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培育
2020-09-17刘玥
刘玥
摘 要: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大多数的恋爱观念积极健康,但仍有部分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和行为有一定误区。恋爱现象普遍化、恋爱动机复杂化、恋爱行为开放性和恋爱心理脆弱性等现状,通过分析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等方面的影响因素,针对以上因素提出了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恋爱观培育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念。
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5.5;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133-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4月13日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对于“青年婚恋”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提出了详细的方案。恋爱,不仅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更是人生中的重要课题,学会恋爱不仅对于个人有重要意义,还会对社会有重要影响。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女大学生群体是日后成长为进步知识女性的代表,她们的恋爱观念直接影响了以后家庭的和谐乃至社会的稳定。在调查中发现,农业院校的女大学生因其自身思维较为理性,在恋爱中更为客观、不易情绪化。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恋爱观念积极健康,但仍有部分女大学生在恋爱观念、恋爱行为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恋爱观的教育中进行积极引导和用心培育。
一、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恋爱现状
(一)恋爱现象普遍化
爱情是青年男女在身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对于异性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天下哪个倜傥少年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年不善怀春?”农业院校女大学生的年龄大多集中在18—24岁,正处于追求恋爱的年龄时期。根据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业院校的女大学生大一到大四的恋爱比例已经达到70%。由此可见,随着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逐渐成熟,且受到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女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已经逐渐成为普遍化趋势。
(二)恋爱动机复杂性
根据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女大学生恋爱动机较为端正,但仍有部分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比较多样、较为复杂。有的女大学生因空虚寂寞而恋爱,在升入大学之后,面对可支配的课余时间,不知道如何规划管理,只好用恋爱打发时间;有的女大学生“随大流”盲目恋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谈恋爱,只是看见周围其他同学都恋爱了,自己也跟风开始恋爱;有的女大学生受就业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进行“功利性”恋爱,会因异性家世背景及经济条件较好,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恋爱上;还有的女大学生因为物质利益而恋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想通过恋爱找到一张“长期饭票”,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
(三)恋爱行为开放性
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及西方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对于传统观念渐渐淡化。现阶段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与之前相比,越来越呈现开放性。在大学校园、食堂、图书馆、教室及其他公共场合公开进行亲昵行为,毫不避讳他人的存在和感受,甚至有人认为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行为。有的女大学生恋爱后,过度沉浸在爱情中,过早开始了享受“二人世界”的生活,与异性同居、在校外租房等,常常晚归或者夜不归寝。在同居中有的女大学生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甚至有的还因此意外怀孕。
(四)恋爱心理脆弱性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没有比爱情更容易让人受伤的了。”对于女大学生来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在恋爱受到挫折时相比于男性,心理上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有的女大学生因为求爱失败而一度陷入郁闷和苦恼之中,有的女大学生在多角恋爱当中挣扎和纠结,有的女大学生因失恋而陷入严重的痛苦和绝望当中,还有的因为意外怀孕等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严重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不仅影响正常学业,更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对身心造成巨大的危害。
二、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原因
心理学说法,婴儿时期依恋和原生家庭都对人格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于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父母的相处模式以及亲子关系是否融洽,都将是影响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重要因素。部分父母婚姻及家庭关系不和睦,也会对女大学生恋爱观念有重要影响。
现在的女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家中独生女,即使农业院校的女大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家庭,从小也受到来自父母等长辈的万千宠爱,物质和精神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小公主”式的寵爱中长大,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不懂得关心他人。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父母对于女生的教育上过分关注学习成绩,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没有对女生的情感教育及相关生理教育进行引导。
(二)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西方性革命的影响,西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传入我国,影视剧及文学作品中开放的性文化和爱情观念对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念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随着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不断增大,部分女大学生也产生了功利化的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祟,不想自己努力奋斗,把自己的未来寄托于家世背景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异性身上。网络带来信息便捷化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不良的网络信息内容刺激了女大学生的感官,不仅使其恋爱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偏差,同时也给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学校原因
在高中时期,老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视谈恋爱为洪水猛兽,禁止学生谈恋爱,对于青春期学生正常的身心需要没有进行有效引导,甚至有的老师过于武断的处理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阴影。在基础教育中,虽然国家要求中小学阶段开设了有关生理卫生相关课程,但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都是形同虚设,也没有配备专门的老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基本都是跳过不讲或者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空白。因为老师不讲,学生反而感觉更加神秘。
而到了大学阶段,相比高中的环境,突然“解禁”,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刚刚升入大学,由于心中压抑太久和对于异性神秘的好奇,便急于体验爱情。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高校认为相关生理知识已在中小学涉及,所以高校没有再开设有关课程。部分高校管理者认为谈恋爱是学生的私事,管多了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没必要,不管或者管少了可能会觉得没有责任心。对于女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不知道管还是不管,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管,管理尺度掌握不好。
(四)个人原因
大多数女大学生都是独生女,在家一直备受宠爱,刚进入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难免感到孤独。相比高中单调繁重的学习来说,升入大学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增多,部分学生没有目标,对于未来一片茫然,大量的空余时间不知道做什么,很容易因为孤独空虚而恋爱。
部分女大学生在恋爱中过分强调自我感受,缺乏对恋爱对象的尊重和理解,在恋爱中沟通意识和交流方法欠缺,且心理上较为脆弱,一旦恋爱中出现挫折或失败,便无法承受。
有的女大学生在恋爱中不具备独立思维能力,不能分辨是非,一旦陷入爱河,便“爱情至上”,把学业、友情等抛之脑后。对待爱情态度随意轻浮,恋爱中不遵守道德准则,在和异性交往中不能掌握分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三、农业院校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培育
(一)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的镜子,家庭中良好的夫妻关系也会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融洽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会对孩子的恋爱人格发展有重要作用。父母也应该认识到,因女生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适时对女生进行恋爱教育和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青春期的女生对异性有好感属于正常行为,应该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女生正确对待恋爱和恋爱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社会方面
净化不良社会环境,改善社会不良风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加强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引导,改善和消除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构建网络道德和落实网络责任,用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学校方面
加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用马克思主义爱情伦理观的内容作为指导思想进行爱情观的教育,使其了解正确的恋爱观是纯洁之爱、相互之爱、专一之爱和文明之爱。
开设恋爱学堂。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恋爱作为大学阶段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设置恋爱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心理咨询。对女大学生在恋爱沟通、恋爱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集体、恋爱和友谊等关系。同时强化道德教育和性教育,弥补之前教育中的欠缺内容,不回避地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适合女大学生参加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和引导她们对于美好情感的追求和认知。
(四)个人方面
女大学生要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树立人生目标,对于学业和未来要有良好的规划,做好时间管理和分配。要学会尊重他人,掌握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增强恋爱道德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结语
农业院校的女大学生的恋爱观的培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正视女大学生恋爱的问题,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模式,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打出“组合拳”,促进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兰.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伦理观及其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启示[J].西部学刊,2019(2).
[2]孙佳宁,王刚.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3]秦琴,李美双.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及矫正对策[J].人民论坛,2011(35).
[4]杨淑萍,杨俊平.女大学生婚恋观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
[5]赵婵娟.高校女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及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35).
[6]陈志霞,冯慧春.女大学生情感认知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兼論“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观[J].教育探索,2014(2)
[7][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