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及改进策略

2020-09-21刘晶晶

管理学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运行现状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策略

刘晶晶

[摘 要] 作为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环境监测所得数据客观、公正、真实、有效的根本基础,相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切实、是否健全、是否完善极为关键。文章结合当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普遍运行现状提出了相应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够为环境监测质量管控体系的愈发完善与健全有所裨益。

[关键词]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

(一)制度体系有待更新完善

近年来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监测领域的不断延伸,使得质量管理的内容与形式均出现了不小的改变,而部分监测站仍沿用原有老旧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且在国家相关制度规范及行业相关标准颁布后也未及时予以更新、完善、补充,因而导致部分质量管理制度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要求。

(二)管理体系不够切合实际

部分监测站未真正认识与理解构建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意义,以致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未结合地区环境监测实际,且为过度迎合计量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的双要求,从而致使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顾此失彼”。同时,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应内容的编制与补充、更改过于依赖、模仿上级文件,过度照搬照抄,而与实际偏差过大,缺乏一定的适用性与指导性,以致与所在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存有偏差,致使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成为“一纸空文”,适用性、可操作性普遍较差。

(三)对质量管理存在认知偏差

部分监测站领导不够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从而使得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控理念贯彻落实不到位,另外,质控人员对环境监测布点、采样及现场监测等技术环节监督控制不重视、不到位,以致环境监测数据失真、失准。

(四)人才配备有待完善与优化

由于当前环境监测水平及专业人员相对缺乏,部分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量较大,特殊的工作环境导致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人才不足,现场环境监测质量也缺乏必要管控措施,部分监测站人员存在身兼多职现象,因而对相关环境监测质量数据分析缺乏科学判断力,对编制环境监测质量管控报告经验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运行体系构建与运作、完善。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的改进策略

(一)加大重视程度,完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在当前环保工作巨大转变的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站须认准形势并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与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与完善,依据当前监测领域及工作任务,加大对环境质量预警及管控工作力度,全面、客观、精准评估环境质量现状与未来趋势,及时预警各类环境突发状况,保障相应监测数据精准,为区域环境质量监管提供支撐。其次,监测站要按照监测质量管理深度与幅度,以技术为支撑,依照相关制度规范及行业现行标准建立与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管控需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改善以往监测数据、监测信息失真情况,适应切实需要。最后,监测站要将优化与完善质量管理运行体系作为提升监测水平主推点,适时调整质量管理各环节有待改进之处,不断优化监测质量管理各环节,规范质量管理各环节制度执行力度,真正做到“质量问题有主责、数据信息有依据、质量管控有监督”。

(二)紧抓制度落实,确保管理体系切合实际

1.注重质量管控制度的贯彻

监测站要按照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控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当地环境监测质量管控实际,制定与之相应的制度规范,颁布质量管理目标、监测数据信息等的量化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人员相关职责等规范性文件;并按照规范文件的制度要求不断完善实验室内部质量管控举措,促使环境监测各关键节点流程以技术标准为依据,真正实现以标准规范监测行为、评价监测质量,并依托规范化的制度与监测质量评价体系,推进各监测环节质量的有效提升。

2.构建切合实际的管理体系

相应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切合实际、具有特色,不能“生搬硬套”而导致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同时,针对上级下发的质量管理标准要求,不能盲目按照体系标准“照葫芦画瓢”,过度模仿与依赖极有可能会因适应性、指导性差而导致质量管理工作举步维艰,而唯有结合环境监测实际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要求,并有效融入质量管理体系中,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切合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1]。

(三)提升管控意识,抓好环境监测技术管理

1.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控意识

监测站及主管部门要将环境监测质量管控作为工作推进的重点。各层级管理人员及一线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明质量管控责任目标及岗位职责。不断加大对环境监测质量管控宣传,监测站可通过开展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教育培训、宣讲会及各类专业教育讲座等形式,将环境监测管控意识落实到各岗位层级。同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控机构,各层级管理人员及一线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明确质量管控责任目标及岗位职责,以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控各环节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2.抓好监测质量全过程管控

监测站及主管部门须严格依照行业内相关制度规范,对环境监测站的相应资质认证、设立条件、性质等予以明确规定,以不断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有效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另外,监测站要重视做好对日常监测全过程的监管,定期有计划地对监测数据进行抽样测定,对环境监测分析进行全过程监督与指导,并对违反环境监测规范要求的违规行为及时要求整改,进而有效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权威性与认可度[2]。

3.加强环境监测各环节技术管控

一是,规范环境监测行为。要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标准规范要求,对超越监测资质范围的业务及时予以否定,以保证监测行为合法有效,并立足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在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标准上进行优化配置。二是,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在专业环境监测人员的管理上,务须严格按照持证上岗、定期考核、换证审核及技能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在环境监测站建立动态的监督管理体系。针对持证人员做好定期换证考核,在换证时要将技术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并将考核合格与否作为审核发证的主要指标,坚决杜绝无证人员及考核不合格人员单独操作。三是,注重监测质量的闭环管理。针对当前环境监测数据“测量不准确、上报不真实”的问题,在进行环境监测时要找准点位、把握频次,要注重对现场采样、监测方法、试剂质量及操作技能等予以全程质量监督与控制,杜绝各种不规范操作行为。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杜绝各种人为干扰因素对监测质量的影响,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将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贯穿至全程,形成规范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四是,明确监测过程的风险管控要点。针对环境监测各环节及操作规程,监测站要拟定科学的质量事故预警方案。在日常监测中要重点对现场采样及样品的运输、交接、分析测试等环节量值传递的统一性予以重点控制,对于原始监测数据及异常样品要及时封存备查,将具有可追溯性的数据信息等客观证据做好留存,以为后期质量事故的核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按要求严格落实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案,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检查与质控抽检、对比监测等工作,进而为各污染源数据的真实、准确提供保障。

(四)注重人才培养,紧抓监测人员素养提升

1.注重环境监测人才培养

监测站要树立全员参与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理念,针对各层级人员要不断强化岗前、岗中技能培训,针对新时期环境监测业务技能及原则要求及时进行全员培训,以切实提升环境监测业务技能。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及应急能力教育培训,以适应当前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工作需求。例如,在进行专业环境监测人才培养时,要重点解决并提升质量管理人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专业化知识及操作技能上进行着力,通过同行业的业务技术交流为突破口,促进环境监测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

2.注重管理人员素养提升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是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直接推动者,对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履职,把好各监测环节数据的审验关。并且,针对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要及时上报、纠正,进而有效确保监测数据的规范性与真实性。

三、结语

综上,要想切实提升当下的环境监测质量,首先须树立全员参与的环境监测质量管控意识,健全并不断完善相应环境监测质量管控体系,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资金、人力、资源投入,严格依循相应规范制度、规定要求开展环境监测,进而切实提升环境监测的规范性、科学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甜.关于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45.

[2]潘佳佳.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化工管理,2019(30):26-27.

猜你喜欢

运行现状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策略
基于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管理与探索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军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关于高校门户网站安全问题的思考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