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年青稞育种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0-09-21赵春会马跃峰孙文荣王建林
李 哲, 赵春会, 赵 耀, 马跃峰, 孙文荣, 王建林
(西藏农牧学院 植物科学学院, 西藏 林芝 860000)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与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南极与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1]。西藏地区的整体海拔相对较高,地质复杂,太阳辐射强烈、气候寒冷和空气稀薄,因此地面气温较低,可种植农作物种类非常有限。青稞又叫元麦、淮麦、裸大麦等,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北与西南地区及沿海地区[2],具有抗旱、耐瘠、高产稳产与生育期短等特性[3-4]。青稞是青藏高原的特色农作物,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与营养,开发利用价值高,在西藏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5-8],是西藏第一大粮食作物[9-10],占西藏粮食作物总面积的60%以上[11-12],对西部大力发展和边疆安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3]。笔者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2010—2020年发表在国内有关青稞育种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对今后青稞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以“青稞育种”为主题,并含“育种”,检索国内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国内发表的有关青稞育种研究的文献,其包括文献综述、学术论文以及简报等。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检索出的文献中分别统计研究主题分布、不同年份及作者发文量、学科分类、基金项目支持等内容,利用Excel与Word 2016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主题的发文量
从图1可知,搜集的105篇相关文献中,选取前20个不同主题104篇文献分析,其中,以青海省与遗传多样性为主题的发文量最多,分别为10篇,均占9.62%;以青藏高原为主题的有9篇,占8.65%;以种质资源为主题的有8篇,占7.69%;以SSR与农艺性状为主题的有7篇,占6.73%;以β-葡聚糖为主题的有6篇,占5.77%;以新品种、青稞产业与甘孜州为主题的分别有5篇,均占4.81%;以大麦品种与甘南洲为主题的分别有4篇,均占3.85%;以聚类分析、育成品种、多样性研究、主成分分析、穗粒数、育种工作、品种区域试验与多样性分析为主题的均有3篇,均占2.88%。表明,我国青稞育种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青海省、遗传多样性和青藏高原,对于在聚类分析、育成品种、多样性研究、主成分分析、穗粒数与育种工作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非常少。
2.2 不同年份的发文量
由图2可见,2020年青稞育种的发表量最多,达18篇,2016年的发表量最少,仅5篇;2010—2016年发表量变化幅度较大,2016—2020年文献发表量基本呈上升趋势;2011年、2018年与2019年发表量均有14篇,2013年为16篇。
2.3 不同学科类别的发文量
由图3可见,仅对96篇相关文献进行不同学科类别统计得出,作物学科类别发文量最多,达74篇,占比77.08%;农业经济学科为14篇,占14.58%;植物保护学科为4篇,占4.17%;食品学科为2篇,占2.08%;历史与蔬菜学科均为1篇,均占1.04%。说明,跨领域研究的范围不广泛,以作物学科类别研究的发文量为最多,蔬菜、历史、食品与植物保护学科类别方面研究的极少。
2.4 不同文献来源分布
从表1可知,文献来源分布中前20名共71篇文献进行分析,其中刊登在《中国农业科学》《复旦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青海农技推广》《中国种业》《四川农机》和《西藏发展论坛》上的均为1篇,均占1.41%;发表在《西藏农业科技》的文献最多,为22篇,占30.99%;发表在《大麦与谷类科学》的为9篇,占12.68%;发表在《麦类作物学报》的为7篇,占9.86%;发表在《西藏日报》为4篇,占5.63%;发表在《农民致富之友》《江苏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和《作物杂志》的均为3篇,均占4.23%;发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农业学报》《农民日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植物生理学通讯》均为2篇,均占2.82%。
表1 2010—2020年青稞育种文献来源分布
2.5 不同基金项目的发文量
由图4可知,基金分类检索(有基金交叉文献)共有29篇文献。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最多,均为7篇,均占24.1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的为5篇,占17.24%;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的为3篇,占10.34%;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水利科学技术计划项(水利部948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基金项目发文量最少,均为1篇,占3.45%。表明,青稞育种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非常少,而科技支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方面相对稳定,需加强对青稞育种研究的资助。
3 小结
对2010—2020年青稞育种研究文献分析得出,青稞育种的文献研究主题内容以青海省与遗传多样性为主题的发文量最多,分别为10篇,均占9.62%;从不同年份的发文量看,从2016年的5篇至2020年的18篇呈增长趋势;2020年的发表文献量最多,为18篇,2010—2016年文献发表量变化幅度较大,2016—2020年文献发表量呈上升趋势;从不同学科类别的发文量看,作物学科类别发文量最多,达74篇,占77.08%;从不同文献来源分布看,刊登于《中国农业科学》《复旦大学》《河南农业科学》和《青海农技推广》上的极少,均为1篇,均占比1.41%;《西藏农业科技》来源文献最多,为22篇,占30.99%;基金项目文献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最多,均为7篇,均占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