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背景下学困生学业预警机制研究

2020-09-1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业预警学困生

赵 静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辽宁 大连 116035)

2019年3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 鼓励更多应届高中和中职毕业生及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报考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高职在校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生源构成也更加多元化,生源质量的下降势必会造成学困生数量的增加,这不仅会给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大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学生三方的作用,引导学生顺利毕业已经成为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1 学业预警的内涵

1.1 学业预警的概念

学业预警制度指学校针对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提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与管理制度[1]。学业预警具有预防性、告知性和激励性的特点。其目的是通过针对各类学业不良情形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引导、监控和帮扶,督促学生修正学业行为,改善学业状态,最终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2 学业预警指标体系

1.2.1学业预警指标构建原则 学业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需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动态性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标的代表性及其体系的完整性,要求指标不重复、不遗漏,指标之间要相互独立,能基本涵盖影响学生学业的情形。可行性原则指学业预警指标数据要具有可获得性。动态完善原则指学业预警指标体系需要根据各方面的变化及时修订指标。

1.2.2学业预警指标体系 参考以往研究及部分高职院校实施的学业预警指标体系,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据学校现行学生管理规定,将学业预警设为6个一级指标:常规预警、处分预警、考试预警、成绩预警、退学预警和毕业预警,下设17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学业预警指标体系

1.3 学业预警实施程序

遵守执行学业预警的各项制度与程序,能够克服学业预警工作的简单化与随意性,有利于提高学业预警的效果。

1.3.1学业预警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是学业预警的重要前提。在信息收集阶段,各相关部门应及时上传基础数据。具体来说,首先,教务处可根据学业预警指标体系在学业预警信息平台设置各类学业预警阈值。其次,专业教师负责上传课堂出勤、提交作业、考试成绩等信息;辅导员负责上传集体活动参加次数、纪律处分等信息;学生处学籍科负责上传学籍注册及学籍异动信息;教务处负责汇总学生学业成绩。最后,教务处根据系统设置确定预警名单,通过信息门户将预警信息实时发送给学生本人及各二级学院。

1.3.2学业预警确认 二级学院收到预警信息后,安排相关辅导员向被预警学生下达“学业预警通知书”,并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学生产生学业问题的原因。对于处分预警、成绩预警、退学预警及毕业预警,辅导员需同时将“学业预警通知书(家长联)”寄送给学生家长,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征得家长配合,通过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学业状况的改善。

1.3.3学业帮扶实施 二级学院组织召开学业帮扶会议,将学生、辅导员、帮扶专业教师、心理教师等相关人员召集在一起,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共同制定学困生学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各方职责。

1.3.4学业帮扶跟踪监管 由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和学生处组成的学业预警及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学困生的学业进展和转化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学业预警档案的完整性,学业帮扶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学业帮扶效果。

2 高职院校学业预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对学业预警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经验与办法。但在实践中,学业预警依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学业预警协同机制不健全

学业预警包括信息收集、预警确认、制定帮扶计划、跟踪监督等多个环节,需要教务处、学生处、二级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多方配合。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设立专门的学业援助机构,缺少将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及家长联系起来的牵头单位,这就使得学业预警各环节相互脱节,导致学业预警制度未能完全落实。由于缺乏团队协作及系统设计,各方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学困生学业预警的整体效果。

2.2 学业预警制度系统化程度不够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学业预警对促进学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作用,但尚未建立起系统且可操作的配套措施与制度。没有出台单独的学业预警文件,仅在学籍管理规定部分简单提及,没有具体规定学业预警的类别、认定标准、操作流程,没有专门的帮扶机制和跟踪监督制度。由于这些制度的不健全,使得高职学业预警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学困生学业成绩的改善。

2.3 学业预警的分类及标准不完善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业预警多以事后补救型居多,事前预防型较少。不少高职院校的学业预警仅根据不及格科目累计学分分为降级重修警示和退学警示两类,对于旷课、学籍异动、纪律处分等影响学业的情形未列入学业预警范围。如果这些情况未得到学生本人的重视及学校的及时干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学生可能会因此无法取得考试资格或期末考试多门不及格,甚至还有些学生仅一次考试就达到了降级重修或是退学的程度,从而严重影响学业。

