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含利福喷丁或利福平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
2020-09-21马军珂张光文
马军珂 张光文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侵入机体的各个器官,其中以肺部为主,称之为肺结核[1];老年人因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更易患病。临床主要是为该类患者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但长时间用药易对患者的肝脏造成损伤,还可能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因此在药物选择时应加以慎重。此次研究对9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以研讨含利福喷丁或利福平联合化疗方案的药物性肝损伤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数据
将我院在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98例,均依据《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年订)》[2]被确诊。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分布在60--81岁范围内,平均(68.1±4.4)岁;体重在40--78kg之间不等,平均(52.8±3.1)kg;发病时间为2--13d,平均(4.8±1.2)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9例;二组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入组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有知情同意权。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利福平联合化疗方案,每日晨起口服吡嗪酰胺1.25g,异烟肼0.3g,乙酰丁醇0.75g与利福平0.45g,1次/日,连续用药2个月;第3--6个月,每日晨起口服异烟肼0.3g、利福平0.45g,1次/日。
实验组:采用利福喷丁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每日晨起口服吡嗪酰胺1.25g,异烟肼0.3g,乙酰丁醇0.75g,1次/日。利福喷丁0.6g,2次/周。第3--6个月,每日服用异烟肼0.3g,1次/日,利福喷丁0.6g,2次/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3]
治疗6个月后,患者全胸片检查可见肺部结核病变完全吸收,空洞闭合,痰液检查结果转阴,则为显效;患者的全胸片检查可见肺部结核病变部分吸收,空洞基本闭合,痰液检查结果转阴,则为有效。患者的肺部结核病变吸收情况、空洞闭合情况不佳,痰液检查结果为阳性,则为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值=(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觀察指标
①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患者的ALT(谷丙转氨酶)或TBIL(总胆红素)含量为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上,则可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②肝功能指标:测定并对比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ALT、TBIL、ASL含量。③总化疗时间。
1.5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进行分析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结果采用t值验证,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采用2值验证,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肝损伤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接近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二组患者的肝损伤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肝损伤发生率为10.20%(5/49),低于参照组的的28.57%(14/49),经统计2=5.2885,P=0.0215。治疗前,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用药治疗后,实验组的肝功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见表2。
2.3 二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实施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实施时间为(5.24±0.50)个月,参照组为(7.55±0.74)个月,实验组显著短于参照组,经统计t=18.1058,P=0.0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二组患者的皮疹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是在用药一周内出现皮疹,1例是在用药第三周出现皮疹,发生率为4.08%(2/49)。参照组组患者中,有2例是在用药一周内出现皮疹,2例是在第二周出现皮疹,4例是在用药第三周出现皮疹,发生率为16.33%(8/49)。
实验组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经统计2=4.0091,P=0.04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出现皮疹后均停药,经抗过敏治疗,皮疹在2--9天内逐渐消失。
3 讨论
利福平与利福喷丁均属于利福霉素抗生素类药物,在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性应用。不同药物之间,其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均有所不同。近年来,利福平的耐药菌株种类与数量在不断增加,导致其用药效果逐渐下降。与利福平比较,利福喷丁的抗菌谱性质与其相同,如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衣原体以及病毒等可以产生较好的抑制、杀灭效果;尤其是针对结核杆菌,利福喷丁的抑菌效果可达利福平的两倍及以上,利福喷丁的血药浓度能够快速到达高峰,其半衰期相对较长,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4]。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对比,统计值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利福喷汀与利福平的抗结核效果接近。实验组的肝损伤发生率、皮疹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化疗方案实施时间,组间比较P<0.05,说明利福喷丁更具优势。老年肺结核患者在经抗结核治疗时,肝脏极易受损,出现药物性损伤,为其使用利福喷丁药物,能够减小肝脏损伤程度,通过保肝降酶控制法确保化疗效果与安全性[5]。对于在用药期间出现皮疹的患者,要及时停药,找出导致皮疹发生的药物,并予以积极的抗过敏治疗。此外,利福喷丁与蛋白的结合率较高,耐受性好,血药浓度平稳,药物在机体组织中的作用时间较长,因此无需每日服用,一周服用两次即可,很适用于长期进行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
综上,为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含利福喷丁联合化疗方案,安全又有效,有助于减小药物性肝损伤,缩短化疗方案实施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刘芳,臧珊珊,刘永梅等.抗结核治疗致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9):56-59.
张亚平.两种化疗方案化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9):663-665.
杨军,魏敏.含利福平或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的疗效及药物性肝损伤的比较[J].肝脏,2017,22(1):55-58.
孙丽梅,苏海涛,王海荣.不同治疗方案对合并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17(5):330-333.
王超,郭立杰,张海丛等.初治结核病患者预防使用保肝药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价值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9):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