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2020-09-16任静静董方超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契约少数民族维度

任静静 董方超

(1.江苏开放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2.南京鹏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0)

习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要重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现阶段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仍距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为了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发展,国务院早在2015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通过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等举措确保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水平。

近年来,一系列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推出和落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就读于内地高校,为内地高校的生源注入新的活力。但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特殊性也给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尤其是在当前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急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精神,推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不断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创新性和技能型人才。相关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提高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措施。如学者刘明皞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需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背景,高校应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1];再如学者张昊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从统一标准、尊重特殊性等方面论述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问题[2];还有不少学者从资助、就业、党建等方面具体分析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举措[3-5]。

本研究引入管理学中心理契约的概念,认为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高校之间不仅存在经济契约关系,更多的是主体双方对彼此的期望,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内在感知与理解,这种隐形的契约关系是决定少数民族学生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研究其作用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在机理,从而以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1 心理契约理论回顾

自1920年梅奥的霍桑实验后,人们发现组织中不仅存在物质经济交易,非物质因素也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心理契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展开研究的。学术界关于心理契约的雏形是由学者Argyris提出的,他在研究中用“心理的工作契约”来形容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6]。认为在组织中采取积极的领导方式后,员工会产生乐观的行为。他阐述了心理契约是一种现象,即组织若尊重员工的非正式文化,那么员工会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契约,心理契约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主观性,员工基于个体本身所形成的心理约定,并没有和组织协商,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合同;二是动态性,它会随着组织和员工的需求而不断变化,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因此,不同成员的心理契约内容不同,也不可量化;再者心理契约是基于对外界环境、个人因素、组织因素(企业文化、领导特征、正式文件、沟通交流)等影响因素的理解,根据可接收到的社会信息、组织内部信息以及个人因素进行心理编码,从而形成心理契约。

随着对心理契约概念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发现心理契约的结构有着多种划分方式。其中MacNeil所提出的交易型和关系型二维度以及国内学者李原所提出的规范性、人际型和发展型三维度结构较为常见[7]。交易型维度强调组织和成员之间明确的财富交换,包括物质基础、福利等物质报酬方面;发展型维度主要在于个人的成长和事业发展,包括个人前途、工作前景等方面;关系型维度与员工所处人文环境和组织关怀有关,包括上级信任、尊重、业绩认可等方面。

心理契约会通过影响员工的情绪、内驱力,从而对员工的个人绩效甚至组织绩效产生影响,如员工的满意度、组织认同等,学者Morrison和Robinson研究发现员工的心理契约得到较好的维护,有助于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建立对组织的情感[8]。除了直接影响员工的行为外,学者李菁验证了心理契约对员工呼吁行为、忠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员工忽略和退出行为有反向预测作用,同时得出满意度能在上述作用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9]。也有很多学者验证了心理契约得不到好的维护会造成多种负面影响[10]。如学者王建、郁朝阳等通过分析,得出心理契约的违背不利于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心理契约违背也能减少员工的角色外行为,增加员工的离职意愿[11-12]。还有学者袁方舟研究认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契约遭受违背会增加其反社会行为[13]。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契约在调整个体和组织间的关系中,能显著影响个体的满意度、情感体验以及忠诚度等,在个体的长期发展和人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2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契约的建构

通过心理契约理论综述可以发现,高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经济契约关系,即学生提交入学费用,高校负责提供教学和生活资源。高校更重要的是承担大学生综合素养和知识水平提升的使命,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则需要通过高校平台获取知识技能、维系人际关系、培养综合能力,即心理契约关系。作为心理契约的主体之一,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主动性既是个体的成长动力,也能最大程度实现高校主体的教育目的,而高校主体需要“以生为本”,积极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促进学生心理契约的达成。本研究将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契约定义为:心理契约是一种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约定,即学生对高校管理要求的感知情况同时产生相应的期望。高校管理要求的感知一般包括大学生及时缴纳学杂费、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基本的道德约束、按时完成学业以及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做出个人贡献等;其心理契约的另一侧表现为少数民族学生对高校的期望,如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设施、丰富的人文环境、细致的关心与理解、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指导等。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契约包含交易型、发展型和关系型心理契约三个维度,交易型维度强调高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明确的财富交换,包括物质基础、福利等物质报酬方面;发展型维度主要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和能力发展,包括个人前途、工作前景等方面;而关系型维度则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处的校园人文环境和组织关怀,包括教师信任、尊重、认可等方面。心理契约的建构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契约

