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位MRI检测下腰椎小关节积液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2020-09-18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集团总医院放射科四川攀枝花617023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集团总医院骨科四川攀枝花617023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贵州贵阳550002
1.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集团总医院放射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23)2.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集团总医院骨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23)3.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贵州 贵阳 550002)
万青松1 马 刚2 李世荣3
腰椎退变性滑脱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学者根据病变过程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包括功能障碍期、失稳期以及重建稳定期,三个时期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但在三个时期的变化中小关节积液量会出现变化,而临床治疗时,第二期需要进行固定融合,第三期则无需进行融合手术[1-2]。因此精确地判定腰椎退变性滑脱分期可为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小关节积液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72例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9.6±4.3)岁。纳入标准:经检查和诊断均符合腰椎退变性滑脱诊断标准[3]的患者;②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排除腰椎MRI检查与腰椎过屈过伸位X片检查间隔超过半年的患者;②排除有腰椎外伤史、手术史的患者;③排除合并腰椎肿瘤、感染等影响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进行腰椎MRI检查,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超导型MRI扫描仪进行检查,在患者腰部表面放置线圈,磁场强度设置为1.5T,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扫描,检查轴位MRI T2加权像上的小关节积液量情况。采用腰椎过屈过伸位进行X线检查,取侧卧位。所有MRI和X线片采用Centricity Enterprise Web viewer进行测量[4]。
1.2.1 椎体矢状面滑脱:采用Tailliard法测量过屈过伸侧位片之间椎体滑脱的距离。
1.2.2 椎体间角度:测量过屈过伸侧位片滑脱段的上、下位椎体终板之间形成的夹角。
1.2.3 小关节积液量:在MRI T2下取垂直于小关节的关节面最宽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1.2.4 椎间盘退变分级:按Pfirrmann间盘退变分级[5],Ⅰ级:髓核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同,纤维环、髓核分界清晰,椎间盘高度正常。Ⅱ级:髓核呈不均匀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同,内部可有水平状信号,纤维环、髓核分界清晰,椎间盘高度正常。Ⅲ级:髓核呈不均匀中等信号,纤维环、髓核分界模糊,椎间盘高度降低。Ⅳ级:髓核呈不均匀中等或低信号,不能区分纤维环和髓核,椎间盘高度下降。Ⅴ级:髓核呈不均匀低信号,不能区分纤维化和髓核,椎间隙狭窄。
1.2.5 小关节软骨退变分级:按照小关节软骨退变分级标准[6],1级:关节表面完整且覆盖较厚软骨。2级:关节表面覆盖较厚软骨,存在少量缺损。3级:关节表面未被软骨完全覆盖,关节中可见软骨下骨。4级:关节表面仅少量软骨。
1.2.6 软骨下硬化分级:根据腰椎轴位MRI分级标准[7],1级:关节突覆盖皮质骨。2级:关节突覆盖零散的皮质骨。3级:关节突覆盖皮质骨面积不足一半。4级:关节突覆盖致密的皮质骨,且面积超过一半。
1.2.7 关节炎分级:根据标准[8],1级:正常。2级:关节间隙狭窄或有少量骨赘生成。3级:关节下软骨硬化或骨赘形成较多。4级:骨赘生成明显。
1.3 观察指标将小关节积液量超过1mm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小关节积液量不超过1mm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年龄、滑脱变化及角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各分级程度,分析关节积液量与腰椎滑脱变化值的关系。分级程度观察椎间盘退变分级、软骨退变分级、关节炎分级以及软骨下骨化分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组间等级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检验进行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年龄、滑脱变化及角度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年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滑脱变化以及角度变化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年龄、腰椎滑脱变化及角度变化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年龄、腰椎滑脱变化及角度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 年龄(岁) 腰椎滑脱变化(mm) 腰椎角度变化(°)对照组(n=39) 52.29±4.63 2.36±1.06 6.12±2.37观察组(n=33) 51.82±4.56 5.04±1.15 11.09±3.24 t 0.432 10.281 7.501 P P>0.05 P<0.05 P<0.05
2.2 两组患者各分级比较对照组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关节炎分级、软骨退变分级以及软骨下骨化分级平均秩结果大于观察组,P<0.05,说明对照组在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关节炎严重程度、软骨退变程度以及软骨下骨化程度较观察组严重。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关节炎分级、软骨退变分级以及软骨下骨化分级平均秩结果比较
2.3 观察组腰椎关节积液量与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观察组33例患者腰椎关节积液量与腰椎滑脱变化值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腰椎关节积液量与腰椎滑脱变化值呈明显正相关(r=0.767,P<0.05)。见图1和图2。
3 讨 论
图1 腰椎关节积液量与腰椎滑脱变化值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图2 腰椎关节积液量与腰椎滑脱变化值做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退变性腰椎滑脱是脊柱滑脱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腰椎退变导致上下椎体发生相对滑移所造成。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腰部疼痛、感觉麻木、异常等,运动感觉减弱。据研究显示[9],腰椎滑脱发病率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流失较多,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增加腰椎滑脱的发生率。其中以L4-5节段发病率最高。还有研究表明[10],女性腰椎滑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绝经期容易造成骨质疏松有关。
临床上对腰椎不稳的检查方式多采用过屈过伸位X线片检查,但随着影像学的发展,MRI对腰椎不稳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MRI根据临床不同需要进行不同方位的图像采集(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等),判断更为精准。MRI作为多参数成像,T1和T2加权序列差异明显,对判断不同组织如神经、肌肉、脂肪等信号差别具有明显优势。目前MRI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成为判断腰部疼痛的首要评估手段。而有学者根据MRI制定了小关节退变程度的分级,发现腰椎小关节退变与腰椎稳定性有明显关系。关节积液是由小关节退变生成,和其他滑膜关节的关节炎所产生的积液原理相同,关节积液与关节的退变程度有关系,因此认为关节积液与腰椎稳定性也有一定联系。而MRI对关节积液有较好的显示,因此采用MRI检查关节积液情况对腰椎稳定性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进行研究,采用MRI检测小关节积液情况,分析有无积液患者的腰椎情况,结果发现,有积液组患者腰椎滑脱变化值以及角度明显大于无积液患者,提示有积液患者腰椎稳定性相对无积液患者更差。根据所提出的腰椎退变理论,在腰椎处于第二期(失稳期)之后,腰椎的稳定性随着退变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因此当小关节出现骨赘形成、关节内积液、关节炎等表现时,表明腰椎退变进行第三期(重建稳定期),此时虽然存在腰椎滑脱,但稳定性明显增加。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腰椎小关节积液量与腰椎滑脱变化值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无积液组患者相对于有积液组患者腰椎稳定性更稳定,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小关节积液量越多,腰椎移动程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