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RSF1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0-09-22宰国真王旭东马梅李彦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浸润性尿路上皮

宰国真,王旭东,马梅,李彦伟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病理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选择性剪接为保持真核生物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丝氨酸/精氨酸富有剪接因子1(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1,SRSF1)为代表性选择性剪接因子,相关研究证实,其在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存在过表达现象[2]。有研究指出,SRSF1可影响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抗凋亡基因(Bcl-X)激活的DNA酶抑制蛋白的剪接,对肿瘤细胞的凋亡、生长起调控作用[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为重要细胞凋亡效应分子,可参与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其水平降低,可引起肿瘤细胞过度增殖。本研究探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RSF1、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2个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手术或活检标本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0个病理检查结果为正常膀胱尿路上皮组织的活检标本为对照组。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4~78岁,平均(51.26±8.52)岁。观察组:男56例,女36例;年龄35~76岁,平均(50.29±6.34)岁;肿瘤分级为53例高级别,39例低级别。所有病理切片由3名资深病理医生根据WHO(2004)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复诊。标本经100 g·L-1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做成厚4 μm的石蜡切片。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方法(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按照免疫组化试剂盒(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说明操作。兔抗人SRSF1多克隆抗体、兔抗人Caspase-3多克隆抗体均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采用梯度酒精、二甲苯对切片进行脱蜡水化,采用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室温处理10 min,进行微波抗原修复,加入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孵育15 min,滴加稀释浓度为1∶200的一抗,在4 ℃保湿盒内孵育过夜。用磷酸缓冲盐溶液冲洗3次,每次3 min,滴加二抗,室温孵育10 min,滴加链亲和素显色10 min。采用苏木精复染,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以磷酸缓冲盐溶液作阴性对照。

1.3 判断标准参考说明书观察SRSF1和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SRSF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Caspase-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或细胞质呈棕黄(褐)色判读为阳性。在高倍镜下进行细胞计数。染色强度打分:棕褐色为3分,棕黄色为2分,浅黄色为1分,无色为0分,并于背景着色对比。阳性细胞占比打分:阳性细胞>75%为4分,51%~75%为3分,11%~50%为2分,1%~10%为1分,阴性为0分。阳性细胞百分比乘以染色强度≥3分为阳性(+)。

1.4 观察指标(1)SRSF1表达及临床意义。(2)Caspase-3表达及临床意义。(3)SRSF1与Caspase-3表达相关性。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SRSF1、Caspase-3表达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对SRSF1、Caspase-3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RSF1表达观察组SRSF1阳性表达率[84.78%(78/92)]高于对照组[10.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单发与多发、低级别与高级别、转移与无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SRSF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性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RSF1阳性表达率高于原发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SRSF1表达及临床意义[n(%)]

2.2 Caspase-3表达观察组Caspase-3阳性表达率[30.43%(28/92)]低于正常组[90.0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单发与多发、原发与复发、低级别与高级别、转移与无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Caspase-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Caspase-3表达及临床意义[n(%)]

2.3 SRSF1与Caspase-3表达相关性观察组78例SRSF1阳性表达中60例Caspase-3呈阴性表达,发生率为76.92%(60/78),14例SRSF1阴性表达中10例Caspase-3呈阳性表达,发生率为71.43%(10/14),两种蛋白表达均为阳性18例,均为阴性4例。以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组Caspase-3与SRSF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9,P<0.05)。

3 讨论

膀胱癌为常见泌尿外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4]。选择性剪接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RSF1与肿瘤直接相关,相关研究证实,SRSF1调控可变剪接事件可促进肿瘤发生,同时可调控细胞侵袭、运动,与恶性肿瘤特点相同[5]。研究显示,SRSF1还通过调控Bcl-X和Caspase激活的DNA酶抑制蛋白的剪接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及凋亡产生影响[6]。此外,肺癌中SRSF1可与抗凋亡蛋白Survivin mRNA结合,增强其稳定性,并促进其翻译,使其表达增加,同时抑制Caspase蛋白,抑制肺癌细胞凋亡[7]。细胞中Caspase蛋白家族通常以酶原(无活性)形式存在,但Caspase可自我活化、相互激活,呈级联放大效应参与凋亡过程,其中Caspase-3尤其重要,可破坏细胞核纤层,破坏细胞结构,参与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8]。

本研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SRSF1、Caspase-3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SRSF1阳性表达率低于观察组,复发性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SRSF1阳性表达率高于原发性癌。这表明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SRSF1高表达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观察组Caspase-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提示Caspase-3可能与肿瘤耐凋亡特征有关。研究发现,膀胱癌组织中Caspase-3低表达,且与膀胱癌复发密切相关[9]。本研究中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与肿瘤复发、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相关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本研究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aspase-3与SRSF1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SRSF1有抑制Caspase-3的作用,两者呈反向平衡。Caspase-3、SRSF1共同调节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凋亡,与其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综上可知,SRSF1可能通过增加抗凋亡蛋白对Caspase-3起抑制作用,以抑制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凋亡。同时,SRSF1与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关系密切,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RSF1高表达与Caspase-3低表达对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病情进展起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浸润性尿路上皮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Snail, CK18和F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