2.4 学业预警操作流程不规范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业预警操作不够规范,标准化程度不高。学业预警主要涉及教务处、学生处、二级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在学院预警工作中的时间节点、预警流程及具体职责,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工作随意、敷衍了事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发挥学业预警制度的警示功能,也不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5 学业预警信息化程度不高

高职学困生的学业预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以适应高职院校学困生的预警管理、学业帮扶及跟踪监管的需要。然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学困生学业预警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多以纸质记录为主,这既不利于规范学业预警的流程,提高学业预警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形成系统完整的学困生学业档案资料,不利于帮扶教师查阅及相关部门的跟踪监管。

2.6 学业预警队伍专业能力不足

学业预警及帮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除了常规的学业预警业务知识外,还需要教育学、心理学、学业规划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在实践中发现,学业帮扶人员在开展工作前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开展工作,这就使得学业预警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3 高职学困生学业预警机制的优化与重构

3.1 落实学业预警工作责任制

一是组建学业预警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及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学业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学业预警工作责任意识,建立责任清晰的学业预警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态势。二是完善学业预警工作制度。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学校《学业预警管理办法》为遵循,建立相互协调、上下衔接的学业预警工作制度体系,完善学业预警帮扶制度、家校沟通制度、学业预警档案制度、学业预警跟踪监督制度等,细化工作流程,提高学业预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学业预警工作督查。根据制定的测评体系,定期对学业预警及帮扶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工作制度落实情况、追责问责情况进行督查,以保障学业预警的工作效果。

3.2 加大对学业预警制度的宣传力度

为了使学业预警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效果,需通过线上和线下加大对学生学业预警制度的宣传。一是运用校园网、“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多维度、多渠道宣传学业预警及帮扶制度,使学生了解学业预警的分类、标准和流程,明确学业红线。二是以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家长会等契机,加强对学业预警制度的普及力度,强化学生和家长对学业预警制度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三是通过专题讲座、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宣传和贯彻,有利于学业预警制度更好地实施执行。

3.3 完善学困生学业帮扶机制

学业帮扶是学业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困生学业转化的重中之重。实践表明,由于学业帮扶涉及部门多、过程长,很难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达到很好的帮扶效果,需要整合相关各方力量,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予以保障。主要包括:一是高职院校应出台学业帮扶的相关规定,明确帮扶人员的主要职责;二是针对学业预警类型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帮扶方案,实现精准帮扶;三是建立健全“学校+家长+学生”三级联动制,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育人效果;四是建立包括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学业预警跟踪及监督机制,督导学业帮扶的进度和效果;五是充分发挥朋辈帮扶的积极作用,通过经验、观念、行为和技能的分享,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困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进而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2]。

3.4 建立动态学业预警档案制度

建立学业预警档案制度,可以更好地对学困生的学业情况进行追踪与监管[3],对学生在学业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能有效提高学业预警管理的效率,提高学业预警管理的质量,使学业预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学业预警档案制度。明确立档、归档、保管、使用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积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学业档案管理水平。二是确保学业预警档案的完整性。学业预警档案应包括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单、《学业预警通知书》、《学业预警通知书家长确认单》、谈话记录、帮扶计划、帮扶记录等,同时根据学生学业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对学业预警档案进行全方位地动态管理。

3.5 加快学业预警信息化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一是应尽快建立学业预警数据库,实现教务处、学生处、二级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以便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和家长及时地通过信息网络,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从而有助于对学困生进行跟踪管理。二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使用教学辅助系统App,实现考勤、课堂提问、课堂作业等模块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平时成绩和课堂表现可量化,为常规预警及帮扶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将云计算应用于学业预警中, 借助云计算技术的海量信息与高效的处理速度,使学业预警的实施将更加精确和及时[4]。

3.6 加强学业预警管理队伍建设

学业预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学业预警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把学业预警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总体规划,完善组建、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职业素质良好、工作作风严谨、具有丰富经验的学业预警队伍。一是组建稳定专业队伍。建立包括学校副校长、教务工作人员、学生处工作人员、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辅导员、任课教师、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学生在内的预警工作队伍。二是建立全面培养机制。通过校内外业务培训、院校间交流等方式,努力提高学业预警队伍的整体素养和业务素质。三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学业预警及帮扶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中,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各类晋升评聘和评优相挂钩。同时,要对学业预警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态度、工作效果等方面的考核,对考核优秀的人员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调离学业预警工作队伍[5]。

猜你喜欢

学业预警学困生
艰苦的学业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