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东周青铜方壶
2020-09-17谭瑞芳
谭瑞芳
壶为我国古代的盛酒器或盛水器。其中青铜壶始见于商代,西周时期通常是圆形,春秋时期多扁圆而方,战国时期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样式。青铜方壶则出现在西周早期,并在高等级贵族墓葬中使用,且较之圆壶代表着更高的社会等级。西周晚期圆壶消失,椭方形壶占主导地位。而东周是青铜壶的繁荣时期,型式有方壶、圆壶、提梁壶、扁壶、钫、高柄小方壶、匏七种。
在两周之际的器用制度体系中,礼器体量的大小,鼎、簋数量的多寡,鼎、甗、鬲、簋、豆、壶、盘、匜组合的繁简,都标志着社会等级高低的不同。其中,壶是用鼎制度形成后礼器组合中最高等级器类的代表,在西周中期及其后的青铜器群中,圆壶和方壶都是成对出现,且只在高等级器群中形成组合。而方壶所在的器群等级更高,因此其往往也是所属铜器群中体量最为高大厚重者。同时,方壶体量也有不同大小,还代表作器者社会地位高低之别,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东周时期的“国之重器”——青铜方壶之上。
● 春秋曾仲父方壶: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
春秋曾仲父方壶,1966年7月在湖北省京山县出土。当时出土了两件,现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其中湖北省博物馆藏件(图1),高66.7、上口长23.1厘米。壶颈长,壶肩有两个伏兽衔环,体形扁方。有盖,盖上有高耸的莲瓣形装饰。颈腹饰环带纹,壶上有“曾仲父自作器”的铭文。壶盖上饰有精美的莲花瓣,为春秋青铜方壶的典型造型。盖内壶内口内壁各有铭文大意,为曾侯的次子仲父用好铜铸造了此壶。
据文献记载, 历史上有三个曾国:一个在今山东省峄县,一个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另一个则在今湖北省江汉流域,此壶应属后者所铸。这个曾国应该与黄国、江国互通婚姻,因为京山发现的97件铜器中,6件有曾国铭文,2件有黄国铭文,说明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与黄国已有了密切的联姻关系。同时根据铭文,表明墓主人仅是一位曾国的上层贵族。若按周礼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九鼎八簋”的待遇来看,墓主曾侯次子是没有资格用这么高规格的礼器的。这显然是当时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地方诸侯僭用天子之礼而出现的现象。另外,1973年11月20日,原国家邮电部发行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邮票,其中第10枚即为此壶。
● 春秋莲鹤方壶:东方最美的青铜器
在中国青铜文化里,莲鹤方壶是巅峰之作,郭沫若赞其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此方壶有两件,仅存在高度上的细微差别: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高125.7厘米,名“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图2)。两件方壶的口均为方形,长30.5、宽54厘米,重量同为64.28公斤。壶身为扁方体,壶腹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造型灵动。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而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莲鹤方壶是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的。当时郑公大墓出土了完整的青铜器近百件,另有玉器、陶器等数百件文物,史称“新郑彝器”。专家们认为这批文物是郑国王室的祭祀重器,其主人可能是郑国国君子婴。