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2020-09-15张一平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小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文本阅读能力,不仅是有效生活和适应社会的关键,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质,使其在书的浸润中,多一分对生活的从容和坚定。基于此,笔者将从“从阅读兴趣入手、以阅读方法巩固、在习惯中提升”三个方面入手,具体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既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无用”的观点浮出水面,这使得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有时更是陷入了迷茫的状态,但正如董卿所说的一样,阅读之“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地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人生的轨迹。从这点意义上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就变得颇为重要。小学阶段奠定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好坏的基础。因此,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最佳阵地,一方面,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学会适当的“放权”,更多的让学生去体会阅读的过程,感受阅读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从阅读兴趣入手

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了足够的阅读兴趣,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有了足够的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主动性;有了足够的阅读兴趣,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通过有效的策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带着极大的阅读期待投入到文本阅读中去。

例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会从阅读兴趣的角度着手,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询问学生:其实你们每天都在失去一些东西,无论你是高兴还是悲伤,它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其次,我会以问题进行过渡,让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呢?“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在和时间赛跑中我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在课堂上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并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而,我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课文内容,自主设计板书,并在派出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最后,让学生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与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贯穿学习始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二、以阅读方法巩固

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阅读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文本中情感产生碰撞与共鸣。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必须以一定的阅读方法来支撑,没有方法,何以致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以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核心,让学生在尝试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形成自身独特的阅读思路,感受文本的魅力所在。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会从阅读方法的角度入手,首先,我会让学生从题目入手,逐字分析文意,并在课堂上想象故事内容,如,将和相分别代表什么?和又有哪些特殊意义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我会让学生以“通读和细读”两种阅读方法来展开阅读,以通读来把握文章大意,以细读来分析人物特点。进而,我还会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任选文中的一个段落,在课堂上进行分角色阅读,不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解丰富其阅读体验。通过这样的方法,能让学生在方法的指导下深入理解文章,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最后,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我还会引导学生以品读的方法展开,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情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在习惯中提升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障,而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需二十一天,这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个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并非时只是间的问题,更需要强烈的阅读动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内外两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既要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同时,也要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会从阅读习惯的角度入手。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询问学生:你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中进一步理解读书的意义,并反复阅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以产生民族自豪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我会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清晰的读书目标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我还会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其阅读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强烈的阅读动机,也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使其逐步时间和动机双重条件下,養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本阅读能力,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阅读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教师的有效性引导,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为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小玲.浅议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35):117.

[2]陈庆高.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9.

作者简介:

张一平,广东省信宜市,广东省信宜市东镇街道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