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科普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9-17涂静王宇明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

涂静 王宇明

摘 要 文章指出高校社科普及研究存在新媒体利用率低、新媒体人才队伍不健全、缺乏宏观性与针对性等问题,分析原因后从研究观念,研究形式,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在新媒体环境下使高校社科普及研究走上快速、有效地发展道路。

关键词 高校;社科普及;新媒体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是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环节,实践表明,以开发公众智力和提高公众素养为使命担当的社科普及可以有效促进人们对社会科学的认知。高校作为科学研究主阵地,同时拥有着丰富的社科资源,应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聚集地的优势,开展社科普及研究指导社科普及工作,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社科普及研究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1存在的问题

其一,研究过程中新媒体平台利用率低。伴随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平台自开发使用之际,大学生即成为新媒体的接受者、使用者,同时也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1]。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学术研究,是包括高校社科普及研究者在内的学术界顺应时代潮流,敢于摆脱传统研究束缚的一次挑战,然而笔者在检索平台获取到关于新媒体和高校社科普及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其中包括大连大学人文社科处李杰等发表的论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在社会科学普及中的作用》等。笔者同时检索到以“新媒体”and“社科普及”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也十分有限,据此,包括高校在内围绕社科普及的研究都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创的新思路,展开有效的社科资源整合并加以分析探究,通过新媒体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宣传社会科学思想还没有成为社科普及的主流。

其二,新媒体研究者队伍不健全。首先,相较于其他学科研究,专家学者思想上存有偏见,对社科普及研究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积极性不高,更有甚者把社科普及简单理解为社科普及读物、科普讲座,并视为“小儿科”[2],不愿意长期从事社科普及研究,部分高校的社科普及研究局限在低水平上徘徊;其次,社科普及理论研究队伍缺位,现有的研究人员多为社科普及工作者,新媒体技能的掌握有限;最后,高校社科联多流于形式,专职人员较少,且以工作忙、人手少为由,致使高校社科普及工作效率不高,存在着明显的重科研轻科普现象,无法吸引更多包括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弱化了高校社科普及研究的队伍建设。

其三,新媒体研究缺乏宏观性。事实上,笔者以cnki、万方数据知識服务平台,“高校”and“社科普及”为检索词,剔除简报、一稿多投等现象后,筛选学术性较强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发现目前学术界对高校社科普及的整体性研究十分匮乏,围绕“高校社科普及”的生产较少,特别是关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社科普及工作区别于其他单位社科普及工作、如何利用新媒体发挥高校社科资源优势繁荣社会科学、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科普及的整体反思等不够深入挖掘,缺乏宏观性的研究主题,脱离了新媒体繁荣发展以及高校师生及公众普遍对社科普及内容、作用、意义等宏观概念不了解的实际。

其四,新媒体研究的针对性不够突出。目前高校社科普及的微观研究,主要针对某一学科知识做思考分析,研究形式简单、方法单一,缺乏就新媒体环境中教师社科普及行为、如何帮助大学生群体养成正确价值观等的研究,而教师是高校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是科学思想的启发者,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大学生则是高校社科普及最普遍的受众,具有思维活跃、觉悟高、接受新媒体能力强等特点,围绕二者展开研究可以拓展社科普及研究的新媒体视野,并对新媒体平台上高校社科普及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原因分析

2.1 思想观念固化,不重视新媒体技术在社科普及中的应用

在高校,社科普及工作和研究都处于边缘化状态,面对新媒体强势来袭,相较公共事业机构对新媒体环境的把握与探究,高校没有及时而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社科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基本依赖学校各级新媒体账号地随机发布,限制了社科普及研究在新媒体环境中规范有序开展。此外,学术界存在过分追求职称化、利益化等现象,忽视社科普及等有利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方向。

2.2 研究主体投入不足

这里的主体是指,高校社科普及研究的人才队伍,组成人员以高校社科普及从业人员为主,其余分布不均匀,学术研究的独立性较大,缺乏组织力和凝聚力,队伍松散且缺少有能力有热情进行社科普及研究的人才,一方面他们缺少将社科普及研究进行到底的决心,更不愿意尝试新媒体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年轻的社科普及研究者缺少学习的榜样,无论是新媒体视野下的社科普及项目申报或是单篇社科普及研究论文的撰写,都无从得到有力支持;此外,社科普及研究项目的生存时间普遍较短,大部分社科普及项目结项也意味着研究结束,开展后续研究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和人才保障。

2.3 研究结构不合理

首先,面对新媒体实时共享、易复制等附有双面性的特点,很多官方认证的高校新媒体在信息发布前的审核程序过于烦琐,因此,高校社科普及研究平台实现跨越式转型的周期较长;其次,高校社科普及的新媒体研究缺乏明确的宏观视角,这归结于他们对社会科学思想、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精神的整体把握不够透彻,利用新媒体的意识不够强烈;最后,新媒体平台上的高校社科普及研究缺乏突破传统社科普及研究内容、方法的时代意识及创新精神,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社科普及所要达到的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期望。

