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

2020-09-17刘文杰

高校教育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种群教育

刘文杰

(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由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创业教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通过资金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孵化平台创设等多种举措为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及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相比,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高校创业文化较为孱弱,缺乏价值观与使命感的引领[2];高校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不足、随意性强[3];高校创业师资短缺,整体水平偏低[4];大学生创业政策不够到位,社会支撑力度不足[5];等等。国内已有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对高校创业教育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简单描述与类比,强调高校创业生态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缺乏对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内涵的深刻认识。有学者虽然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探究影响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诸因素[6],但是对诸因素互动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可以说,以往基于“隐喻”范式的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主要关注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静态特征,而在高校创业教育由规模化发展向协同化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更需要考虑诸要素有序发展与良好互动协作的动态发展。基于此,下文将以自然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全面界定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结构、功能、演化四个方面剖析当前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实现优化高校创业生态、促进创新创业的美好愿景。

二、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社会发展推动了作为知识集散地的大学的产生,而日益拓展的大学职能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进步。随着现代大学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与作用的增强,大学的组织构成与分工越来越精细,部门间的合作关系也日益复杂。大学内部创业组织机构越来越像自然界的生物,其与所处环境构成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共同致力于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文章以自然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有关高校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力图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一) 自然生态系统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自然生态系统理论最早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rthur G. Tansley)提出,他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由多种生物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有机生命体,在该生命体中,生物与环境始终存在着交换与沟通的关系,并在一定时期内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生物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同生物以种群为最基本单元,种群体现着该类生物的群体性特征[7]。自然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聚焦于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结构问题,生态系统具有规范的层次结构,每个生物种群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不同的生物种群通过竞争与合作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二是功能问题,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系统效用和价值的体现,主要表现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三是演化问题,生态系统依托其自身拥有的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来主导发展,同时也依靠其独特的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序来维持稳定,从而不断进化[8]。

高校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不仅包括创业学院、技术转移办公室、创业孵化平台等高校内部组织,还广泛涉及产业组织、商业组织、金融组织等外部组织。这些组织机构通过交流、合作等互动行为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价值的有序传递,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一同构成完整的系统。该系统在组织构成与运作方式上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呈现多元共生、开放互动、协同共进、动态演化等主要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借助自然生态系统理论构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基于上述分析,文章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以高校为主导,使人才、资金、信息等创业教育资源在高校、政府和企业之间循环流动,从而形成的对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效果起制约作用的有机生命体。该定义从整体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对高校创业教育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和彼此作用进行分析,可以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并给出有效的实施方案。一方面,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嵌套于“创业”和“大学”两大系统中,受两大系统的影响,具有“创业”和“大学”的双重特征;另一方面,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不仅组成要素多样、功能相互关联,而且时刻处在动态演化过程中。

(二)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

如前所述,自然生态系统理论不仅关注结构、功能、演化三方面问题,同时也注重环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此为基础,结合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下文拟从环境、结构、功能、演化四个维度构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并对每个维度的基本内容与考查目的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

1. 环境分析。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作为开放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会受到国家或区域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对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政策环境是指围绕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化环境是指伴随着区域文化在高校场域的拓展而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种社会基本价值判断。所谓环境分析是对影响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环境进行系统性审视,探明政策和文化两大因素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高校创业生态系统需要创业政策与创业文化的共同支持以及协同发展,以营造出积极适宜的高校创业教育环境[9]。

2. 结构分析。高校创业教育以知识创新为基础并遵循“知识生产-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的创新价值链[10]。基于此,高校创业教育的种群可以划分为学科型种群、转化型种群和商业型种群三大类。学科型种群是指在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发挥资源协调和整合作用的创业课程教育机构和创业实践教育机构,主要包括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等。转化型种群是指促进大学生创意转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的组织群体,包括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大学生创业园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组织。商业型种群是指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商业活动提供资金等服务与保障的组织群体,如企业组织、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一般而言,商业型种群是转化型种群必须依附的组织,但并不完全依赖于高校创业生态系统而存在。学科型种群、转化型种群和商业型种群三者共同为高校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搭建了信息、技术、资金等平台,确保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

