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2019年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研究文献分析

2020-09-21赵春会王建林

农技服务 2020年9期
关键词:发文太阳能西藏

赵春会, 李 哲, 赵 耀, 王建林

(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 林芝 860000)

据欧洲联合研究中心预测,太阳能是未来最主要的战略能源[1]。袁小康等[2]提出以太阳辐射总量、日照长度>6 h等为指标,将全国太阳能资源划分为五类,其中西藏年日照时数和年辐射总量分别为3 200~3 300 h和6 690~8 360 MJ/(m2·a),属于第一类。西藏由于海拔高,大气清洁,空气干燥,纬度低,太阳总辐射较大,太阳年总辐射值为5 000~8 000 MJ/m2,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2倍,呈自东向西递增形式分布[3]。西藏因其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对因海拔高而导致的气温低起到了补偿作用,这也是西藏的许多农作物成为世界上同类作物分布最高限度的原因。如青稞及春小麦分别在海拔4 750 m和4 400 m种植成功[4]。另外,西藏的太阳能资源理论总储量仅次于新疆,占全国的16.08%。单位面积储量1 922 kWh/(m2·a),列第1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72%,比全国第2位的青海省高1.5%,但是总储量比青海省高72.81%[5]。西藏太阳能光照时间长,变化小,仅有2%的地区太阳能资源缺乏[6],但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研究多运用于太阳能产业、光伏产业和光热产业[7-13]。学者们对西藏地区的作物栽培如何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的研究较少。笔者对近10年来学者们对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为加强西藏太阳能资源利用及其延展性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为数据源,选择高级检索,检索主题为西藏,并含太阳能资源,检索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国内发表的有关西藏太阳能资源文献(含出版著作、论文集、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简报等)。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及Excel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数据库的发文量

由表1可见,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研究文献共74篇。其中,48篇的来源数据库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占64.86%;5篇的来源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占6.76%;18篇的来源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占24.32%,2篇来源于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占2.70%,1篇的来源于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占1.35%。说明,西藏太阳能的文献在不同数据库的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来源于4个数据库。

表1 2009—2019年我国西藏太阳能研究文献不同来源数据库发文量

2.2 不同年份及作者学科类别的发文量

2.2.1 不同年份 如图1所示,2009—2010年发文量相差1篇,2011年和2018年发文量为2次最低峰值,发文量均为3篇,2012年与2017年为2次最高峰值,发文量均为10篇;2014—2017年发文量变幅较小,发文量分别为9篇、8篇、9篇及10篇。说明,此时学者们对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研究比较集中。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研究在前期表现为前一年低而后一年高,但在后期表现为前一年高而后一年低。表明,研究者陆续关注了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对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相关研究呈阶段性。但截至2019年,有关西藏太阳能资源研究的发文量相对减少,说明对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研究关注度降低。

2.2.2 不同学科类别 经学科分类检索(有交叉学科)为77篇文献。如图2所示,31篇文献为工业经济,占40.26%;19篇为建筑科学,占24.68%;8篇为电气工程学科,占10.39%;4篇为动力工程学科,占5.19%;3篇为大气学科,占3.90%;国民经济学科及城乡规划与市政学科均为2篇,均占2.60%;旅游经济学科、农业经济学科及矿业学科发表文献均为1篇,均占1.30%;其他学科共5篇,占6.49%。可见,发表文献学者的学科分布不均,其中以工业经济学科为主,说明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研究人员多与工业应用专业相关,在该研究上有跨学科研究,但比例较小。总体来看,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研究者具有分布集中、跨学科范围小、涉及研究者专业交叉等特点。究其原因:一是研究西藏太阳能资源为工业经济学科,以建设应用实际为主,复合形式组成的响应机制等多综合因素问题研究较少[14-19];二是专业研究西藏太阳能资源对当地作物栽培影响调控的学者没有延展继承性,对此关注度较低,运用于农业生产较少[20-23],这也是西藏太阳能在指导西藏栽培措施上应用较少的原因。

2.3 文献作者隶属机构分布

中国知网收录的数据源中,仅对39个机构进行统计,共发表文献70篇。从表2可知,西藏大学发表文献8篇,占11.4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发表文献均为7篇,均占10.00%;西藏西藏民族学院发表文献4篇,占5.71%;西南交通大学及重庆大学发表文献均为3篇,均4.29%;清华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及西藏民族大学发表文献均为2篇,均占2.86%;其余机构均发表文献1篇,占1.43%。发表文献的机构主要以当地的研究机构及院校为主。西藏太阳能资源领域还有大量未知规律及一些客观事有待研究发现,需要各地区机构加大研究力度,以平衡地区间、院校间及各研究所推广站的研究,将太阳能应用在西藏作物栽培措施上,从而推广新型栽培技术[16-17]。

表2 2009—2019年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研究文献作者隶属机构分布

2.4 不同层次的发文量

中国知网收录的数据源中,仅对66篇文献进行了研究层次分类,共分为6个研究层次。由表3可见,工程技术(自科)研究层次的文献为30篇,占45.45%;行业指导(社科)的文献为20篇,占30.30%;基础研究(社科)的文献为9篇,占13.64%;行业技术指导(自科)的文献为4篇,占6.06%;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和专业实用技术(自科)的文献分别为2篇和1篇,分别占3.03%和1.52%。可见,现在对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研究层次主要针对工程技术(自科)研究,也表明目前对西藏太阳能资源研究利用以工程类为主。

表3 2009—2019年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研究文献不同层次的发文量

2.5 不同主题的发文量

经主题分类检索(有主题交叉文献),对前20个主题进行统计,其余主题归纳为其他,共151篇文献。由图3可见,太阳能资源为主题的文献为29篇,占19.21%;太阳能为主题的文献为11篇,占7.28%;太阳能产业为主题的文献为9篇,占5.96%;可再生能源为主题的文献为6篇,占3.97%;开发利用及室内热环境为主题的文献均为5篇,均占3.31%;清洁能源、民居建筑、太阳能供暖及室内空气温度为主题的文献均为4篇,均占2.65%;日照时数、太阳能发电、生态安全屏障、光伏电站、西藏地区、窗墙面积比、西藏自治区、被动式太阳房、居住建筑及光伏产业为主题的文献均为3篇,均占1.99%;其他文献为40篇,占26.49%。说明,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研究主要为太阳能资源的客观事实,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而对其在栽培措施及作物影响因子之间的配合应用研究尚少。研究的重点是太阳能的基础特性[24-25]及开发利用[26],而对其影响作用等研究极少,这也是作物生态影响机制科研成果较少的原因。

3 小结

目前,太阳能研究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其转换为光能、热能以加大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其对作物栽培措施及生态因子影响应用较少,研究较薄弱,不利于太阳能资源生态因子在栽培技术上的推广应用。研究机构不集中,研究人员较分散,学科跨度较大,导致主要的科研力量不能专一研究,造成研究太阳能资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学者较少,太阳能指标对作物栽培调控效应的理论较匮乏。我国西藏太阳能资源科研影响其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特性研究有成果后才能向栽培措施方向转化,而太阳能资源在栽培措施方面的研究可从工程措施研究领域获得新栽培途径和方法。

猜你喜欢

发文太阳能西藏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都是西藏的“错”
瞿晓铧: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
太阳能维修等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