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家校共育机制实践研究
2020-09-16粱惠娇
粱惠娇
摘要:我们通过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性研究,建立一个可操作有效的共育机制,保障家校共育有效、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促进家校共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要把家长有利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让家长通过进校、进班、进课堂“三进”参与学校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发挥家长的支持性资源,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家校交流和团体的互动,促使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挥家长互学互进的作用;通过专题性的亲子体验式活动,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以体验活动向家长传递教育观念,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以达到家校教育观念的统一性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家校共育;家校沟通
新时代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家庭教育有所发展,但与城市家庭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推进农村教育,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是贯彻落实党十九大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现。教育研究者马忠虎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问题上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家校合作共育,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需要家庭和学校相互共同支持、共同努力的。事实上,仍有不少农村家长存在片面的想法,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开展家校共育是一项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教育研究。
一、完善家校共育组织机构,保障家校沟通联系
为了推动和开展家校共育的工作,让全体教师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组织机构共建活动。我们在原来家委会基础上构建校级、班级二级家长委会,制订学校《家委会工作方案》。校级家长委员由正副会长及12位不同班级家委组成。校级家委主要负责学校与各班级家委联动沟通,参与学校管理、组织班级家委参加学校教育管理和活动。班级家委由全体家长组成,日常工作由2名班级会长管理,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学校各项活动。校长、德育干部参与校级家委管理;级长与班主任参与班级家委会管理。构建二级家委会组织构,保障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顺畅,让家校的联系更加完善、规范、紧密。另一方面,我们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加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联系,建立学校公众微信号——设置家校互动专栏;建立校级、班级微信——让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联系快速、便捷.高效。家委成为各班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形成家庭、学校互为一体的关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携手共建良好家校成长环境。
二、优化家校培训体系,提高家校共育专业水平
家庭教育专家专业理论指导。为提升学校家校共育的效果,学校聘请区家庭教育专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专业知识培训,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家校共育工作有效开展。
家长学堂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成为新时代的新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我们以家长学堂的形式,以专题讲座和推文宣传等多种方式不断向家长传播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另外,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提出优秀家庭教育的经验介绍和方法,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的理念,改变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的旧观念,重构与学校教育同步的教育方式和思想。
三、搭建家校活动平台,落实家校共育机制
家校共育的重点是“共育”,打破学校教育围墙,改变学校教育仅有教师和学生的局面,构建“学校一家长一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合作机制。学校教育接纳家长的资源、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们为了进一步落实家校共育,为家校搭建形式多样的共育平台,通过共育平台,建立了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谐融洽关系,让三位一体的教育相辅相成,良性发展。
(一)建立护安护畅队,维护学生入校安全
每天学生上学、放学的高峰期,校门交通拥堵,车辆多,人员流动复杂。为做好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我们与校级家委召开联合会议,广泛征询班级家委意见,共同制定以“警家校联合”的方式,做好学生校门口上下学安全工作。联合交警、村治安、家委成员和学校教师成立“警家校”护安护畅队。“警校联合”指学校和交警七队共同协商,由交警同志负责培训家长志愿交通管理知识,村治安队每天派出一名治安队员协助交通安全管理。“家校联合”从各班选取乐意完成这项安全工作的家长,组成家长志愿者队伍和每天值日教师一起做好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时校门口四个交通路口的执勤工作,维护学生的上下学安全。警家校联合执勤一年多以来,我校门口的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每天上下学时段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行过马路,接送学生的家长和过往的司机文明驾驶,礼让行人,慢速通行。警家校的联合执勤获得村民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每天清晨上学时间,警家校执勤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鼓励家委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堅持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如2018年全区实施校内课后托管服务,课后托管报务是选择第三方培训机构负责。我校成立课后托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8位组员组成,他们分别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教师和校级家委4名。学校与家长共同讨论与选择第三方课后托管机构,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合力的优势,着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后学习环境。
(三)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共同促进家校、亲子和谐关系
学校每次组织大型活动一定面向全体家长开放,家长根据实际工作安排自愿参加。家委会经常参与学校重大活动的策划、开展及评价,为重大活动提供必要的后勤服务支持。学校在活动前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告之家长活动的目的、要求、内容以及时间、场地等事项。活动后家委会成员参与学校对活动的评价反馈,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仅一年级时间,家委已多次参与学校各项重大活动和团体亲子活动。家长通过参与学校各类大型活动,了解学校的日常管理、与学校建立融洽的关系,改善亲子关系,对学校教育给予更大的支持和理解,更配合学校教育管理,让学校教育效果发挥更大的效能。
(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发挥家长的优势资源
家长参与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配合班主任共同开展好班级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定期与班主任交换意见。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设计班级宣传栏、协助班主任和孩子一起布置班级,班级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充分展示每一个班级的特色文化。发掘班级家长资源,联合社区,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技能,提升综合素养。如家长可借助自身职业的特点为孩子开展专题讲座或活动。还有班级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整合家长专业水平给班级开展专题讲座,家长从事不同行业,讲座内容丰富多样,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十分喜欢家长的讲座。
(五)开展家长与孩子同阅读活动
设立班级的阅读区(童心阁),在语文教师有计划的带领下开展阅读亲子共阅读活动,促进孩子和家长的文化素养,改善亲子关系,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浓厚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比如《颜氏家训.教子》中谈到“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愤怒日降而增怨,逮于长成,终为败德”。通过家校共读、共赏等模式,引导孩子与家长一起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既能学习、欣赏美文美句,提升文化素养,又能从中修养身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校引领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传统经典,以心得分享、说故事等形式,以阅读改变家庭教育观念与认知,家长、孩子和教师一起成长。
我们通过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性研究,健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机制,优化家校育人环境,从而达到家校教育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发展,形成教育合力,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家校协同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一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何祥国.新形势下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 01).
[3]罗雪梅.家校共育:助推儿童成长的机制建设[J].华夏教师,2017(18).
[4]郑明达.警惕父母失职、亲情缺失、教育失位——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晓云[1].半月谈,201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