3. 功能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统一的整体,结构决定功能的发挥,功能是结构的体现[11]。生态系统的功能可以划分为物质流动、能量流动与信息流动三大类,体现了三种资源的转化关系。与之相类似,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人才流动、资金循环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人才流动是指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人力资源的合作,主要包括政府和企业相关人员对高校创业活动的支持以及高校师生参与企业管理或研发活动等。资金循环是指高校创业生态系统资金资源的循环,主要包括政府和企业对高校在相关创业项目和活动中的资金支持等。资金循环增进了高校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孕育了良好的“大学-企业”“大学-政府”互动关系。信息传递是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信息资源的沟通方式,政府和高校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创业的政策无形中构成了主要的信息网,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发挥着指引性作用。

4. 演化分析。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其演化具有整体性、动态性、非线性等特征。依据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在不同阶段的实然表征,我们可以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与成熟期三个阶段。就形成期而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通常起源于“物种”的迁入,如创业课程的设置、创业机构的设立、创业平台的创建等。在此阶段,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总体上处于一种模糊的发展状态,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还不够高。随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主体规模的扩大以及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各主体之间联系的加强,系统中的创业要素日益丰富,种群趋于多样化,系统内部环境和运行机制也不断优化,这正是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成长期。经历快速成长期后,高校创业教育种群多样性得到充分发展,由创业教育种群构成的创业合作网络也趋于成熟,高校创业生态系统逐步走向成熟期。此时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不仅吸纳系统外部的创业资源,也鼓励系统内部的创业资源扩展到外部,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创业交流与合作[12]。

三、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现实困境

高校创业教育倡导的是建立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创业,其不仅涵盖人才培养的诸多环节,也包括技术转移、创业孵化以及商业化运营的全过程。基于上述分析框架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在环境发展、组织结构、功能实现、演化进程等方面存在一些发展障碍。

(一) 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文化环境较为孱弱

在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是重要因素,体现了政府和公众对创业活动价值的认识。近年来,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高校层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文件与实施细则,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但从创业现状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却面临着政策话语“高”支持与现实结果“低”选择的困境。一方面,当前政府部门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系统性不足,难以形成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全面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开展需要多方资源的协同支持,不仅涉及教育领域,也与金融、商业、行政管理等领域密不可分。但就目前来看,创业政策散见于不同部门的文件中,如部分省份先后出台的创业政策和服务细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分别负责,这些部门在制定政策时缺乏沟通协作,导致一些政策因相互冲突或者缺乏配套服务而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制定的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初衷良好,但在执行过程中效用发挥还不充分。如部分高校规定大学毕业生可以申请一定额度的无息贷款,但从实际操作来看,相关政策在资质审查与使用范围方面设限较多,且大学生获得贷款需要经过层层申请、项目评审、担保评估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贷款就难以获批。

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指出:“文化是一种通过神圣符号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与世界观,它印刻于人们的内心深处。”[13]这既是文化的内在旨意,也是文化意义与价值的彰显。就高校创业文化而言,其独特的“气质”体现在“高校”与“创业”两种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之中,并不断演绎。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高校创业文化尚相对孱弱,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高校创业文化的凝聚力不足,高校创业教育存在人才培养价值与创业效用价值的矛盾与冲突,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缺乏一致的价值认同和目标认同。其二,高校创业文化尚处于培育初期,特色不显著,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其三,高校创业文化存在功利化倾向,高校现有评价体系以实效为导向,过分强调创业的实际结果与经济效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创业对教育改革的带动作用及其社会效益。

(二) 种群间发展不均衡、不协同,尚未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生态现象不是单个生物活动的简单集合,而是多个彼此制约的种群及其活动所形成的“生命之网”,种群内外部的活动变迁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高校创业教育种群作为为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助推创业教育有序开展而组建起来的专门性、规范性组织,当前却结构脆弱,彼此“给养”不足,互动交流有限,甚至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的状态[14]。纵观当前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不难发现,虽然其已涵盖了各种不同种群——学科型种群、转化型种群和商业型种群,但是不同种群在发展规模和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尚没有充分发挥为创业服务的积极作用,仅停留在分散化、零碎化的层面,其系统性、整体性以及协调性需要进一步增强。