通过此图可以发现,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契约相较于传统的心理契约还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其一,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契约中起指导性作用。这种隐性约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动态性,不同学生对于高校管理制度的理解和遵守程度有差别,即学习能力、自我管控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存在差异,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心理特征等异质性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发展规划等。因此,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契约内容及程度不同,再加上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高校固有的差异容易导致心理契约的破裂,产生自暴自弃、甚至反社会行为。高校不仅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情况,还要时时关注他们的需求,适时做好教育引导,增强学生的满意度,并且通过切实行动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契约,促进学生建立较强的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二,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在心理契约的双边中主动性更强。心理契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管理要求的感知既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所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也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手段和最终目的。对于高校和学生这一特殊主体,双方的交涉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更多表现在无私的教育投入和价值观引领。此外,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还存在个性,容易形成民族内部团体,不利于各民族团结,也易产生反社会行为。少数民族学生原生家庭大多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水平落后,导致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怠学、厌学等消极行为,种种特殊性均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有悖于高校人才培养目的。心理契约中“管理要求的感知”没有履行好责任导致心理契约破裂,也说明在高校和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双方之间,高校需满足少数民族学生需要,调动学生内在驱动力,引导学生积极遵守校纪校规,帮助学生按时完成学业。

其三,发展型和关系型心理契约的作用强于交易型心理契约。高校属于非盈利性单位,其重要职责就是人才培养、服务社会。除了必要的学杂费用、统一的住宿条件以及资助外,高校和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之间基本不存在其他经济关系,人才培养更多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关心、关怀等方面,也就是心理契约的发展型维度和关系型维度。少数民族大学生入校后,民俗文化、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内地学生存在差异,适应性不强的同学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针对性、及时性的理解、关心和引导显得格外重要,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和适应内地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防止引起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此外,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返乡就业,高校需尽早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念,做好就业指导,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不断为民族地区发展而努力。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契约中“期望的反馈”所包含的发展型以及关系型维度更值得高校的关注和探讨。

3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3.1 强化思想引领,发挥指导作用

高校需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契约中的指导性作用,将教育引领贯穿至入学、毕业的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新生心理健康筛查、入学档案、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等,建立动态少数民族学生档案库。针对性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积极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党员骨干。结合重大纪念日、红色主题参观实践等形式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讲解国家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此外,高校还需要定期开展座谈会,及时传达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针,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困难,让他们对学校有全面的了解,增强学生满意度,通过思想引领健全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建立积极客观的心理契约。

3.2 健全管理体制,保障工作运行

高校应采用“一生一策”方式,奉行“混餐、混宿、混班”的民族生管理理念,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成立专门的少数民族管理小组,实行三级管理机制,一条主线为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另一条主线为二级学院负责的本学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第三条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设立专人对接,对全院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统筹管理和帮扶,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如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问题,高校可以统筹优化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给予针对性课业帮扶,各学院可根据本学院专业特色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发展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防止学生产生怠学、厌学等消极行为,督促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健全的管理体制下,高校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普遍诉求,建立积极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契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搭建实践平台,扶困扶智扶志

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契约内容可知,学生的需求大多集中在发展型和关系型维度上,高校除了提供基本的教育设施和生活设施外,需要将更多精力集中在这两个方向。用公平公正的机制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勤、助、贷、免等奖评体系,高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经费,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础。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网络动态,定期深入交流,关心生活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鼓励自强自立自信,树立远大目标和志向。再者,丰富的兴趣社团、第二课堂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校园人文平台,能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如书法、摄影、艺术节、运动月、宿舍文化展示等各类文体活动,能发挥民族生特长,培养兴趣爱好,帮助拓宽人际,切实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此外,高校还需搭建实践平台,服务民族生成长成才,设定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比赛以及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实践,锤炼学生自力更生、自强乐观的品质,夯实学生就创业能力。

3.4 关注心理健康,健全咨询体系

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和动态性特征,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契约更具特殊性。家庭经济条件、文化背景、饮食习惯、人数较少等问题容易导致环境不适应、人际交往恐惧、心理隔阂、冲突暴力等消极事件,为了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心理契约,并使其不断丰富、发展和巩固,高校需要及时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业、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等多方面加强指导,防止心理契约的破裂。高校需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日常谈心谈话,充分尊重和认可学生的特殊性,建立互信互赖的教育氛围,同时加强抗压、抗挫能力、调节心态、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再者,还需要设定专门的心理健康危机预警的排查和心理辅助咨询机构,及时做好干预咨询以及后续的持续跟踪。

4 结语

回顾心理契约理论,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征,构建其心理契约模型,从心理契约角度对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展开论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远大意义,高校还需不断探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新举措。

猜你喜欢

契约少数民族维度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生前契约”话语研究 “生前契约”消费之多声对话——北京6位老年签约者访谈分析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
卖地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