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运用游戏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效率
2020-09-16戴玲芳
戴玲芳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激发学生产生兴趣的直接动力,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有了兴趣,学生才更乐意走进课堂,享受学习,学好数学。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校的体制、文化、习惯等都还不适应,如何才能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在愉快中学习数学呢?文章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阐述如何运用不同游戏来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游戏教学;数学教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孔子就已阐明了兴趣的重要性。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影响着学生小学六年甚至一生的学习经历。
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还有着幼儿的游戏特征,他们对教科书上的插图以及对多样的教学形式感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游戏是一个衔接;游戏中学生是一个快乐的人,在愉悦的氛围中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在游戏中藏着数学知识,边学边玩,为他们提供探索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带着兴趣,怀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不但学习起来轻松,而且留下印象也会比较深刻。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注意力易分散,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低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和所采取的方法,应适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并能引导他们向更高一级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由最初直观的具象向抽象转化,让他们将注意力持久地集中在课堂呢?通过分析小学生年龄特征、学习特点与课堂实践,笔者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上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娱乐性的游戏勤思考
数学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化、数字化的学科。因此,在学生刚接触这门学科时,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把学生引入数学殿堂,使其乐于学、勤于学。而想要引起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教学设计就一定得够新颖,能够吸引学生,具有娱乐色彩的游戏能令学生心情舒畅,产生浓厚的兴趣。新课导人时的幽默新颖,能让学生耳目一新,瞬间燃起学习热情;学习疲劳时的小小娱乐,能让学生焕发精神;寓教于景的娱乐知识,能让学生兴致盎然,不觉间领悟新知。
1.猜一猜,更新颖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感兴趣,好奇心强。在教学设计猜一猜的游戏,能有效导人课堂新知。如笔者在教授青蛙吃害虫时,以谜语导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学生听得认真猜得起劲.一下就猜出谜底是青蛙。接下来笔者让学生观看青蛙表演,仔细数出两只青蛙吃害虫的数量,再让学生模仿大小青蛙的口气说一说自己吃害虫的数量,这样生动的表演让学生记忆深刻,兴致盎然。让学生当农民伯伯夸青蛙,运用“一共”“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等词说话,再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注意力,即使在课后,他们还在扮演角色捉害虫,仍然沉浸在游戏情景中,遇到类似题目还可以举一反三,由此笔者认为课堂的延续来源于课内的精彩。
2.找一找,更准确
在教授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时,由于平时学生较少接触这个知识点,接受起来难度大。假如教师照本宣科,势必会造成学生思路模糊,不能准确判别。笔者在教授这课时,先让学生看课件中能变长变短的金箍棒,估计长度。再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找尺子,由人的身高找到米,从指甲的宽度找到厘米。通过这一认知的找,学生迁移到毫米和分米,让学生在找寻中完成了对毫米和分米的印象感知。不仅有助于学生将各长度单位有机地联系起来,更让学生通过对自身的认识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也为估计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转一转,更敏捷
在《认识上、下、左、右》一课中,新授课后学生已基本能分辨这四个方位,然而纸上谈兵的说教依然是苍白无力的。此时笔者让学生起立,比一比谁是转向高手,上仰头、下低头、左转身、右转身,学生通过有意的判断反应和无意的跟随动作加深了对方位的理解。
二、参与性的游戏懂生活
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和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更重要的是会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渐渐能数学化地思考问题。而设计一些高效的参与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知识,懂生活。参与性游戏即角色扮演,是在以自身为媒介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是再现自己生活中的现实经验,通过现实中的生活情境,形式多样化,来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使他们在参与中以主人公的角色来解决问题,启发思维,体验不同的态度、认知、行为和情感,这在掌握新知和做巩固练习时较为实用。
1.换一换,更关注
教授简单应用题时,笔者将题目中的小林和小青换成我们班级的学生,生1因为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被奖励12朵小红花,生2因为举手发言回答积极,被奖励9朵小红花,那么你能根据他们得到的奖励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的学習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被提名的学生也很关注自己在题中扮演的角色,班级学生对这感到新奇,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解题的思路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马上算出答案。
2.量一量,更清晰
教授《米和厘米》时,在讲述了米和厘米之后,笔者让同桌两人合作,用米尺量出同桌身高一米高的地方,并且两个人比一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用米尺测量,也让他们对一米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再通过快速反应的游戏让他们用手表示一米和一厘米,量一量身边的物品的长度,以此对这两个单位有了更进一步的区分,印象也更加清晰。讲解过程中,适当的动手操作能让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清晰、透彻,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的注意力涣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做一做,更活跃
在认识角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做“角操”,比一比谁的角最大、最小,做一个和教师一样大的角,让他们在竞争、玩耍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不同的角,直观操作,在游戏中完善角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