1927年,河南省博物馆筹委会成立,这批青铜器成了该馆的首批“镇馆之宝”,开启了河南的文物事业之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保护国宝免遭劫掠、破坏,“新郑彝器”几经辗转,费尽周折得以保存。1949年冬,莲鹤方壶等河南古物被打包装箱运抵重庆机场,马上就要登机飞往台湾,后解放军将莲鹤方壶救了下来。今“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打箱封条,还完好地保存在河南博物院里。1950年8月,河南省代表会同文化部代表共赴重庆接收河南存渝古物,文化部代表挑取了一尊底部稍有残缺的莲鹤方壶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自此两尊莲鹤方壶分置两处。2003年12月13日,我国发行《东周青铜器》邮票,莲鹤方壶入选其中的第七枚。
● 春秋蔡侯申铜方壶:失而复得的历史故事
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青铜方壶(图3),1955年出土于安徽寿县蔡侯申墓,高79.8厘米。壶口宽大,方便倾倒。口长18.5、口宽18.3厘米。壶颈较长,线条优雅;壶的腹部呈圆形,装饰繁缛的蟠虺纹,并有“十”字界栏;壶两耳为兽形衔环,相对壶体较大。四兽作足,对称分布,装饰华丽。盖顶采用中原流行样式,设计成镂空的莲瓣形,分做六瓣,清新盎然。壶颈内壁还有六字铭文“为蔡侯申作器”。方壶采用分铸焊接法,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代表了我国春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新的发展和进步。
蔡侯申即蔡昭侯,为蔡国第20位国君。此时的蔡国国力衰弱,归附于楚而成为其附庸国,在位的楚国国君是楚昭王。公元前509年,楚昭王得到铸剑大师欧冶子铸造的一把宝剑——湛卢剑,专门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庆祝活动,特别邀请楚国的属国蔡、唐、陈、曹等国国君到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参加这场盛典。蔡侯申带着许多贵重礼品前往楚都朝贺,宴席之上他身边精美华丽的铜方壶吸引了楚国的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囊瓦的目光,想占为己有。盛宴结束后,囊瓦派手下去向蔡侯申讨要铜方壶,但蔡侯申一口回絕。囊瓦恼羞成怒,马上向楚昭王诬陷蔡国私通吴国,随后把蔡侯申一行人囚禁在馆驿中,这一关就是三年。后来蔡国的臣子们探知原委后,偷偷把铜方壶献给了囊瓦。囊瓦这才心满意足,放了蔡侯申归国。
为此,在公元前506年,吴国与蔡国组成联军,由孙武统帅,发动了对春秋时期历史影响很大的伐楚战争,吴王阖闾和蔡侯申都亲自参加了这场战争。在孙武的指挥下,吴蔡联军以三万人一举击败楚军主力二十万,作为楚军最高军事统帅的囊瓦败逃到郑国,后被逼自杀。孙武指挥大军五战五捷,楚军全线崩溃,吴蔡联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楚国国都。楚昭王和一些大臣、宗室狼狈逃往随国(今湖北随州)。蔡侯申则率领蔡军直奔囊瓦宅院,进门就找青铜方壶,并欢天喜地抱着他的铜方壶回到了蔡国。
● 春秋莲盖夔龙纹方壶:2500年前的“绿色冰柜”内存物
青铜方壶一组四件,形制、大小、纹样皆相同,此为山西博物院所藏的其中一件(图4)。其通高66.7、口径23.4、最大腹径35.6、圈足径25.8厘米。长方形华盖,中空,有一周凹槽,四周八片镂空外侈的莲花瓣,呈波浪式,每片莲花瓣内饰两条夔龙。子口可插入壶口。壶体母口,厚唇内敛,承接华盖。修长束颈方筒。颈两侧有一对壮硕的兽形耳。兽回首卷尾,蹲立,眉目清秀,卷鼻,獠牙。肩外弧起棱,鼓腹,腹最大径接近壶底,圜形底。喇叭形方座,圈足。
1988年,在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大墓的发掘中,出土四套成组的夔凤纹鉴和莲盖夔龙纹方壶。其中夔凤纹鉴口径70.6厘米,纹饰雕琢深邃、饱满富丽。而上述的莲盖夔龙纹方壶高66.7厘米,气势磅礴,莲花形盖钮和夔龙纹附柄制作精美。出土时,方壶放置在鉴中。鉴在古代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盛放清水照面容,相当于后世铜镜的用途;一种是盛放冰的容器,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冰箱。从出土时的状况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古人是将酒储藏在高大的铜壶中,再放在存有冰的鉴之中。这样人们就能够在炎炎夏日中喝到冰凉的醇,也就是说距今2500年前,这种天然的“绿色冰柜”已登上历史舞台。
