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2020-09-21雷碧彩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乡土资源注意力

雷碧彩

摘要: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如何将连州的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乡土资源  生物课堂  注意力  兴趣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理论知识较抽象,课程紧,任务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生物成绩很差,甚至很难继续学下去。所以,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素养。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乡土资源有易于收集、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等优点,利于学生将身边熟知的知识与课堂中抽象的知识巧妙结合,使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形成对家乡、大自然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升生物学素养。

综上所述,由于笔者所在的城市——连州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所以我慢慢尝试着将乡土资源引入生物课堂。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成绩提高了,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

一、将乡土资源引入课堂,可以提升注意力

对于一节成功的课而言,笔者认为教师的导入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在上课前,我往往会尽可能的准备好引言,目的就是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必修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一上课我就拿出3袋花生,首先让学生观察3代花生的外壳,他们会发现外壳没有什么区别;然后,每袋花生都分别剥壳,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因为他们会发现3袋花生里面花生皮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有黑皮、红皮、白皮。它们的颜色不同,营养价值也不一样,颜色由不同品种的花生的遗传特性决定的。那么同学们对学习遗传学的内容就很有探究欲望了,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将乡土资源引入课堂,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如果能将乡土资源引入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因为乡土资源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他们会觉得学习生物学知识很有用。

比如:在学习选修1《腐乳的制作》时,我就拿出一瓶腐乳,腐乳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但我告诉他们这瓶腐乳不是在超市买的,而是我们连州一个乡——星子镇的一个同学家中自己做的,这时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就上来了,他们也想自己动手做,所以对那节课学得特别认真。

三、将乡土资源引入课堂,可以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今后不管从事任何工作,生活中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学,因此,生物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在高中阶段学习生物学习,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尤为重要。

比如:在学习必修3《生态系统的结构》时,理论知识学习完后,这时,我会摆出一个小鱼缸,请同学们分析这个鱼缸里面的鱼要生活下去,鱼缸应具备什么成分?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将知识学以致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将乡土资源引入生物课堂,收到的效果是明显的。所以笔者将在这方面坚持下去,不断地去挖掘連州的乡土资源,丰富课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乡土资源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