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①
2020-09-16单艳华
张 珂,单艳华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重症胰腺炎属于一种高危险性的腹部急症,该病起病急骤且症状复杂,若发病早期未能予以准确诊断及治疗,则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目前,重症胰腺炎患病后病死率约为20%,而胰腺炎患者病死率受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1]。思他宁为十四肽生长抑素,因其生物药性与化学结构接近于天然生长抑素,可对胰酶的非分泌速度产生抑制作用,缓解胰管压力[2]。该药物的有效性已获临床证实,但由于重症胰腺炎发病呈爆发式,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医疗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多方式联合治疗,及时控制病情[3]。近年来,临床将持续血液净化应用于胰腺炎治疗中,通过血液净化将血液中有毒物质清除,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收获较好成效[4]。本文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01~2018-1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4~58岁,平均(47.14±3.58)岁;病程1~5d,平均(2.54±0.20)d;病因:胆源性疾病19例,酒精因素14例,饮食因素7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5~59岁,平均(47.21±3.62)岁;病程1~5d,平均(2.48±0.25)d;病因:胆源性疾病18例,酒精因素14例,饮食因素8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P>0.05),可进行对照研究。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4年,天津)》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或血淀粉酶测定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存在明显腹部特征;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有脓肿、坏死症状。排除标准:轻症胰腺炎;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等疾病;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调节微循环、手术及胃肠道保护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入院24h内予以注射用生长抑素(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08,3mg)治疗,用药剂量为3mg/次,加入30mL50%葡萄糖溶液中持续泵注12~24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持续血液净化,使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BM25型血液净化装置,滤器选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AV600聚砜膜,血液滤过置换液采用3000mL的0.9%氯化钠溶液,750mL注射用水,250mL的25%GNS,同时加入1.4g的10%氯化钾,10mL的10%葡萄糖酸钙,3.2mL的25%硫酸镁。此外,B液采用250mL的5%碳酸氢钠,与每袋置换液一同静滴,平均4000mL/h,,血流量为200~250mL/min,按体重给予1mg/kg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066,0.4mL:4000A×aIU)。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d。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意义。
2 结果
2.1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免疫功能比较
表1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2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2.3 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
2.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40,n(%)]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因发病迅疾、病情复杂等特征广受临床关注,一旦治疗不及时,则对患者生命健康极易构成威胁。研究发现,胰腺炎发生机制主要是由胰液分泌过多所致,治疗关键则在于胰腺实际病变情况及其他器官是否受感染、感染程度等[5]。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而言,早期予以积极治疗,及时控制炎症反应,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临床治疗的重点。
目前,临床上对于胰腺炎治疗多依据患者病变情况进行,且生长抑素为该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6]。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人工合成环状十四肽类激素,生长抑素结构和人体生物合成生长抑素相同,能够对胃泌素、胃蛋白酶及胃酸产生抑制作用,有效降低胰液分泌,从而对胰腺与肝脏器官起到保护作用[7]。
综上所述,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生长抑素与持续血液净化联合治疗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与血清淀粉酶水平,促进免疫功能提高,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