● 春秋龙耳方壶:将青铜文化推向第二个高峰
河南博物院藏青铜方壶(图5),高79.2、口纵18.8、横22.7厘米。侈口,长颈,龙形双耳,垂腹,方圈足,虎形器座。口上有中空冠盖,四壁镂空蟠虺纹。器身装饰蕉叶纹,腹部四壁起脊,上部装饰蟠虺纹,下部素面无纹。方壶整体造型魁伟气派,龙、虎形象生动怪异,颈部双龙耳曲身卷尾作回首状,足下双虎卷唇承托全器,使庄严的器型蕴含着生机和旋律感。
这件方壶是楚国青铜器中的一件精品,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1号楚墓,有两件成对。2500年前,淅川是中原地区通向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出土的文物多以青铜器为主,方壶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春秋时期的北方文化逐渐趋向理性,而南方楚地神性、浪漫依旧,又加上巴蜀巫神文化和中原以及吴越地区先进铸造工艺的影响,让楚国青铜器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而龙耳方壶没有僵硬、呆板的感觉和程式化的一贯造型,反而焕发出春秋时期特有的时代气息。这种风韵逐渐向北推进,在当时僵化的中原青铜世界里注入了新的灵魂,也间接将春秋青铜文化推向中国青铜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 春秋夔龙纹方壶:纹饰向“新田风格”过渡
方壶高84.5、口径23.5厘米,有一对两件(图6)。山西省侯马市上马村1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器口外侈,颈部修长,两侧有衔环兽首耳。盖、颈和肩部的四周有镂空或浮雕纹饰的扉棱。盖冠饰镂空蟠虺纹,腹部饰浅浮雕状的交龙纹,圈足饰镂空蟠龙纹。
新田为晋国国都遗址,而晋国为春秋五霸之一,跨度有600余年。从近年的考古发掘成果看,晋国的青铜器极为丰富,精品众多。春秋中后期,晋国青铜器的冶炼水平、制作工艺等与前朝相比,有很大进步。晋国青铜器造型美、器型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春秋时期青铜文化的重要代表。而这件春秋夔龙纹方壶的纹饰,极富向晚期晋国“新田风格”过渡的特点。
● 战国中山王方壶:弥补了史书的缺文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方壶(图7),1978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是战国中晚期常见的方壶形式。它高63、宽35厘米。在造型上的突出特点,是使用了八条雕龙为装饰,为光素无花纹而略显呆板的壶体增加了活泼气氛。而龙身无繁缛的花纹,与壶体协调相称,共同构成一种素雅明快之美感。
方壶最受学术界珍视之处,是它四个光平的腹壁上,用篆书刻下的长达448字的铭文。这是件中山国王命其相邦(相国)铸造的酒器。据史书记载,公元316年,燕王哙听信厝毛寿等人劝言,把王位让给老臣相邦子之,引起政治风波。齐宣王则趁机伐燕,并“毁其宗庙,迁其重器”。据中山王圆壶、中山王鼎的记载,当时中山国也参加了伐燕,并占领大片燕国疆土。且在燕昭王即位后第三年,中山国王命相邦司马赒选择从燕国掠夺的上等铜铸造了此壶,用以纪念中山国对燕战争的胜利。中山国与齐国联合伐燕,史書上只字未载,而此壶弥补了史书的缺文。
● 战国嵌错勾连云雷纹铜方壶:集多种工艺于一体
