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2019年我国青稞栽培技术研究文献分析

2020-09-21赵春会王建林

农技服务 2020年9期
关键词:推广站青稞青海省

李 哲, 孙 玉, 赵春会, 王建林

(西藏农牧学院 植物科学学院, 西藏 林芝 860000)

青稞(HordeumvulgareL.var.nudumHook. f.)隶属禾本科大麦属作物,由于其内外稃与颖果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米大麦、淮麦、元麦、裸大麦等,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1-2]。青稞起源于西亚时期,现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青海、海南和甘肃等海拔3 200~3 300 m的地区,其中以西藏自治区种植面积最广,是藏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产业。青稞栽种面积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是全球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3-4]。青稞既是藏族人民的粮食作物,又是农业发展、畜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农牧民经济收入的基础[5]。青稞是加工糌粑的主要原材料,也用于酿制青稞酒、饴糖和医药的原料牲口饲料;因其具有高蛋白、纤维素含量高、低脂肪和低糖的特性,且又含丰富的钙、镁、锌、锰等较多微量元素矿物质,成为当今人们对慢性病的理想食疗与保健食品,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此外,青稞还具有耐旱、耐寒、耐低温、抗干旱、耐盐碱、耐瘠薄、生育期短与营养丰富等优点[6-9]。青稞具有较短的潜伏期,以及极强的耐寒与耐旱性,对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有重要意义[10]。随着我国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青稞地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渐渐凸显,为提高牧民们的生活水平及增加物质保障,需做好青稞栽培技术的科研工作[11]。因此,笔者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对2009—2019年在国内发表有关青稞栽培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日后青稞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检索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国内发表的有关青稞栽培技术的文献,包括出版著作、文献综述、学位论文以及简报等形式。

1.2 研究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对不同资源类型、主题层次的研究文献、不同年份及研究层次发文量、文献作者隶属机构、文献来源与学科领域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资源类型的发表量

由图1可知,共检索出197篇文献。其中,发表在期刊的文献最多,达189篇,占95.94%;其次,为硕士论文为6篇,占3.05%;博士论文仅2篇,占1.02%。表明,青稞栽培技术文献研究中发表在期刊的最多,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较少。另外,青稞栽培技术相关研究的培训与会议较少,应加强对青稞栽培技术等会议交流,通过电视、简报等传播获取相关技术知识。

2.2 文献主题层次

由图2可知,197篇相关文献中,选取10个主题层次分析,即154篇文献,栽培技术主题研究领域的文献最多,达50篇,占32.47%;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领域的有26篇,占16.88%;以新品种、甘南州与裸大麦研究领域的均为14篇,均占9.09%;以青海省为研究领域的有9篇,占5.84%;以春青稞、高寒地区与高产栽培为研究领域的有7篇,占4.55%;以藏青2 000为研究领域的有6篇,占3.90%。表明,我国青稞栽培技术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而对于新品种培育等方向的研究尚少,应加强此方面科学研究[12]。

2.3 不同年份及研究层次文献发文量

2.3.1 不同年份发文量 由图3可知,2002年青稞栽培文献发表量最少,仅8篇;2018年文献发表量最多,达35篇,2009—2016年文献发表量不断上升,而2009—2015年文献发表量每年均少于20篇,2016年和2018年文献发表量分别达33篇和35篇。表明,学者在青稞栽培方面的研究关注具有阶段性,发文量虽呈上升趋势,但不稳定。

2.3.2 不同研究层次发文量 由图4可见,197篇相关文献中仅对191篇进行不同研究层次分析,其中,工程技术(自科)发文量最多,为94篇,占49.21%;专业实用技术(自科)、行业指导(社科)发文量各为33篇,各占17.28%;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发文量为16篇,占8.38%;行业技术指导(自科)发表量为10篇,占5.24%;职业指导(社科)发表量为3篇,占1.57%;基础研究(社科)与政策研究(社科)的发文量最少,各1篇,各占0.52%。说明,我国青稞栽培技术研究重点在于工程技术(自科)、专业实用技术(自科)、行业指导(社科)。

2.4 文献作者隶属机构

197篇相关文献中仅对135篇的40个隶属机构进行分析。其中,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发文量最多,为19篇,占14.07%;甘肃省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发文量为12篇,占8.89%;西藏农牧科学院发文量为8篇,占5.93%;西藏日喀则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发文量为7篇,占5.19%;四川省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青海省门源县种子经营管理站发文量分别为6篇,均占4.44%;甘肃省卓尼县农林工作站发文量为5篇,占3.70%;西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文量为4篇,占2.96%;发表文献3篇的机构有12个,分别为青海省贵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青海省门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临潭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省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民族学院、青海大学、甘肃省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省卓尼县种子管理站、青海省海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省甘南州种子管理站与青海省海西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均占2.22%;发表文献2篇的机构有12个,分别为青海省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青海省共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研究院、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西藏农牧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省乌兰县种子站、中国农业科学院、青海省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与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均占1.48%;发表文献1篇的机构有8个,分别为青海省格尔木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西藏民族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甘孜州八美农业试验场、青海省小寨良种试验站、西藏大学与青海省互助县林川乡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均占0.74%。表明,我国在青稞栽培技术的研究机构分布非常广泛,由此,在培养青稞栽培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极其重要。

2.5 文献来源

从表1可知,197篇文献中,选取文献来源分布中前11名发表的61篇文献来源进行分析,其中《西藏农业科技》相关研究最多,为22篇,占36.07%;《河南农业》《青海科技》《种子》《云南科技报》上的非常少,均为1篇,均占1.64%;《农民致富之友》为14篇,占22.95%;《现代农业科技》为13篇,占21.3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农业》《中国农技推广》《中国农业科学院》均为2篇,均占3.28%。

表1 2009—2019年青稞栽培技术文献来源分布

2.6 文献学科领域

由图5可知,因存在交叉学科,故共检出204篇文献,其中作物学科领域最多,为152篇,占74.51%;其次是农业经济领域,为39篇,占19.12%;蔬菜领域为5篇,占2.45%;植物保护和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均为2篇,占0.98%;而工业经济、食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农业工程领域均为1篇,均占0.49%。说明,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分布不均匀,以作物学科领域的研究为最多,其他学科领域方面研究极少,跨领域研究的比例小。

3 小结

从分析结果得出,有关于青稞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广泛,在2018年达到成熟阶段。2009—2019年相关文献197篇,研究主题内容多集中于栽培技术与高产栽培技术上;从文献的资源类型看,期刊篇数最多,占95.94%;从不同年份及研究层次的发文量看,虽发文量不稳定,但始终呈上升趋势;不同研究层次的文献多集中于工程技术(自科)、专业实用技术(自科)等方面;从文献来源及学科领域分布看,相关文献刊登于《河南农业》《青海科技》《云南科技报》与《农业工程》等非常少;在《西藏农业科技》刊登较多。另外,栽培技术研究领域先应强化落实优惠政策,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加强专业种植栽培技术的培训与会议交流,得到政府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资助,才能大力发展[13-14]。

青稞作为高原地区非常重要的农业作物之一,经济价值极高[15]。在种植栽培方面,我国对青稞栽培技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成熟的技术。加强科学栽培,可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及保障经济收入来源。研究青稞栽培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制定科学的栽培措施,从而实现青稞的高产量和高优质,保障牧民高收入[16-17],推动青稞产业化与农业技术的发展,促进青稞栽种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推广站青稞青海省
青海省高速公路集中监控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青稞地里的母亲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问题浅析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唐山开展海水水生动物苗种繁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