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在重庆特色民宿建筑设计中的呈现
2020-09-15李丽华全利蔡晓艳
李丽华 全利 蔡晓艳
摘 要:文章从巴渝文化对重庆特色民宿设计的重要性角度论述了巴渝文化的特征、特色民宿的塑造理念、巴渝文化在重庆特色民宿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呈现方式,提出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传统设计语言进行再设计,设计出功能多样、地域特色鲜明、具有文化底蕴的民宿建筑。
关键词:巴渝文化;重庆特色;民宿;建筑设计
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游玩成了放松身心的一大选择,而民宿这种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重庆因为特殊的山地地形,被人们誉为“8D”城市,作为广受欢迎的网红旅游城市之一,民宿的设计品质提升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旅游业提供助力。
一、民宿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重要意义
民宿设计的文化性包含设计体现当地的历史渊源、著名人物、民族风俗、特色语言、建筑风格、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民宿不单纯满足游客最基础的住宿需求,还可以满足游客对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有温度、有体验、有文化的民宿才能真正走心。
具有巴渝特色的民宿设计将充分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文化可以是符号,也可以是民宿本身所具有的气质,而充分利用所在地文化,才能让游客具有认知感进而形成认同感。通过对民宿空间的设计来体现本土文化,保留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结合现代材料、施工工艺来塑造适合现代人审美的民宿空间。我们提倡设计的民族特色与文化性,并不是浮于表面的符号和元素的堆砌,重要的是塑造整体形象和氛围。
二、巴渝文化的特征
渝是重庆市的简称,重庆古称“巴”。重庆城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形成一丘脊舌状半岛。全城依山而构,临江而筑,市内坡峭路陡,楼房重叠错落,山和城融为一体,故曰山城。重庆是巴渝文化发祥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具有重庆特色的文化包括巴渝文化、移民文化、陪都文化、碼头文化等。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山大川铸就了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川剧(变脸、喷火)、码头文化、川江号子、龙门阵、重庆火锅等,这些都是具有重庆特点的巴渝文化。
三、特色民宿的塑造理念
要打造特色的重庆民宿就要使民宿的功能具有多样性,所以民宿设计主要以“民宿+特色”的形式进行设计,能够更好地将当地的文化进行传播,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胜地。
(一)民宿+公共图书馆
现在人们习惯了使用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很多人已经失去阅读书籍的习惯,民宿和公共图书馆相结合的形式可以给来这里游玩的人提供休闲阅读的区域,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
(二)民宿+体验
在重庆的乡村民宿设计中我们可设置农副产品体验园,可在其中体验种植采摘和垂钓的乐趣,也可泛舟欣赏两岸的美景。在陶艺体验区,游客可以根据自己对生命的感知和领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在重庆的城市民宿中可以设计互动的体验馆,增加特色餐厅、文化展厅、游戏厅、影音室、体育活动馆等设施。可以设置火锅、串串、毛血旺等当地特色餐饮;设置花园、咖啡厅以及独立的休闲区;设计开放式厨房,让游客好好享受下厨的愉悦。
(三)民宿+生态环保
民宿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对大自然的生态保护,在修建民宿的时候要注重环保材料的运用以及当地现有材料的再次利用。
四、巴渝文化在重庆特色民宿建筑
设计中的呈现
巴渝文化在民宿建筑设计中的呈现,不能是传统符号的表面堆砌,而应是对文化精髓的提炼与表现,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对符号进行再设计、再创造,使设计符合现代人审美。
(一)建筑造型与结构
1.川东民居
川东民居广泛采用全楔式木结构建造,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随势而筑,以石为基础,以木制梁、楔、柱、椽,以竹隔墙夹楼,以砖或土、石砌墙,以草、瓦盖顶,空间丰富多变,层次错落有致,造型空透轻盈,色彩清明素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宛若天成,其抗震防水性好。城镇房常为一楼一底,下层开店或日常活动,上层则作为卧室。农村房上层存放(晒晾)粮食,下层为住房、厨房、织作坊等。
2.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民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3.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主要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满足多雨地区的需要,各地发现的干栏式陶屋以及栅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湿的建筑形制。穿斗房、吊脚楼、栅子门、半边街、过街楼、石板路等建筑加上黄桷树形成巴渝建筑景观。这些都是适应重庆山地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优秀建筑。巴渝建筑是完全遵照山地“减少接地、不定地基、山屋共融”的理念建造的。“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是我国民间匠人对山地建房方式的精妙归纳。“借天不借地”即在起伏地形上建造房屋尽量减少接地,减少对地貌的损害,力求上部发展,开拓上部空间。“天平地不平”指房屋地面力求根据地形变化倾斜,减少改变地形,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建筑形式。巴渝建筑吊脚楼、干栏式建筑等逐层悬挑,正是符合山地地形的建筑。
(二)屋顶
巴渝建筑风格的屋顶样式多采用悬山顶,两面坡的设计符合当地多雨的气候特点,在民宿设计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屋顶形式。也可以采用平顶、硬顶,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对传统屋顶样式进行简化,使其既有传统样式的美感,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三)门窗
可以将传统的一些门窗样式通过新的设计语言运用在门窗设计上,如隔扇门、挂落、飞罩、落地罩、直棂窗、花窗等。现代设计中把传统的门窗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装饰,简洁的直棂条窗广受现代人喜爱。隔扇门的样式也很多,可以通过改变材料和色彩对其进行再设计。
(四)楼梯
重庆因为地形原因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设计有特色的楼梯形态,可以设计魔幻的楼梯,通过不同高度的出入口给消费者如同迷宫般的体验。把楼梯的设计作为建筑中的趣味点,可以设计滑梯来到大厅等公共空间,可受到儿童的喜爱。
(五)材料
传统建筑材料可以运用在民宿设计中,也可以根据设计风格将现代新型材料设计在民宿建筑中。耐候钢的建筑墙面符合重庆重工业的建设特质,美观且科技感较强。设计透光混凝土、透光玻璃砖等,让民宿建筑在夜晚成为视野中的亮点。重庆的夜景本就具有特色,因此发光材料的使用也可以让民宿吸引眼球。
五、结语
民宿设计不只是设计一幢房子,而是设计一种有态度的生活方式。人们被民宿想要表达的情感所征服,认同它的理念,赞美它陈述的生活方式和它所表达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民宿才被称为精品民宿或者是文化民宿。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巴渝文化民宿更能吸引消费者,成为地域文化宣传的名片,助力提升重庆旅游品质。
参考文献:
[1]卢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何智亚.重庆古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李丽华,重庆交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全利,重庆交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蔡晓艳,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桥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