这件方壶(图8)高45、口径11.3、腹径22厘米,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1号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其器型周正,胎壁轻薄。四坡面各有一云头钮。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平底,圈足。肩部两侧各有一兽面衔环。器身遍布勾连云纹图案,并镶嵌红铜、绿松石和蓝漆。每件器物于腹部一侧的下方横刻竖读“十四祀,器啬夫毫更,所省器作者”十三字,并于器盖沿下刻同样阴文十三字,可知其铸造年代为中山王厝十四年(前314)。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疆域并不大,实力仅次于战国七雄。这个弹丸小国曾屡次受到临近强国打击,如中山国第二代国君中山武公,在公元前407年被魏国所灭,成为其附属国。后逃入大山之中的桓公励精图治,重新兴复了亡国二十多年的国家,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中山桓公也成为历史上集亡国之君和中兴之主为一身的君王,成为本族人的英雄。公元前296年,赵国发兵20万,使得中山亡国。而这件中山王墓出土的方壶,壶体多种云纹相互缠绕,云气弥漫、五彩缤纷、雍容华贵,成为战国青铜器中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体的代表作。
● 东周青铜方壶:揭开古邿国地望之谜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此壶(图9),有一对两件。其通高63.5、口长20.2、宽15.5厘米,1995年在济南长清仙人台遗址(周代邿国墓地)出土。其通体扁方,口微敛,长颈稍内束,鼓腹下垂,圈足,器周身饰垂林纹,浅浮雕龙纹、环带纹、宽带纹、蟠龙纹,腹部有一对浮雕凤鸟为耳,各下垂一圆环,铸造工艺极为高超。
邿国是周代附庸小国,国小位卑,关于邿国的文献记载非常少。《春秋》中只有三个字:“夏,取邿。”《左传·襄公十三年》中记载稍多一些,“夏,邿亂,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大意是襄公十三年(前560),邿国发生内乱,分裂成了三部分。鲁国出兵救援邿国,乘机吞并了邿国。而长清仙人台出土的包括东周青铜方壶在内的文物,与史书记载年代非常吻合,并由此发现、揭开了古邿国之谜。
● 东周龙耳虎足方壶:翘首以盼两岸统一
方壶一对两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历史博物馆。其中前者称“春秋兽耳虎足方壶”,通高87.5、宽47.2厘米;后者称“东周龙耳虎足方壶”(图10),高93.3厘米。与莲鹤方壶一样,两者都是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的。此壶有似花冠之盖,直口厚唇,束颈修长似扁方筒,鼓腹,圆形底。颈饰蕉叶纹,颈两侧附一对壮硕的龙形耳,龙回首卷尾呈蹲立状,双龙耳上铸有细镂孔。腹饰界栏状凸棱,上区饰蟠虺纹,下区光素无纹。圈足饰蟠虺和云纹,足下卧二虎。此壶造型优雅,纹饰繁缛精美,龙虎上下呼应,栩栩如生。
春秋战国时期,新郑是郑国国都。公元前375年,韩国军队把新郑团团包围,在韩军的强大攻势下,郑国很快灭亡。公元前230年,韩国又被强大的秦国消灭,新郑彻底废弃。1923年新郑市李家楼,乡绅李锐家的菜园由于干旱打井,挖掘出包括龙耳虎足方壶、莲鹤方壶在内的众多文物。1937年抗战爆发后,为保存包括方壶在内的珍贵文物,冯玉祥下达了“河南博物院馆藏精品即刻南迁”命令。于是方壶在内的部分重要文物被连夜打包,分装68箱转移到大后方重庆。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临走时没忘带上这68箱国宝,两只龙耳虎足方壶被分别放入两个箱子里,并装到不同的飞机上。当其中一架装有龙耳虎足方壶的飞机在炮火中起飞后,解放军封锁了整个机场,余下飞机及机上所载文物留在了大陆,这其中就包括莲鹤方壶及剩下的一只“春秋兽耳虎足方壶”。如今两壶天各一方,正翘首以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根据上述传世经典之作,笔者可推测青铜方壶在东周时期的墓葬基本上都是成对出现。同时青铜方壶在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的形势下,仍然是某些有一定身份的贵族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且其风格很明显都承袭了西周铜方壶的一些特点,并在礼制完备的东周时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