给不及时且不均衡是现阶段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问题。经过历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生存的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民生需要越发呈现出高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民更加向往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充实的物质生活,对民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期待高素质教育、有保障的生活、更加优美的环境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诉求愈加强烈。
民生发展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任何时期都要牢牢把握“现实的人”的民生需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民生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均衡、不及时,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顺应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趋势的必然结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佳方案。创新发展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满足民生高层次需要的源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2]人民的生产和实践活动是满足民生需要的基础,理论创新可以不断提升社会实践的层次与质量,为民生需要创造出更多物质与精神成果;制度改革与创新聚焦于人民关注的焦点及民生问题的难点,着力解决民生建设不及时不均衡问题;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生产实践的核心力量;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创新发展理念满足了人民全面充分发展的需要。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着力于破难题、补短板、守底线,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正义,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协调发展满足了人民对均衡发展的需要。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民群众在为满足自身生存及发展需要而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必须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必须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绿色发展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开放发展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为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参与世界商品交换过程中优化国内产品供给,有助于解决民生建设中供给滞后的问题。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民共享与全面共享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与发展权益,共建共享与渐进共享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参与感与获得感,逐步满足人民对享受型与发展型需要的需求,共享发展满足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五大发展理念以民生问题为导向协同发展,对破解民生发展中的挑战与难题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民生建设中守住底线、补足短板,才能实现民生与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的民生内涵
马克思民生思想始终是以“现实的人”为起点,以生产力的发展和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为主线,以实现高层次的民生需要为目标。新发展理念是馬克思民生思想的延续,具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民生内涵。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3]新发展理念是应对“民生建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及实现路径”[4]。人民群众的民生需要发生变化,发展战略及政策都要调整以符合发展需求,只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发展理念中,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最终实现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的。
“现实的人”的需要是民生的起点,也是推动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的人民愈加关注于享受型及发展型的民生需要,民生需要的发展迫切需求与之适应的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新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创新发展为民生建设注入动力,协调发展使民生建设更加均衡,绿色发展为民生持久发展创造条件,开放发展优化民生建设外部环境,共享发展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硕果。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指导人民进行社会生产的实践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层次的民生需要。
人民的需要是推动民生建设的动力,更是衡量民生发展的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5]人民的需要是否被满足是衡量新发展理念的标准和尺度。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破解民生建设的瓶颈,解决人民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它是否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由人民自己检验。为此,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下人民群众最现实的民生需要、最直接的利益诉求,切实做到人民群众无小事。只有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为了人民,才能更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做大民生蛋糕
人民的需要来自于“现实的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民生需要的基础。经过多年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发展依然存在短板,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把满足人民需要的蛋糕做大,人民分到的民生蛋糕才会更多。新发展理念虽然对发展做出了如“协调、绿色”的基本要求,但其指导下的社会生产始终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在不违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物质财富是民生的基础,新时代下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但其享受型和发展型的物质基础尚不完备。创新发展就是要创新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实现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升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位置,把民生蛋糕做大做好。协调发展就是要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从社会生产整体出发着重解决生产力发展中的“短板”难题。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迅速,一些高尖端产业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在芯片等核心技术生产行业仍然不足,必须要大力发展“短板”产业生产力,建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补足民生蛋糕的短板。绿色发展就是“守底线”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注重于优美的生活环境,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守绿色底线,只有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持久做大民生蛋糕。开放发展拓宽了生产力发展的渠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与其他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生产方式,为做大民生蛋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共享发展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自觉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共建共享使人民积极投身于实现自身需要的劳动中去,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会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做大民生蛋糕提供了坚定的依靠力量。
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民生需要的关键,解决民生问题需要社会生产力取得长足进步。新发展理念作为现阶段系统全面的指导思想,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科学分配利益以改善民生
利益分配是人民进行一切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动力,“现实的人”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及发展需要,利益问题直接关系民生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生实现的物质基础,它是把民生需要这块蛋糕做大,而利益分配则直接关系到人民分到民生蛋糕的大小,蛋糕分配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民生需要的满足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6]新发展理念始终注重于利益分配,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诉求。
创新发展提升了社会利益分配的质量,制度是利益分配的决定力量,制度的创新与变革优化了利益分配的方式。现阶段政府通过调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中低层收入人群的收入,国家通过再分配制度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制度创新使利益分配更加均衡,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协调发展是利益分配的重要依托,在发展过程中要科学统筹城乡、区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应侧重于利益分配短板,着重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需要,实现社会各方面协调科学分配。绿色发展是永续提升分配质量的必要条件,利益分配以生产力不断提高、民生蛋糕不断做大为基础。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170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民生,改善生态就是发展民生,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应加大生态投入力度,使得人人享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开放发展为利益分配提供借鉴经验,在全球民生建设进程中,与他国互相交流借鉴,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分配理念。共享发展是利益分配的核心,是在发展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民共享就是要在利益分配中统筹全局,使得利益分配照顧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共享就是要立足整体,在利益分配中考虑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各方面与各领域;共建共享是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利益分配要最大程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渐进共享是利益分配的过程,生产力的发展不够发达,无法完全做到均衡分配,利益分配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但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利益分配关乎民生实现,应坚守民生底线,突出利益分配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建设。五大发展理念革新了利益分配方式,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分配科学、合理、规范,但是民生建设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利益分配应随着民生需要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并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三、新发展理念的民生指向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终极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思想,新发展理念不仅继承了其根本内容,更对民生的指向做出了新回答。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劳动与实现劳动自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表现形式。新发展理念通过变革生产方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革新,使现实的人从生产实践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不再受生产方式所累。此外,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人民所从事的一切社会生产都是为了自己,人民通过劳动创造的成果就是自己所能获得的成果,这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并且不断推动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积累。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多方面协同发展,自身的个性应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展现出来。新发展理念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民生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民生建设过程中会不断提升人民的文化涵养、生产技能、社会治理参与度等,人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当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生产工具更加专业化,人民逐渐实现自由,可以依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职业、爱好等,最终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民生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与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人民不再受到生存、发展及享受型需要的束縛,可以自由选择社会生产的实践活动,从而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一切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积累,这为实现人类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国家是否富强、民族是否振兴最终还是要落在民生需要的满足程度上,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但最终还是人民幸福梦。民生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实现路径。
新发展理念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但其根本是为了满足民生建设的需要,新发展理念是现阶段实现民生梦的创新路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经济发展呈现出中高速增长、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特点。新发展理念立足于经济新常态、实践新要求、人民新期待,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着力解决民生建设不及时不均衡的问题,坚持质量与效益并举的原则,全方面多层次满足人民美好的民生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发展理念开辟了民生发展的新路径,为中国民生梦的实现拓宽了道路。
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梦。它立足于新时代阐释了人民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中国民生梦始终围绕着新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每个人的民生诉求,全面公平地惠及发展成果。人民幸福的民生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实现中国梦,从民生角度看,意味着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拥有美好而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算真正实现。
总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科学分配利益、实现民生建设的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新时代,我国必将长期坚持新发展理念,朝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稳步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1.
[4]杨小勇,王文娟.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逻辑及化解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2.
[5]华逸婕,张银沁.上海探索党建引领民主实操[J].浙江人大,2019(7):12.
[6]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4-28.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8.
收稿日期:2020-03-2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型式的类型化研究(17BZX017)
作者简介:程涛涛(1996-),男,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杨宁芳(1970-),女,浙江台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