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9-16阳雪松
阳雪松,赵 琦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普外科,重庆 大足 402360)
结肠癌好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社会老龄化及人们生活饮食的改变,其发病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期寿命及生活质量[1]。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由Hohenberger 2009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CME的基本原理是对患病结肠进行整体切除,包括具有完整的内脏腹膜包膜及其中结肠和淋巴管供应。传统开腹CME创伤性大、并发症较多[2,3],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腹腔镜CME手术已逐渐被应用于结肠癌治疗中。本研究对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CME治疗,并与开腹手术比较,探讨其对患者疗效及恢复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5例,纳入标准:术前经肠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右半结肠癌(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部位肿瘤);肿瘤未侵犯周围组织且<6 cm、Dukes分期为A~C期;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有放疗、化疗、免疫、激素等治疗史;有腹部手术史、多重癌患者;有心、肝、肾、凝血等重要脏器及系统功能障碍及精神疾患的患者;有本次治疗禁忌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CME手术组(观察组43例)和开腹CME手术组(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1.2 方法①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CME治疗。气管插管全麻、消毒铺巾等术前准备。于脐下缘10 mm做10 mm穿刺并建立压力12 mmHg 的CO2气腹,于左侧腹直肌外缘脐水平置入12 mm的Trocar 为主操作孔,并于主操组孔下方、右侧腹直肌外缘另置入5 mm Trocar 作为操作孔;脐孔为观察孔。腹腔镜下探查肿瘤大小、位置、形态等,以十二指肠水平部为解剖定位标志,从下向上、从内向外离断右半结肠系膜,并在显露回结肠血管、右结肠血管后逐个予以高位夹闭。至十二指肠水平部水平,于十二指肠前方仔细游离。经右侧腹直肌纵向切开5 cm,将游离的肠管提出至切口外、裸化肠管,采用端-侧吻合法重建消化道,还纳肠管、缝合切口,重新建立气腹,镜下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冲洗腹腔。撤气后缝合各穿刺孔。②对照组:取患者仰卧位、右侧腹直肌切口,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采用中间入路法解剖显露外科干,依次于根部结扎回结肠动静脉、右结肠动静脉、结肠中血管右支,离断胃结肠韧带右半部、切断肝肾韧带,再于升结肠外侧腹膜附着处锐性分离Toldt’s筋膜,保持脏层筋膜连续,完整切除右半结肠系膜及系膜内及血管根部淋巴结,消化道重建法同腹腔镜组,重建后连续缝合关闭系膜裂孔。冲洗腹腔,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关腹。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恢复情况。应激反应:术前及术毕2 h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3000 r/min、10 min)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手术及恢复情况: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和手术、排气、下床、住院时间;并发症:观察和记录切口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出血等;复发:术后通过电话、复诊等随访1年。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3.0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和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OR、ACTH、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COR、ACTH、E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0.046,P<0.05),两组6月和12月短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 [n(%)]
3 讨论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肿瘤之一,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或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多便、便血、腹泻、大便性状改变等[4,5]。开腹CME根治术是右半结肠癌的传统术式。但由于结肠的解剖位置深在、临近脏器关系复杂等,开腹下CME会大范围牵拉腹内组织,不仅增加创伤性并发症的发生,且造成患者的术后恢复延迟[6,7]。腹腔镜下CME作为一种遵循微创外科理念的术式,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更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8,9]。腹腔镜CME可以提高手术质量,而不会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且微创,可减少肿瘤复发并提高生存率[10~14]。
我们研究证实,腹腔镜CME术中失血量明显降低;这表明,通过按照正确的手术平面进行解剖,可以减少出血;本研究中,观察组排气时间更早,术后住院时间更短,都可能与CME手术技术和更少的出血有关。COR、E具有压力状态下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作用;ACTH主要作用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并刺激糖皮质类固醇分泌,COR、ACTH、E三者可有效反映患者术后的应激状态[15,16]。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复发率方面差异不显著。但观察组术后COR、ACTH、E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等也低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下CME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从而更有利于减少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我们考虑,传统手术腹腔暴露时间长、范围广,同时为求充分暴露术野而大范围牵拉腹内组织,也对患者造成了较大范围的组织损伤,引起一系列创伤应激反应并刺激机体合成和分泌了大量的COR、ACTH、E。而腹腔镜下CME则充分利用腹腔镜各种器械的特点,通过精细地解剖、暴露等操作直达病灶区域,避免了大范围腹壁切开以及腹腔内脏器的牵拉显露,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及其所致的应激反应,在本研究中表现为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COR、ACTH、E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可显著减少并发症[17]。
本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CME对右结肠癌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疗效,这些发现大部分与以前的报告一致。我们认为腹腔镜下CME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可减少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术后恢复快。所以,主张在各方面条件许可下,对于右半结肠癌患者应优先选择腹腔镜CME术式进行治疗。但是,手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主要的SMV和回肠血管应完全暴露,因为它们的位置相对恒定;②手术助手应小心地夹住最少的组织,以充分暴露,从而避免血管损伤;③应适当调整患者的位置,并由摄像机支架控制30度腹腔镜以最佳地看到手术视野;④使用超声手术刀时,工作刀片应远离重要血管;⑤切开SMV鞘后,内侧至外侧解剖有助于达到CME所需的正确手术平面(暴露Toldt筋膜的十二指肠和分隔以及覆盖十二指肠和胰腺的筋膜);⑥细致的手术技术对于保持肠系膜完好并保护神经,血管和腹膜后结构至关重要,因为浅表或过深的解剖可能会损伤肠系膜,肾脏,输尿管或神经。
该研究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包括其单一中心,回顾性。另外,患者人数相对较少。总之,腹腔镜CME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可行,安全且有效的,其短期肿瘤学结局、短期临床结果是明确的,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