就学科型种群而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创业课程教育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如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这是因为上述机构是创业教育最直接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它们的建立和发展通常标志着一所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化程度与发展水平。就转化型种群而言,高校对其的关注则相对不足,很多技术转移部门以及大学科创机构等有名无实,不仅缺乏专门的政策和资金保障,也缺少充分的人员与管理支持,从而导致高校创业教育因转化型种群组织化程度不高而处于弱势地位[15]。就商业型种群而言,高校还未能与政府、企业建立起知识创新深度合作的多层次、交互型“三螺旋”关系,也未能充分嵌入地方产业集群与金融体系。这导致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结合不够紧密,缺乏来自这些机构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上述各个种群发展的不均衡、不协同,影响了高校创业教育整个生态链的平衡与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三) 人才流动、资金循环、信息传递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有机的平衡系统,需要持续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以实现“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发展。其中,流动与扩散是生态系统中的必然现象,能够增进生物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功能的优化与合理布局。与之相类似,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是在各种创业生态因子的影响和作用下,通过人才流动、资金循环和信息传递等方式,从整体上产生巨大生态功能和效应的有机生命体。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人才流动、资金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直接导致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困难重重,前进之路步履蹒跚。

首先,在人才方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创业教师资源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不畅[16]。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加之高校内部缺乏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制度,不仅导致高校难以吸收社会各界拥有创业经验和丰富资历的人士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中来,同时也降低了高校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兼职或开展社会服务的可能性,这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存在不足。其次,在资金方面,由于受政府驱动发展逻辑的影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其主要通过政府重点项目或考核性奖励等途径获得资助。高校创业教育在资金方面过度依赖政府,未能充分调动企业与社会组织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无法形成创业资金的回流与反哺机制,失去资金上的“造血”能力[17]。最后,在信息传递方面,有关创业教育的支持政策在“自上而下”的贯彻与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政策推动下的教育实践容易走向可视化与简单化管理,而忽视地方性知识的复杂性,这直接导致高校创业教育实施中出现一些乱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四) 系统处于成长期,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能力不足

一个完善的高校创业生态系统需要经历从不成熟阶段到成熟阶段的演化过程,该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构的演化,即生态系统内部新层次的产生;二是功能的演化,即生态系统内部新层次结构之间关系的形成[18]。由此可以得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不是已有多样性的重新组合,而是新的多样性的统一,它诠释了新的组织关联。通过对演化内容的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已经基本形成,但新层次结构的关系尚需调适。从上文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来看,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目前处于成长期。

高校创业与社会一般意义上创业的根本区别在于,高校创业是建立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创业。从根本上说,大学内在蕴含的创新使命决定了高校创业教育须以创新为基石,这意味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在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创新要素的集聚是指系统不断从外部吸入新的知识和能量,引进新的组织和机构;创新要素的扩散是指系统生成的知识和技术不断突破系统的边界而向外扩展,形成区域甚至全球影响力[19]。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推动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不断向前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实然状况是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和扩散能力都比较弱,生态活力也比较差。虽然一些高校已开始出现一系列技术创业活动,但技术创业的产出与成果仍然较少,对技术创业重要性的认识也未统一。此外,创新要素较为分散,没有聚焦或集中于某一相关产业或行业,这导致创业产出少且不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比较弱。

四、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完善策略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不是静态之作,而是一个动态、系统化的运作过程。其目的是在多重环境作用下,整合政府、企业等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内外创业资源,构建资源共享、有机融合的运行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亟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一) 优化政策环境,重塑文化环境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出台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责任与利益,是一种典型的公共政策。正如帕尔默(Parker J. Palmer)所言:“(公共)这个词本应成为联系不同人的共同纽带……即只有通过政府的程序才能创造出公共。”[20]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政策话语“高”支持与现实结果“低”选择的困境,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将创业政策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并从实际效用的视角审视创业政策。具体来说,一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系统性,形成有效统一的制度合力。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政策内容体系,强化政策制定主体的沟通、协调、合作,建立统一的政策框架,统筹规划资金支持、服务咨询、激励保障等多方面大学生创业政策内容,提升创业支持政策之间的协同性与配套性。二是增强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本身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要具备应有的回旋空间,避免过于严苛或烦琐,在执行的过程中带来阻碍。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文化比较孱弱的问题,未来高校应在以下三方面有所作为。一是提升高校创业文化的凝聚力,形成新的文化认同。高校文化的凝聚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对个体的吸引、统摄与关怀,另一方面是个体对文化的认同与自觉皈依。提升高校创业文化的凝聚力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理性的基础上,着眼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孕育出“高校人”对创新创业价值的文化认同。二是增强创业文化的“区分度”,彰显高校创业文化的特色。高校创业文化特色是一所高校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过程中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集中反映。打造高校创业文化特色需要高校立足于区域创业文化,挖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特点,形成多元立体的创业文化共识,提高自我的文化自觉。三是克服高校创业文化的功利化倾向,凸显其育人价值及社会效益。其中的关键在于鼓励冒险,容忍失败,倡导质疑权威、自己动手的精神,改变“创业即创造财富”的单一价值评判,将创业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调动高等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并提升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其在创新创业中服务社会。