3建议对策

3.1 改变观念,发挥新媒体优势作用

发布快、消息新、浏览便利成了新媒体时代的普遍要求和公众的平常心理。高校社科联在观念上要继续转变和定位工作职能,一方面注重社科普及人才计划制定,努力形成专职人员队伍有保障,兼职人员队伍有活力的良好局面[3],促进专兼职人才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主动适应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把如何发挥高校社科普及资源优势和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动高校社科普及工作和研究等作为重要议题,为科普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智力支持。

3.2 研究形式上把握机遇,善用新媒体

社科普及研究不仅需要内容上的与时俱进,还要在形式上不断创新。新媒体的引入,为高校社科普及研究创新带来了机遇[4]。

面对新媒体平台已然成为当下信息高效传播的重要阵地这一事实,高校社科普及应尽快走上新媒体转型之路,社科普及研究也理所当然地要将新媒体概念融入其中。首先,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为社科资源的共享搭建了技术平台,高校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便捷地为公众提供社会科学资源,降低社科普及的社会成本,扩大社科普及覆盖面;其次,基于多所高校的新媒体团队都由原来的网络工作人员、新闻工作人员组成[5],新媒体水平不高,而社科普及队伍中拥有新媒体专业技术的人员则更少,且大都是兼职人员等事实情况,高校应加强对社科普及人才的新媒体技术培训,培养具备社会科学知识背景、能够进行社科普及理论研究且懂得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复合型人才[6];再次,高校社科普及研究需要着手运用微信、微博、QQ等平台,分析了解大学生网上舆论现状,研究过程中可明确强调线上社科普及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分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规范个人网络行为等有现实意义,为高校进一步做好网络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最后,高校官方新媒体账号地运营一般交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为了实现社会科学知识地有效传播,高校社科普及研究与新媒体充分融合, 应打通社科联与宣传部门的合作渠道,从社科素材收集到内容编辑再到新媒体平台发布,做出明确分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体融合意识,比如目前很多高校都通开了新浪微博账号,可根据社科类微博动态的内容、形式、互动情况等开展社科普及研究。

3.3 研究主体应着眼新形势,提高思想站位

高校拥有社科普及研究所需的人力资源,应努力引导科研素养优秀的教师以及综合素质突出的大学生深入开展新媒体平台上的社科普及研究工作。首先,以社科联为纽带,聚集社科普及研究领域的拔尖人才并不断吸纳志同道合的后辈加入,发扬“传帮带”精神,传播优秀社科成果,避免社科普及研究的中断,维护已有研究的持久性、延续性;其次,动员潜心学术研究且有一定威望的专家学者出列,分享项目申报的宝贵经验,对广泛性的问题做出有理有据的解答,提高队伍社科项目申报的质量,增加成功立项的可能;最后,鼓励师生以“高校新媒体”为中心开展社科普及研究,积极宣传各类社科基金项目、社科普及规划项目,以及社科普及净化社会环境、营造文化氛围、促进社会进步、利于国家发展的深厚功能,增强研究主體的学术恒心与信念。

3.4 研究对象上坚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并举

宏观研究可助于理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科普及的总体现状,增进对其全局性了解,把握其大体进程及趋势,对未来高校社科普及的新媒体研究提供整体上的参照,避免在个案研究中迷失方向,同时对社科普及工作地长远规划具有引导意义。有针对性的微观研究也必不可少,应努力呈现新媒体视野下高校社科普及区别于其他企事业单位之不同,凸显在社科普及中的“高层次人才聚集”优势,笔者建议借鉴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一是选取校内优秀的社科普及人员,对其开设的线上社会科学课程、讲座等进行跟踪研究,既能将其代表性学术观点或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普及推广,也能鼓舞高校社科普及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动作从事社科普及;二是引进“咨询服务”理念,面向学生开通线上社会科学咨询通道,针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答疑解惑,并做好过程记录、信息收集,便于后期开展新媒体研究,进而对高校社科普及提出基于学生群体思想的学术建议及对策,帮助高校社科普及在新媒体平台上及时改进和不断完善。

3.5 研究内容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在信息高效传播,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之下,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难以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迫切需要利用新媒体进行科学知识与思想地熏陶,高校应肩负起时代与社会赋予的教育引领使命,通过社科普及工作和研究帮助大学生抵制不良诱惑。首先,主旋律教育不可动摇,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科普及研究的着力点,利用官方认证的新媒体平台,在师生间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在党团组织中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里;其次,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环境中的高校社科普及研究要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为己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后,创新高校社科普及研究内容,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比如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用语,吸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等,主动寻求研究方向的变革,运用新生事物丰富社科普及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最终起到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发扬社会科学精神的作用。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科普及研究面临诸多问题,需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一应对,为高校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社科普及提供理论支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充分体现社科普及作为人与社会科学间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春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评《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7(2):100.

[2] 陈先书.探索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之路[J].学术界,2002(6):83-91.

[3] 古滕客.新媒体视域下社会科学普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淮海文汇,2019(5):19-22.

[4] 华晓宇.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推进社会科学普及的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6):70-74.

[5] 李储学,赵芳芳.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意义、困境及对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20(2):97-101.

[6] 闫欣欣.创新高校社科普及的方法和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5):23-24,31.

作者简介

涂静(1990-),女,安徽滁州人;职称:助教,现就职单位:巢湖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