(二) 平衡种群发展,建立协同互动、和谐共生的种群关系

完善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可以有效增强生态系统的活力,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前文所述的现状,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从种群类型及发展程度上看,高校需要进一步平衡不同种群的发展,如加快推动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大学生创业园、风险投资机构等转化型种群和商业型种群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未来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种群建设的关键。同时,高校还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创业教育各组织机构的职责使命和内在功能,使创业教育各组织机构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真正实现功能与目标的统一。

从种群互动关系上看,高校应重视创业生态系统中各种群的功能协同与资源统筹。斯科特(W. Richard Scott)认为:“比起单个组织的行动来,由多个组织合作进行的集体应对策略则有着更强大的潜在影响,甚至更能重新界定场域中运行的规则和逻辑,导致更一般的场域层次变迁。”[21]学科型种群、转化型种群和商业型种群虽然在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方式不同,但都是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三者只有在协同共进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为此,高校创业生态系统需要在三类种群与环境要素之间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协同关系,从而为实现价值创造提供条件。

(三) 统筹人才流动、资金循环、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

在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人才流动、资金循环、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的彼此联系与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转和演化。它不仅体现了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在使命,而且彰显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与时代价值。可以说,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要求已经远非局限于人才供给这一方面,高校创业教育还须从多方面、多角度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针对创业生态系统在人才流动、资金循环、信息传递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未来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在人才流动方面,高校应增强校内外人才的流动性与互通性,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构建创业人才的合理流动机制,如加大高校对政府、企业中有创业经验人才的吸引力度,聘请其担任创业课程讲师,派遣高校创业教师赴企业担任创业顾问或咨询专家并开展有关合作等[22]。其次,在资金循环方面,高校创业教育应逐步摆脱单一依赖政府资源“选择性配置”的现状,通过多种渠道保障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从国内外经验来看,高校创业基金的设立有助于在高校、政府和企业间搭建起资金循环的桥梁,为大学生知识成果与技术成果的转化提供资金便利[23]。最后,在信息传递方面,高校应重点关注政府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安排,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关举措,从而明确本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战略。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宏观层面的政策指导能否实现,最终还要取决于作为主体的高校在创业政策设计上的整体水平。

(四) 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能力

依据功能与作用的不同,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可以分为资源汇聚机制与价值交换机制两种主要类型[24]。其中,资源汇聚机制主要是指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织和要素通过统一的发展目标与价值取向,集聚发展资源并形成合力,从而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价值交换机制是指不同组织在为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服务与支持的同时,通过双向交流互动产生一定的价值交换,这种交换正是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处于成长期的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资源汇聚机制与价值交换机制均有待完善。因此,打通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创新链,找准创新管理的载体,积极进行管理要素的组合创新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一剂良方。具体措施包括,高校鼓励和引导创业生态系统中各组织机构树立开放式的创新理念,加强彼此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等。随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中各组织机构对系统内外知识的转化、应用能力逐步增强,创新的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当创新的集聚效应发挥到一定程度,系统的知识生产能力开始形成,生态系统对外界的服务、辐射和影响力也开始形成,此时,创新的扩散效应得以凸显[25]。随着创新要素集聚与扩散能力的不断提升,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将逐步向成熟期过渡。

五、 结语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历程,在大学职能不断拓展的演进变迁中,大学发展的逻辑也实现了由单一学术逻辑向学术逻辑与应用逻辑有机融合的演变,体现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革新[26]。学术逻辑与应用逻辑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双螺旋”的轨迹与规律,在知识生产与社会服务的互动博弈中实现了“共生共在”的发展,彰显出高等教育创新育人、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旨归。高校作为一种社群性学术组织,它的生长与超越不但需要知识的润养,同时也需要外在社会场域中政府、企业以及市场形成互动合力,在“共在”的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中寻找高校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利益平衡点,助力高校在学术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双重轨道中驰骋。

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作为高校与外界对话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离不开自身价值与目标,亦离不开社会组织与资源。总体而言,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文化传统视阈下的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呈现出各自独特的成长模式与发展路径。可以说,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已深深嵌套于区域的治理框架与治理体系中,并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地方烙印。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期,依据大学自身发展逻辑及其与社会场域的关系来处理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将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思想与发展坐标。

猜你喜欢

种群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基于双种群CSO算法重构的含DG配网故障恢复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分析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